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精神为何薄弱

2015-05-28陈宪

当代贵州 2014年22期
关键词:越位缺位观念

陈宪

中国曾长时期处于农耕文明,重农抑商的观念和政策长期占主导地位。在传统中国社会,“学而优则仕”是通向权力和荣华富贵的捷径,商人则为“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和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及相关政策会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工商文明的“西风东渐”,中国出现了可谓之为“企业家”的群体。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盛宣怀、陈光甫、卢作孚、张骞、刘鸿生、张元济等。由于那时的中国长时间内外交困,他们的事业大多处于颠沛流离的不稳定状态。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是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然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在那样一个体制中,既没有适合企业家成长的土壤,也根本不需要企业家。于是,作为商业文明核心力量的企业家群体,与我们作别许久。

如今我们在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经常说“政府越位”。那么,它为什么会越位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缺位,严重地缺位。

在中国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一个难解的 “结”。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两难:国有企业的体制内,基本不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的国有企业,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的。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其领导人几无创业活动,也不直接承担投资和经营风险。对他们的遴选、考核和升迁,都意味着他们是准官员,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

有人问,从国企领导到企业家有多远?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国企领导与企业家之间一般是不存在通路的,除了个别特例。如何通过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实现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使绝大部分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成为拥有企业家的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题的关键性改革之一。

猜你喜欢

越位缺位观念
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缺位、越位与归位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小学习作教学指导的“缺位”及对策
网络安全中的“缺位”和“错位”
越位,毫厘之间的战斗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农民工社保不能“缺位”等
对足球反越位战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