APP下载

也说作文教学

2015-05-29刘爽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口头滑板燕子

刘爽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决定大胆改革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寻求新的练习途径。让学生模仿古人,也给自己取一个字或者号,以此来表明志趣、爱好,并用详细生动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借用这一创意,开始我培养兴趣的第一课。同时尝试一下口头作文的形式。学生在口头作文的同时,我就基本章法进行简单的点评与点拨。

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口头作文刚接过一个新的初一教学班,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写作是很多学生语文学习的瓶颈,若能成功地突破,学生的语文能力定有质的飞跃。为此,我决定大胆改革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寻求新的练习途径。我在这个学期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尝试。

一、从第一篇作文做起

刚刚开学,老师对学生了解甚少,不少老师都让学生写自我介绍,我也想试试这个办法。课堂上,我说:“这堂课大家写一篇小作文,——自我介绍。”话音未落,学生的厌烦或不屑就流露出来,“这有什么好写的,开学这几天我都写了五遍了!”我庆幸自己早做了准备,如果再用这种最普通的方法开始第一篇作文,学生怎能不厌烦?

我曾经看过书上的一个案例,老师让学生模仿古人,也给自己取一个字或者号,以此来表明志趣、爱好,并用详细生动的语言来解释一下。我便借用这一创意,开始我培养兴趣的第一课。此题一出,学生便一片哗然,继而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要一展身手。至于结果,学生的字号与太白子美自然无法相提并论,但他们的颇为用心和流露出的真性情已让我很是欣慰。

我们经常批评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众口一词,缺少创意和个性,缺少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生也经常抱怨,作文难写,没话写,自己随便写点什么还能写出来,一看到老师的要求和题目,就大脑空白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问题是,很多时候,老师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于初一的学生,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掌握写作的章法技巧,我们却在作文课上给他一个硬生生的题目,还要求限时完成,自由表达从何谈起呢?不能做到自由表达,大部分学生的应对策略便是生编硬造,写作到了生编硬造的地步,带给学生的就只有压力、痛苦。本应成为心灵的歌唱的写作教学,就这样成了一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所谓自由表达,是指他有感悟、有话说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有充分的把握。我们的学生日常生活状态、思想状态是怎样的?他们感兴趣、有体验的话题会是什么?……了解的越多,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们就越能向兴趣靠拢,越能做到游刃有余。

这只是培养写作兴趣的一个方法,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都一定迎合学生的写作需求。先用这种有新意、有话说、容易做到自由表达的话题让学生放弃对写作的戒备心理,培养起不惧写、乐于写的兴趣,再逐渐的教给他写作的规范,一步步地培养他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素材的习惯。

二、对话式口头作文的尝试

班上的不少学生还不能掌握写作的最基本技巧,我单纯用口头讲解的形式教效果并不好。我便想尝试一下口头作文的形式。学生在口头作文的同时,我就基本章法进行简单的点评与点拨。

作文对话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较简单的题目,说说自己战胜一次小困难的经过。几分钟思考后,对话展开。

生:我想说我学滑滑板的经过。

师:你所说的困难就是学习滑滑板中的困难?

生:对。我周末做完作业出去玩,看见有些人在广场上的滑滑板,像燕子一样轻松自由的来回穿梭,就特别羡慕,下定决心也要练习,成为“燕子”中的一员。

师:开门见山,入题很快,不错。

生:我回家就跟爸妈说了我的想法。爸爸很支持我,妈妈却觉得有些危险,又怕我玩上瘾耽误学习,说什么也不同意。可是我越不能学,就越觉得学习滑滑板是一件很帅的事。晚上躺在床上,广场上那些自由的燕子的身影不停地在我脑海中飞来飞去,把我的瞌睡虫赶得无影无踪。我决定,第二天继续游说妈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师:这一部分也不错,用到了细节描写。老师跟大家讲过,文章不要一味的平铺直叙,该细的地方一定要细腻。刚才这一段,他为了刻画自己着急的心理,说“广场上那些自由的燕子的身影不停的在我脑海中飞来飞去,把我的瞌睡虫赶得无影无踪”,这就是细节。如果说“我特别着急,急得不得了”,就太平淡了,干巴巴的,语言失去了表现力。

生: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缠上了妈妈,非要她去给我买滑板……老师,我不知道下面这部分要不要说。

这跟我预想的一模一样,他意识到要注意详略了。

师:那看你的构思了。你是要写开始学习滑滑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是要写说服妈妈这个困难?

生:滑滑板很难学,我摔了很多跟头才学会,我想写这些。

师:你已经有了详略意识。你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就应详写,只起铺垫交待作用的就一笔带过。你说服妈妈的过程一句话带过就可以了。

生:那我就说我学习的过程了。我以为我只要踩上滑板,就能成为燕子,可谁知,想双脚稳稳得踩在上面并不容易。我先踩上一只脚,另一只脚边准备边就要滑起来,可是还没把翅膀张开,我就重重的摔在地上。

师:你已经开始抓细节了,注意,下面这部分是出彩处,一定浓墨渲染,你的动作,心理,所见所想,都可以详细描述。

生:我整个人狼狈得趴在地上,只觉得膝盖隐隐作痛。我一只手扶着膝盖,尝试着爬起来。我多想卷起裤腿看看伤势,可就在我要挽起裤脚的时候,我看见了周围的人奇异的目光。有的不屑,有的带着嘲讽,有的冷漠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他们依然在做自由自在的燕子,没有人会关心我这个想成为燕子的人。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如果能让我摆脱这些眼神,我情愿忍受十倍的肉体痛苦!

……

这位同学越说越精彩,虽然没有底稿,但生动的语言已经打动了所有的听者。下课后,我让学生把此次课堂作文整理下来,虽然内容有些雷同,但我这堂课的目标已经达到:多数学生已经了解怎样才是开门见山快入题,详略得当叙事件,精彩细腻抓细节;而且,要做到“言为心声”,就一定要选自己有感触的真实事件,完全的随意的虚构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集中高效的解决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发言,教师随时指出其优点和缺点,或者由其他学生评价,这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听得懂的简单明了的学习方式。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在教学细节上要细心。古语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培养起来“嗜”,学生有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动力,“技巧”上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口头滑板燕子
燕子
燕子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快乐滑板
湖上的滑板
滑板改造记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去玩滑板
燕子一家
口头表达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