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点顶推施工支撑墩受力分析及优化研究

2015-05-29陈双庆谭光耀

湖南交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墩墩柱拉索

陈双庆,谭光耀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1 工程概况

长沙市湘府路某跨线桥,上部结构采用(40+50+4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铁路运营,铁路上方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满堂支架异位预制,预制梁长为70 m,预制完成后采用单点顶推法顶推就位,其余主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梁段划分如图1。

箱梁顶推纵坡为0.3%,顶推装置安装在E4 墩顶顶部。在主墩E4 后侧设置临时墩1#~临时墩8#,在主墩 E3~E4 墩中间设置临时墩9#,在主墩E2~E3 墩中间设置临时墩10#~临时墩12#。顶推过程如图2所示。

图1 梁段划分图(单位:m)

图2 顶推过程示意图(单位:m)

2 单点顶推施工支撑墩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单元离散

支撑墩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2 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中临时墩和主墩均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44,各墩均划分11个梁单元,单元长1 m,模型共有108 个节点,99 个梁单元。

图3 支撑墩柱有限元模型图

2.2 计算荷载

1)自重:临时墩、主墩的重量由程序根据毛截面计算;

2)墩顶竖向反力:在顶推过程中,主梁对墩柱产生的竖向压力;

3)水平力:箱梁与桥墩相对运动产生的动摩擦力f,大小为墩顶竖向反力(N)×摩擦系数(μ),即f=N×μ,方向与顶推前进方向一致,摩擦系数根据实测取 0.065;作用于 E4 墩的启动力大小为1 229.1 kN,方向与顶推前进方向相反。

2.3 边界条件

墩底边界条件按固结模拟,即约束墩底节点的DX、DY、DZ、RX、RY、RZ。

2.4 计算工况

根据本桥顶推施工工艺流程,支撑墩柱仿真计算工况以1 m 为一个计算步长,共顶推86 m,划分97 个计算工况。

2.5 计算结果分析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支撑墩柱的承载力和抗力效应图不一一列出,仅列出受力最不利的支撑墩。经仿真分析可得,下部支撑墩柱中临时墩4 受力最不利。图4列出了临时墩4 在最不利弯矩作用下的承载力和抗力效应。由图4可得,临时墩4 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受力改善。

根据顶推过程中下部支撑墩柱的受力特性,经分析可得,临时墩4 受力超标主要是因为其所受水平力较大。为改善临时墩4 的受力,将临时墩1~E4 墩用钢管“串联”。

3 单点顶推支撑墩钢管“串联”改善方案模型建立

改善方案仿真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在模型中,临时墩、主墩均采用梁单元模拟,钢管采用桁架单元模拟。各墩均划分为11 个单元,其中最底部单元长度0.5 m,其余单元长度均为1 m,计算荷载、边界条件、计算工况与上述有限元模型相同。

图5 临时墩1~E4 模型图

3.1 改善方案模型计算结果

3.1.1 轴心受压计算结果

各墩最不利轴力,如表1所示。

表1可得,在顶推过程中,临时支撑中临时墩4轴力最大,主墩支撑中E4 墩轴力最大,故选择临时墩4 和E4 墩进行正截面轴心抗压承载力验算。

表1 支撑墩柱最不利轴力汇总表

3.1.2 偏心受压计算结果

各墩柱底截面边缘的最不利拉应力,如表2所示。

表2可得,在顶推过程中,支撑墩柱中临时墩4拉应力最大,故选择临时墩4 进行正截面轴心抗压承载力验算。如图6。

表2 临时墩1~主墩E4 墩最不利拉应力情况汇总表

图6 临时墩4 最大弯矩工况偏心受压承载力图(单位:kN)

4 单点顶推施工支撑墩受力优化研究

尽管采用钢管将下部支撑墩柱“串联”起来,可改善其受力,但各墩的受力并不是最优。目前,对临时墩的受力改善,在下部支撑墩柱之间施加水平拉索研究较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没有提出如何确定各墩之间拉索的索力大小。为研究下部支撑墩柱之间施加水平拉索的索力求解,采用“影响矩阵法及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张拉索力。

4.1 临时拉索索力求解

1)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将钢管单元更换成拉索单元。临时拉索采用只受拉桁架单元,共9 个单元,如图7。索号以临时墩1 向主墩E4 墩方向递增,起点编号为1 号索。

图7 临时墩受力优化模型图

2)以 索力列阵 { X }为被调向量,借助Midas Civil2012 有限元模型求出索力影响矩阵[A]18×9,及荷载影响列阵 {b}18×1。

矩阵[A]中aij为单位力X =10 kN 在墩底截面产生的应力,单位为MPa。

3)根据力法建立力法方程可得:

式(1)为矛盾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可得 {: X} =([A]T[A])-1[A]T{( D}-{ b} ),计算流程见图8。

图8 求解流程图

4.2 优化计算结果

优化计算结果见表3~表5。

表3 调值向量{D} MPa

表4 临时拉索张拉力向量{X} kN

表5 调值前后各墩墩底截面左侧和右侧边缘处应力MPa

5 小结

1)采取改善措施前,临时墩4 偏心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2)采用钢管将临时墩1~E4 墩“串联”的改善措施后,下部支撑墩柱的(临时墩+主墩)轴心及偏心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3)根据顶推施工的特点,提出增加拉索来优化临时墩受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影响矩阵法及最小二乘法原理”,以墩底截面的内力作调整值,求解出了最优的张拉索力。

[1]上官兴.连续梁桥顶推工艺的新构思[J].东北公路,1994(4):71 -82.

[2]陈 敏.大跨度斜连续梁桥顶推施工过程力学特性研究与程序设计[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3]陈耀章.连续钢梁桥顶推施工程序设计及受力优化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1.

[4]李传习,刘 杰,董创文,等.平胜大桥斜交顶推中临时墩的受力分析[J].中国铁道学科,2006(1):36 -39.

[5]杜玉林,闫志刚,杜立峰,等.跨密集铁路小半径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J].公路工程,2013(4):157 -161.

[6]董峰辉,谷 振,徐 岳.基于不同规范的顶推施工连续梁桥设计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3(2):87 -91.

猜你喜欢

主墩墩柱拉索
大跨高低墩连续刚构桥主墩力学性能研究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斜拉桥断索分析中破断拉索位置的参数分析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让跨海大桥主墩损伤“可见”
内荆河特大桥主墩深基坑单层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VOF法在斜拉索风雨激振数值模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