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影响
2015-05-27张军
张军
摘 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包括教堂、广场、街道以及市政大厅等——毫无疑问是该时期为后人留下的最直观最庞大和印象最深刻的遗产,其历史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
关键词:文艺复兴;建筑;历史影响;意大利
恩格斯给与文艺复兴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本文就历史影响这一问题,总结出了文艺复兴建筑对历史三个个主要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建筑对历史最显著地影响便是对古典建筑文化的继承、复兴与发扬
整个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口号下展开的,建筑领域受古典建筑风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基督教于公元313年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后,便成为罗马文化的精神掘墓人,公元592年雅典学院的关闭,宣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终结。[1]自西罗马帝国495年灭亡后七八百年时间里,欧洲人便再也没能修建真正意义上具有带表性的古典建筑。直到古罗马著名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手抄本于1414年被发并受到极大的关注,随后得到启发的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们大胆抛弃了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吸收借鉴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古典柱式和拱券设计中的精髓,加上自身对建筑的理解和再创新,向当时的人们再次显示了古希腊罗马辉煌的建筑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匠们怀揣着恢复昔日希腊罗马光荣的理想,设计建造了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在各个方面都毫不逊色于古希腊罗马技艺的古风建筑。布鲁内莱斯基以罗马万神殿为想象蓝本,大胆创造独具匠心般地设计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米开朗基罗更是将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设计推向了那个时代的巅峰。他们用建筑的形式、用建筑的艺术和美再现了古希腊罗马建筑的庄严肃穆、大气磅礴;再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端庄、自由、包容和开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第二大历史影响便在于对建筑本身
正如整个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仅是对古文化的恢复和继承一样,大师们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模仿古希腊罗马建筑,而是吸收后的再创新。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尝试,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在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2]所以,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又被称为“新古典式”建筑风格。同时,新的建筑理论相继问世。在十五世纪之前,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仍旧是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但建筑师们在对历史古迹的刻苦专研之下,逐渐丰富了对建筑的理论框架和认知结构,大量与建筑有关的书籍横空出世,如帕拉迪奥的《建筑四书》(1570年),维尼奥拉的《五种柱式规范》(1562年),最著名的当属阿尔贝蒂的《建筑十论》。古典建筑的设计在此时就可以说达到完美,阿尔贝蒂曾这样概括自己的工艺造诣:“所有部分都达到了和谐和协调的地步,增一分或减一分都只能造成损害。”[3]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是一场从物质实体到抽象精神的全面运动,文学、绘画、雕塑和建筑不是单个出现和发展的,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口号的背景下,文艺复兴建筑为文学、绘画和雕塑提供了创作空间和物质载体。就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建筑的关系来说,虽然文学领域打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枪,但其毕竟只是精神层面的表达,如果不辅以物质载体的直观表现,当时的大众在深刻理解古典文化上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文艺复兴建筑便是这最好的物质载体之一。文学和建筑这对有形实体和无形精神在共同的古典文化本质的前提下交相呼应、彼此融合。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也是一种凝固了的语言文学,人们在古希腊的柱式和古罗马的穹顶中领会出了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在精妙优雅语言文学作品中遐想着古典建筑的庄严宏大。如果说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文学的关系是以一种隐匿的状态存在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建筑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则是一种因果联系,建筑为绘画和雕塑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存在必要,很多绘画和雕塑恰是为了装饰建筑应运而生。如阿尔贝蒂应佛罗伦萨政府竞标而为洗礼堂铸造的后来被米开朗基罗美誉为“天堂之门”的青铜大门;如罗马教皇令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世界上最大的天顶壁画《创世纪》;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教皇宫创作的壁画《雅典学派》。建筑装饰的需求促进了绘画和雕塑的发展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著名绘画和雕塑其实是文艺复兴建筑的衍生品。
建筑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的有重大作用,因为建筑是最具有说服力和历史沧桑感的文化遗迹。文艺复兴建筑是曾经发生在意大利这片古老文明土地上的那场伟大复兴运动的最有力的见证者,它们用一种静谧的气质和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卫,珠江.《略论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成因及历史地位》,2002年 第1期.
[2]黄作伟,邵箤伶.《欧洲建筑风格之文艺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年,第12期.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