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教育理念探析
2015-05-28崔博李杨
崔博 李杨
摘 要:藏传佛教在修持中向来重视上师的作用,没有哪一个僧人能够在没有上师指导的情况下获得成就。而宗喀巴大师所创格鲁派更是在改革前派弊端的基础上对僧人的教育极为重视,对为何、如何以及亲近怎样的上师有着明确的规定。本文旨在通过对兰仁巴大师所作《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一书中有关上师的内容进行分析,管窥格鲁派的僧人教育中上师的地位、意义、基本特点等。
关键词: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上师;格鲁派
文明的传承基于教育,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上,教育理念以及方法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系统、理论化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与宗喀巴大师的时代。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以东的卓日窝切山创建甘丹寺,并在该寺推行系统化的佛学教育,主张先显后密、显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上师有着殊胜的地位。学员只有在上师的指导下学习佛教五部大论和其他经典后,通过考核方能获得相应的格西学位。就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持,宗喀巴大师写就了《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该书成为格鲁派修习戒定慧三学的标准性论述,为后人所遵从。而兰仁巴大师则依据此书和自身的修习心得,写就《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一书。在书中,兰仁巴大师开篇就对亲近上师法做了大篇幅的论述。下面本文将就亲近上师的意义、如何亲近上师以及亲近怎样的上师进行简要论述。
在上师供养侍奉方面,兰仁巴大师通过大量引证《胜乐主续》、《文殊亲教经》、《桑布扎续》、《真智慧续》、《华严经》等经文的内容和若干事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首先,供养三界众生不如供养一居士,供养三界居士不如供养一位依信入道者,供养三界依信入道者不如供养一位依理入道者。以此类推,对在预流位者、在一还位者、在不还位者、在阿罗汉位者和在缘觉位者的上一级供养功德超过对众生数的下一级的供养功德。
兰仁巴大师利用譬喻、推理、经典等为依据,论证了弟子们亲近供养侍奉上师的必要性。而对于依止上师后所得的功德利益,兰仁巴大师也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对于上师进行思念祈请则可获得超越一般观修所得之福德,得到更多的本尊的加持,并且所得福德和加持是一种一有俱有的善功德。尊敬和供养思念上师,即为获得正知的快捷和唯一有效途径。
除对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进行论证和描述外,《心传录》中对于不敬上师的严重后果也用大量的事例和逻辑推理给予了充分的介绍和论证。根据之前供养上师就等于甚至超越供养一切佛,兰仁巴大师推导出诋毁一个上师就等于甚至超过诋毁一切佛菩萨的结论。并认为诋毁上师的罪过甚至超过了犯有四重堕罪和五无间罪,因为后者可以通过密法的消业法消净,而前者的罪业则是消除不了的。除此之外,兰仁巴大师还对从他方面不尊敬上师分别采用事例、经典和譬喻的方式阐释了各种行为所会产生的恶劣后果。
此后,兰仁巴大师在其《心传录》中先后介绍了应该如何亲近上师,以及亲近怎样的上师。藏传佛教重视对上师的选择。对于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上师,《心传录》对于不同的上师有着不同详细的规定。就传戒上师而言,《戒律三百颂》中规定:
戒行清净知律仪,爱护病弱居处净,财法二施饶益众,及时传教好上师。
在这里规定了成为上师应该满足戒行清净、通晓律仪、有慈悲心、居处清净、知时机等五个条件。这五条可以归纳成德性和学问两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极为类似。
而对于大乘道上师,兰仁巴大师在《心传录》则借用弥勒的《经庄严论》中的一段话进行了界定:
善师需具戒定慧,德胜勤奋学问广,具有正见善解说,富有慈悲有耐性。
与传戒上师相比较,大乘道上师的要求尤有不同之处。对他的要求要比传戒上师更高,除了上述两类五条以外,还应该具有“十个条件,即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者觉真,八者善说,九者悲深,十者离退”,只有具足这十种品相的才可以成为合格的上师。
对于密宗上师所应具备的德相,《心传录》通过引用《上师法五十颂》中的一段话给予了解答和界定:
守持三正具慧心,能忍正直无欺诈,懂得药咒驱魔方,具慈悲心通经教,掌握内外双十,懂得坛城制作法,精通密道修练法,信念坚定根处净。
对密宗上师提出了十三种要求,包括守持三正、富有慧心、能忍、正直、无欺诈、懂药咒法、具慈悲心、通晓经教、掌握双十法、懂得坛城制作法、精通密道修练法、信念坚定和根处净等等。
综合上述对三种上师的德相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在上师的选择过程中是十分谨慎的。对于上师有着很高的品性、知识、能力、意志方面的要求。对应到我国当前社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看,教育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外,更加注重的是上师自身品性对弟子的影响。自古以来,教与学是不能对立或者独立存在的。上师的选择是由弟子来完成的,而上师对于弟子也同样有着选择的必要和权力。只有具足德相的上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弟子,而且也只有优秀的弟子才能从上师那里获得真正的无上加持和功德。对于弟子的要求,《心传录》引用了《中观四百颂》的话说道:
心正聪慧求上进,此乃堪称闻法器。
综合上文来看,藏传佛教的教育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极力推崇上师的地位作用,将上师与佛菩萨等同起来,要求弟子对上师树立绝对信心并极尽恭敬之事;二,在教育过程中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上师对于不同的弟子教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必须有具有不同德相的上师进行教导;三,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主张学修并举,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上师自身德、行对弟子的修行进行言传身教,最终帮助弟子体验宗教的终极关怀。正是在这种理念和方式的指导下,宗喀巴大师所创格鲁派培养出了诸多为后人崇敬的高僧大德。
参考文献:
[1]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M].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
[2] 兰仁巴大师著,多识仁波切译.菩提道次第心传录[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3] 严玉明,王文东.藏传佛教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5
[4] 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3
[5] 周拉,班班多杰.简论藏传佛教中上师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J].法音.2009.2
[6] 尕藏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质[J].世界宗教研究.2004.3
[7] 周润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寺院教育综述[J].西藏大学学报.2007.9
[8] 班班多杰,周拉.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四)[J].法音.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