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2015-05-28谷君伟杜跃
谷君伟 杜跃
摘 要: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的人格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关系到我国的和谐社会能否进行有效地建设。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不良现象影响着高校的道德教育,在实施中面临着种种困境,导致了实效性处于低下的状态。为此,在综合和深入分析产生实效性低下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增强当代大学生实效性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上升,加之信息网络的日臻完善,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加之资产阶级国家利用经济霸权的地位,也企图在我国实行文化霸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和我国争夺青年一代。这直接冲击了大学生原有的道德观念,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模糊,理想信念迷茫,这无疑给我国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看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变旧观念,转变思路,积极探索新途径,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人的人格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关系到我国的和谐社会能否进行有效地建设。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因此这就决定了人们要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国家的发展,社会稳定,固然离不开法律,法律在规范人在行为方面起着强制性的作用,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罪犯,只能采取刚性的制裁。而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最主要靠道德,道德无处不在,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高级形式。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有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提高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实效性处于低下的态势,大学生的各种表现不容乐观,道德失范现象突出。具体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
(一)道德失范在思想上的体现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双重的效应,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同时,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为了谋取自己利益,不惜损害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重利轻义的观念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无疑是一颗毒瘤。如学术造假,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大学生功利倾向严重,凡事讲求有没有利益,比较注重现实,过分讲究使用,以致自身的理想和信念不断模糊甚至丧失。除此之外,诚信意识缺乏,节约意识淡薄,传统美德丧失、法制意识薄弱等也是大学生道德示范在思想上的体现。
(二)道德失范在行为上的体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时思想的显示器。由于部分大学生头脑存在着很多消极思想,便由此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我们随处可见的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等屡禁不止;四、六级考试作弊,或请人代考。论文花钱请机构代写,工作毁约等诚信意识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种现象;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导致很多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大家所熟悉的“药家鑫事件”,“李刚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都反映出了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薄弱,更是深刻地反映出了他们缺乏应有的道德良知。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道德素质比一般人更高一些,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和道德的践踏;传统美德维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和谐稳定,“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更是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每个大学生都应继承“孝”的优良传统,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留学生机场弑母事件,以及大学生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同学攀比,出现一个高消费的状态,消费者父母的血汗钱,自己却在衣食住行上追求名牌,或是不认真完成学业,宅在寝室玩网络游戏等现象都反映出大学生的传统美德的逐渐丧失。当然,这些事件只是少数,不能完全代表整体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低下,但也反映出大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道德现象,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容易让人产生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不良的社会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恶性、悲观的精神风貌。不受环境作用的人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所以,人们必定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中实现人的发展。足见,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进而影响着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到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心支柱,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逐步成熟时期,好奇心以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也是大学生的一大特征,西方国家积极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和先进的传播工具和我国抢占思想舆论阵地,通过文化渗透把他们腐朽的生活方式和消极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大学生,企图达到“分化”和“西化”的图谋并最终在我国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这自然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思想混乱,道德认识模糊。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行为。
(二)道德教育系统不完善
1.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也是人们情感的一个发源地,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孩子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初阵地。在家庭中,父母担任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处于功利倾向,对孩子的关注点聚焦在智力发展上,想尽各种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的事,出现了重智轻德的怪现象。
2.学校教育因素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高校的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抽象化严重,不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生最关心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交往问题、就业问题等,也不提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有效的道德资源;不注重对学生关注的社会道德热点问题进行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对陈旧的道德知识失去兴趣,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教育实施方式过于简单
高校的道德教育主体主要是专门的德育老师或辅导员,而且教育者主要靠空洞的说教和灌输,注重课堂讲授,忽视课外实践;注重理论灌输,忽视情感体验;注重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注重统一教育、忽视个性教育,注重单科教育,忽视学科渗透教育方式单一化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对道德教育产生逆反的心理,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教师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曾指出:“教师是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人物“、“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人物”[3]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在平时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就难以让学生信服,也难以在学生中形成威信。另外,教师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缺乏对心理辅导技能的了解和运用,往往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停留于表面化和形式化,难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相应的心理辅导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时效性的路径
(一)大力优化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优良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国家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联合全社会的力量抵制西方国家错误的思潮以及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对对学生的毒害,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杜绝贪污腐败之风,在全社会倡导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继承并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树立各种道德模范,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的人形成良好的作风,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正之风彻底决裂,把大学生引导到一个良性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二)完善道德教育体系
1.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父母,不仅应该意识到自身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和智育培养有机地结合,还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如果父母总是习惯利用自身的权威对孩子进行压倒性的教育,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父母和孩子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孩子畅所欲言,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增强学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1)建立双向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沟通的状态,建立同志式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暴露自身的思想问题,教育者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受教育者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才能产生自身的感染效应。“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身为教师更要懂得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懂得自身的人生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在已经和学生建立起来的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的作用。
(2)掌握开展心理辅导的技巧
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传统的方法是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说服式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大学生也认为道理是正确的,但是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道理固然正确,但与我何关呢?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要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掌握他们的心理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其次,教师还可采用共情的方式与受教育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受教育者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时,教育者能从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出发,设身处地地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使自己与受教育者达到感同身受的状态,这样,受教育者就会放松对教师的戒备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好感,也就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教育者也就能找到症状,从而下对药,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3)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学校可以通过创建各种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专题讲座、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蕴,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胡惊涛指出:“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5]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精神环境下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4)强化大学生接受心理,加强道德教育实效性
德育接受心理是指发生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道德需要,并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信息加以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思想道德认识过程。[6]大学生在接受道德知识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是对知识的体认,即体验和认同。教育者只有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才能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选择契合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内容,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才能使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所认知的内容产生认同,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并通过不断的强化,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9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0
[3]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第289-29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47.
[5]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大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6] 黄元章.从大学生需要角度看高校德育接受心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