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犯罪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预防措施
2015-05-28邵明慧
邵明慧
摘 要: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希望。近年来,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十分敏感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学生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中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第二,中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因此,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中学生犯罪的问题,对更好的认识和预防中学生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犯罪;预防教育;对策
一、当前中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
中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中学生一方面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个人意识逐渐加强。目前,我国中学生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犯罪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从总体上看,这是多数中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是从不良行为的开始,而初中阶段是最容易导致中学生犯罪的高发阶段。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中学生违法犯罪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初中阶段中学生犯罪率极高[1]。
(二)中学生犯罪较冲动且存在盲目性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由于缺少社会经验,而且此阶段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普遍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有时往往会因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下,会突发犯罪,并且不计后果。其次,中学生犯罪的盲目性大。有的是出于哥们义气、所谓的江湖义气,有的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而导致中学生不计后果的犯罪。
(三)中学生网络犯罪增多
如今,中学生大多数都没有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中学生通常会认为网络就是聊天、交友和网络游戏,网络在给未成年人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容易给中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
二、引发中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对中学生犯罪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理原因
中学生时期是犯罪高发期。中学生在生理上身体健康发展,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但在心理上他们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喜欢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不喜欢被束缚,向往自由。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学校老师、家长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希望被给与更多的自由和自主。
(二)心理原因
中学生犯罪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两种:
(1)好奇心理。中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对身边发生的许多现象都感到新鲜、刺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行为来引起他人的关注,用自己的能力来得到他人的重视。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为所欲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3]。
(2)叛逆心理。从生理角度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对一些家长的教育和学校教育政策一时无法接受,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三)其他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中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起重要影响。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有可能导致其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极易造成违法犯罪。
(2)学校因素。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教育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虽然是对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但它常常也是导致中学生做出违法行为的重要外因之一。当前,许多学校只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对中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了解不够,容易造成中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迷途,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从而做出违法行为[4]。
(3)社会因素。社会的不良信息是诱发中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中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敢冒险,喜欢寻求刺激。但他们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辩别是非能力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差,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中学生犯罪的建议和对策
中学生犯罪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一)重视家庭教育,纠正不良行为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是预防中学生犯罪的主要阵地。因此,预防中学生犯罪的首要途径就是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第一,家长既尊重子女的独立性,给与孩子必要的自由和自主,同时又要对子女进行必要的指导,认真纠正孩子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父母和孩子双方相互尊重下,避免或者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二,要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沟通与交流,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培养子女正确的社会道德观,让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加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是是培养中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学校不仅要注重加强对中学生身体教育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学校要及时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困惑。学校要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教育学生要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创造和谐社会氛围,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关心和保护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环境方面,加大整治社会不良环境的力度,清理整顿社会中的低俗、暴力的信息,重点治理社会中的各种不良场所,让中学生远离暴力,远离淫秽,营造一个让中学生舒心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在心理健康问题上,社会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中学生社会保护工作小组,使之与家庭、社区等组织联合,加强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教育,促进中学生健全心理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避免中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出现。
结束语
中学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预防中学生犯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百年之计,在于树人。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栋梁之才。如何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中学生,积极投身到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犯罪的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孙晓励:青少年犯罪研究,载《青少年犯罪研究》,1988年第3期,26-28
[2] 黄教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法律出版社,第34页。
[3] 周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4] 雍自元:《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2006年11月,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