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组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对策

2015-05-28喻建国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教学

喻建国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展开小组学习,不但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为起始点,探讨小组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小组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1.前言

小组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展开小组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让学生迸发出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教学的思路

2.1对数学合作小组进行合理分组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合理分组是决定该学习模式是否成功的重点[1]。首先,同一个小组里必须要兼备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够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组内较有发言权,可作为小组长带动其他同学学习,并能对其他同学不懂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其次,小组成员的人数要分配得当,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正常情况下,四到六人为最合适的小组人数。最后,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还应将学生的性格列入考虑范围内,同一个小组应配有一到两个较为活跃的学生,这样不但能带动小组学习的气氛,还能让较为内敛的学生放开自我,以轻松自在的心态融入到学习中。

2.2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设计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小组学习,所以教师应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学习。如何有效调动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小组学习顺利进行,这都是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正方形、长方形的物体,因此在进行正方形与长方形基础知识教学时就非常适合展开小组学习。老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物体一一列举。对于列举数量最多的小组,老师给予他们小礼物作为奖励。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开动自己的脑筋回想生活中看到的正方形、长方形。

2.3数学小组合作活动的课堂实施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基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条件下为小组学习提供出有力平台。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进行沟通、探讨以及合作。例如,老师在进行数学加法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6加15等于几?首先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得出的答案以及运算的过程,最后再进行集中授课。

2.4以合作方式进行课后归纳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只能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老师应寻找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后任意组合,开展实践学习,让他们在课后也能够共同探讨数学知识,一起归纳总结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老师应善于通过课堂观察、批改学生作业以及找学生谈心等方式收集信息,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认真总结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这些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指导,使各小组学会反思,从而有效促进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2]。

3.优化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

3.1重点探讨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若老师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那么尽管课堂气氛看起来十分活跃,但时间一长就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出现惰性,他们会产生“这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思考都能解答”的想法,这会对他们的创新意识造成阻碍,因此,老师应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例如向各组学生提出:便利店里有各式各样的商品,可乐2.5元一听,薯片5元一包,饼干3.5元一份……现在老师手上有30元钱,请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帮老师搭配出一份秋游所需的食品,最后,我们再对比哪个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案最好。学生对此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有人都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恰当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顺利进行小组学习的基础。

3.2由易到难开展数学小组活动

老师必须要将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列入考虑范围,认真设计好讨论或自学的步骤,应根据由易到难、从浅至深、层层递进的模式开展小组活动,使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也能够在引导下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小组活动中。例如,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的教学时,老师可设计下列这三项循序渐进的问题,首先提问学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里?待各组学生经过讨论解答后再问:沿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将其剪开,会得到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那些线相等?哪些角相等?最后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3.3明确组员分工优化分工结构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各学习小组应具备统一、明确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的,因此必须要明确组员的分工,优化分工结构。老师应向学生阐明学习的总任务与目标,然后根据各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合理的分配各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成为学习的主人[3]。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团结互助。

3.4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定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老师的授课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通过老师的归纳总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老师应采取教育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批评。老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例如,老师和学生可以一同评选出“共同进步奖”、“最佳合作奖”、“团体智慧奖”等奖项,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促使小组学习愈加积极奋进。此外,老师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4.结束语

小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之间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气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前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促进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闵仁理.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42.

[2] 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69.

[3] 赵有娟.初中数学小班化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78-79.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