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隧道洞口浅埋段软弱围岩开挖工法探讨

2015-05-28唐雨春

湖南交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施作仰拱工法

唐雨春,冯 宇

(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21000)

0 前言

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中,洞口段往往都是浅埋,且围岩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具体表现为:软弱、破碎、自稳时间极短[1],甚至,有的围岩水系较为发达,这对隧道开挖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娄衡高速公路笋安山隧道娄底洞口浅埋段软弱围岩50 m 工程为例,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地质条件及支护参数

娄衡高速公路笋安山隧道采用双向四车道,其娄底段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内。勘察场地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剥蚀较强烈,娄底端所在山坡自然坡度为15°~18°,设计洞顶覆盖层厚度为3.8~27 m 不等,围岩主要以硬塑状土、碎石和强风化岩,强风化岩岩质软弱~较软弱,呈碎石状松散结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碳质泥岩,而且,隧道开挖过程中常常产生小股状涌水,围岩遇水随即变成泥,所以稳定性极差,级别定为Ⅴ级偏差。

1.2 围岩试验参数

围岩试验参数见表1。

1.3 支护参数

围岩支护参数见表2。

表2 围岩支护参数表

2 FLAC3D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

2.1 两种工法工序流程比较

在双向四车道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围岩较差段的掘进开挖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工法有短台阶开挖法,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法),双侧壁导坑开挖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2]。本文中,分别采用比较符合实际的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CD 法)进行FLAC3D 数值模拟开挖,而且,两种开挖工法在同围岩参数、同支护参数的情况下。

如图1,此工法过程为:①开挖环型土→②施作环型周边初支→③开挖上一循环的核心土→④开挖中台阶→⑤施作中台阶初支→⑥开挖下台阶→⑦施作下台阶初支→⑧开挖仰拱部分→⑨施作仰拱初支→⑩施作仰拱及仰拱回填→⑪施作二衬。

如图2,此工法过程为:①开挖外侧上台阶→②施作永久初支2 -1 和临时初支2 -2(必要时增设横撑)→③开挖外侧下台阶→④施作永久初支4 -1和临时初支4 -2→⑤开挖外侧仰拱部分→⑥施作内侧仰拱永久初支6 -1 和临时初支6 -2→⑦开挖内侧上台阶(必要时增设横撑)→⑧施作内侧上台阶初支→⑨开挖内侧上台阶→⑩施作内侧下台阶初支→⑪开挖内侧仰拱部分→⑫施作内侧仰拱初支→⑬拆除临时初支 2-2 和 4-2→⑭施作仰拱及仰拱回填→⑮施作二衬。

图1 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工法示意图[3]

2.2 采用两种工法时的围岩变形数据及应力分布、大小比较

两种工法采用FLAC3D 模拟的位移数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种工法采用FLAC3D 模拟的位移数值比较 mm

两种工法采用FLAC3D 模拟的应力分布图如图3~图6。

图3 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最大主应力图(单位:Pa)

图4 中隔壁法开挖最大主应力图(单位:Pa)

两种工法对应的拱顶下沉位移、周边收敛位移、最大主应力、剪应力比较如表4。

图5 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剪应力图(单位:Pa)

图6 中隔壁法开挖剪应力图(单位:Pa)

表4 拱顶下沉位移、周边收敛位移、最大主应力、剪应力比较表

综合上表所述,从各方面(拱顶下沉位移、周边收敛位移、最大主应力、剪应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类型的围岩掘进中,采用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较中隔壁开挖法(CD 法)更有利于隧道稳定。

2.3 数值模拟的开挖方法与实际施工方法一样时围岩变形数据比较

本隧道娄底端实际施工时采用三台阶环型预留核心土开挖法,以下是将FLAC3D 数值模拟得到的变形值与实际监控量测数值进行比较,如表5。

表5 数值模拟变形值与实际监控量测数值 mm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得:FLAC3D 模拟得到的数值(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和实际监控量测的数值比较接近。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初期支护的不及时性、施工的不规范性、围岩地质情况的突变性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监控量测的数值都比FLAC3D 模拟得到的数值都要大,但是比较接近。

3 结论

在山区隧道洞口段开挖掘进时,遇到浅埋段软弱围岩,特别是在与此类岩性相似的围岩中开挖隧道时,可以通过取土试验取得围岩参数与本文进行对比,如相似,采用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是有利于隧道稳定的。同时,在采用三台阶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掘进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开挖步距,一般控制在50~100 cm,同时必须将初期支护紧贴掌子面。

2)严格控制上、中、下台阶掌子面之间的间距,及时施作仰拱,使成洞段形成受力闭合圈。

3)严格执行新奥法中监控量测,并将监控数据及时反馈。

4)当监控量测反映的数据较大时,甚至出现危险信号,在中台阶底增加临时仰拱,这样既可以控制成洞段的整体下沉,又能抑制周边收敛的再次扩大,必要时暂停掌子面施工。

5)在软弱围岩支护当中,严禁拱架拱脚悬空,当上、中台阶拱脚很难落到坚实基础上,增设上、中台阶拱脚处的锁脚锚管或锚杆的方法也能很好地控制围岩变形。

6)通过监控量测反馈的数据,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因为对于极软破碎围岩或不密实的土层围岩,或特浅埋隧道(埋深小于隧道跨度),二次衬砌必须尽快施作,不必强调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2 mm/d,拱项下沉速率小于0.07~0.15 mm/d,让二次衬砌分担部分荷载并无害处,反而有利于隧道稳定[5]。

[1]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第2 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JTG/T F60 -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S].

[3]唐朝松.大管棚超前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三台阶隧道施工方法[J].铁道建筑,2009(9):46 -49.

[4]刘海文.中隔壁法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22(12):131 -132.

[5]程 尚,李 凡,陈建平,等.新奥法二次衬砌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9(1):9 -11.

猜你喜欢

施作仰拱工法
泥石流冲沟隧道洞口适宜工法及支护施作时机研究*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隧道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及施作工艺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五子山隧道仰拱开裂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挤压性围岩大跨隧道预应力锚索作用机制研究
仰拱病害的电磁波响应特征模拟及三维成像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自行式仰拱栈桥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
填补国内隧道仰拱施工设备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