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的挫折教育
2015-05-28刘素群
刘素群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在对农村初中生的挫折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而且,从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来看,围绕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的话题不少,但将切口对准农村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进行针对性探索的并不多。所以,对农村初中生的挫折教育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挫折教育;必要性;对策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特别是预防与应对挫折的教育对我们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对初中生的预防与应对挫折教育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对农村初中生的预防与应对挫折的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想使我国的教育得以真正全面有效的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挫折教育不容忽视。这是农村初中生健康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迫切呼唤。
一、农村初中生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人的丰富性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复杂决定了中学生的挫折教育不是简单某一种行为就能实现的目标,对挫折教育定位上的误区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并最终对挫折教育的形式和效果都产生不利影响。对教育目标定位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将挫折教育单纯地定位于意志品质的锻炼。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受到过分的溺爱,农村的中学生也不例外。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很多教育者就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所以很多学校将通过军训、野外生存、冬季长跑等类似活动来锻炼提高学生的毅力、耐力等意志品质,作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农村很多中学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无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身体极限,以至于使他们在挫折教育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部分农村教育工作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失败教育。挫折教育提倡使中学生在挫折中磨练意志,进而获得面对挫折的经验,但这决不就是制造困难让中学生经历失败。如果把挫折教育等于失败教育,有意识的让学生过多感受失败,甚至人为的让学生经历过多失败,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挫折能力的提高是以成就感和愉悦感为基础,没有成就和愉快的体验,学生失败越多越没有信心,进而产生抑郁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反应。更会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而归因不当产生自卑、抑郁、攻击、厌世等不良后果。因此挫折教育决不是失败教育。
3、把农村初中生的挫折教育寄希望于短期速成。挫折教育强调耐挫能力的重要性,但耐挫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起来的,也不意味着挫折教育要立竿见影的培养起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在具体的挫折教育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分布、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只盲目的提要求,搞短期强化训练。那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事与愿违。挫折教育自身长期性与重复性的特征决定了其要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而绝不是仅靠几天强化训练就能速成的。[3]
(二)挫折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并渗透到了农村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中。然而,我们挫折教育的内容的视野多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一些方面。
首先,就是农村中学生挫折教育中品质内容不够丰富。要么是重视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要么就是只进行了理想、责任、人生观、价值观等只局限于德育范围的教育,却没有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挫折教育的内容之中,更没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其次,对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的有关现象联系不足。要么就是没有或者是很少联系到学生自身或与他人关系存在潜在问题的方面,往往是问题爆发后才进行教育和处理;要么是不能及时抓住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往往会回避涉及社会生活阴暗面的内容,其实这种做法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态度的。
(三)途径单一、方法简单
大部分农村中学因为条件有限,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非常单一,方式方法也非常简单。很多学校往往是一个学期进行一两次越野跑或者拉练就算了事。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进行过有意识的挫折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在班会上进行一下说教就算了事。这样的挫折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一个完善、系统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磨砺,还是对学生进行理解、自尊、激励、榜样等教育;只有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才能显著增强。
二、加强和完善农村初中生挫折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初中生挫折教育的认识,促进农村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更新
先进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有效的教育行为,有效的教育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等各个环节促进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更新。
首先,作为导向决策者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指导机制,将有关挫折教育的理论学习任务下放到教师培训的单位,提出和宣传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理念及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其次,作为导向执行者的学校部门要加强学习和知识理念的更新,组织鼓励学校教师学习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把挫折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教师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探索自己发展挫折教育的空间,不能只重视搞好学习成绩,太重功利。
再次,家庭要学会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暖港湾,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挫折发生前对孩子进行预防性的挫折教育,在孩子遭遇困难时及时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危机。
(二)对教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首先,将挫折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以更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对挫折以及在挫折后自我修复的能力是农村中学生以后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各种能力和素质中的底线部分,也是其保障部分。
其次,挫折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的系统性教育。因而,它不是通过某一个单纯的目标就能完成的。所以,不论是只单纯的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练,还是只单纯的进行失败教育,都是行不通的。
最后,挫折教育不仅是一种培养应付挫折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也是一种尽量培养学生避免挫折的素质和能力的教育。社会生活中必然有挫折,但不意味着任何挫折都不可避免,与其等挫折发生后被动的应对它,不如主动预防它的发生。因此,挫折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帮助学生形成预防挫折的素质和能力。
对挫折教育的全面认识,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但又重点突出挫折教育本身的独特地位,才能在我们的教育中促使各种有利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三)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农村中学生挫折教育
1.通过格言、观念及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第一,通过格言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双重作用。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结果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士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8]鲁迅也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人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面对一切不幸。”通过此类格言,让学生认识到,挫折不仅仅给人以打击、失意和痛苦,它也能锻炼人的毅力,提高人的认识。
第二,用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1]。比如,可以用张海迪,霍金等虽然都遭受巨大的磨难和挫折,但都战胜挫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案例,来说明冷静、客观的面对挫折的重要性。可以用马加爵等案例从反面说明不能冷静面对挫折,行为极端所带来的不幸和悲剧。这样通过两方面的对比,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挫折可以摧毁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态度。
2.因材施教,尊重农村中学生的个性
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我们要注意针对性,不能“一风吹”“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9]比如说,一般女生的心理状况要比男生差,更容易敏感、抑郁和焦虑。而初一女生跟初三女生的心理状况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时期男女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根据具体的时期给与他们侧重点不同的挫折教育,促使其健康成长。
当然,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方式的挫折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要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发挥榜样的力量,进行挫折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农村中学生更容易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出其内在的上进心,促使其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的自觉行为。而最好的榜样其实是来自于学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农村中学的教育者要留心收集学校、班级师生战胜挫折的教育素材,选择时机进行挫折教育。
农村中学生是全国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推动素质教育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中学生的挫折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教育的方法是不一而足的,还需要广大学者和农村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力争把对农村中学生的挫折教育工作更向前推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刘华山.学校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翟天山,杜时忠.逆境教育初探[J].华东大学报1999年
[4] 廖小龙,赵倩华.走进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25-26
[5] 田世菊.论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11)
[6] 崔华芳.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出版
[7] 张素勤.关于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中学生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04-25
[8] 周在熙,王彦林:中学生挫折教育探究[J].河南教育,2003-08-20
[9] 李毅.实施挫折教育四法[J].湖南教育,2001-16-28
[10] 徐诗坤.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健康心理[J].广西教育,200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