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15-05-27
读数
4月“新旧克强指数”均回暖
据媒体获得的数据,“旧克强指数”重要变量——4月份工业用电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新克强指数”重要变量——新增就业人口也从3月份开始增加。而企业的先行指标——价格指标有了回暖迹象;大宗商品在4月份出现整体性的回暖,从石油化工、到农业商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监测到了近期企业采购原材料的量在明显增加,经济越趋活跃的信息。
此前数字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1月份为49.8%,2、3月份上升到49.9%、50.1%。3月开始回升到枯荣线的50%以上。主要受供给端生产活动回升所带动,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指标普遍回升。生产指数再次恢复到52%以上,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3月份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均有所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明显,上升1.6个百分点,达到48.6%,显示前期库存已经明显消化,企业开始库存回补。据调查,3月份多数企业正在积极安排生产活动,开启新的生产周期,谋划新年新开局。
此前国家能源局数字显示,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0.8%,但是3月份为-2.2%,其中工业用电量3月份增速为-4.1%。而电力部门也监测到了4月份用电好转的信号。中电联根据最新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用电会继续回升。后三季度,全国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有望总体回升,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5%,其中上半年增长2%左右,好于一季度。
以就业为例,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0万人左右,不过这主要是在前2月发生的。事实上到了3月,就业状况已经发生逆转,城镇新增就业较去年同期增加80万人,同时全国就业情况总体趋稳。
国家统计局此前反映的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没有出现相应的失业率波动大的问题。同时全国的经济增速尽管一季度只有7%,低于去年全年和一季度的7.4%,但是多个部委调查发现,全国没有出现大的就业问题。
本周中国经济数据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43.2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收窄1.5个百分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86.1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96.4亿元,同比下降29.3%;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同比下降1.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72.4亿元,同比下降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5.9亿元,同比增长6.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03.8亿元,同比增长6.8%。
▲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4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但比1—2月回升0.3个百分点。1—2月,社会物流总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5.3%。总体来看,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回落,但3月份回落幅度收窄,呈现企稳运行态势。其中,受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影响,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46.0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2.5万亿元,同比下降8.0%;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2.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7.3%。
观点
马骏:央行不会直接购买地方债 尚有其他可用工具
近期,一则《中国新一轮QE呼之欲出》的外媒报道在互联网的传播下迅速成为关注热点。报道称,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QE,即央行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
实际上,此前市场就已有央行该不该启动QE的理论探讨,尤其是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面,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应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比如直接购买地方债等。不过,根据马骏的回应,同时按照现有的法律要求,直接购买地方债这一思路显然已行不通。“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没有必要以直接购买新发地方债的QE手段来投放基础货币。何况,中央银行法也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资。”马骏称。
当QE的传闻瓦解,是不是意味着央行面对经济中诸多待解难题将不作为?显然不是。QE只是众多政策工具中的一种,并不是非它不可。就在马骏否认QE传闻的同时,他也表示,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箱内还有许多可用的工具,而对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也会有具体安排。
所以说,未出的工具尚有,留给市场的想象空间就还存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