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活跃与强盛
2015-05-27马星
马星
钱梦龙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确实,虽然准确理解字、词、句是文言教学的基础,但仅此一个目标未免淡化了文言文独具的古典韵味,从而有蜻蜓点水之嫌了。文言文教学应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活跃和强盛,传承这些垂范后世的精神财富。
笔者在教《人琴俱亡》一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掌握常见文言实、虚词,还引导学生探寻古人与琴的情缘,挖掘古琴的文化意蕴,感受手足、知己之深情,感受名士的独特气质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
一、导入时渗透古典文学、文化常识
《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名士的奇闻逸事的故事集。《人琴俱亡》出自《伤逝》篇,两个主人公都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父子三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之”字,古代人们避尊者讳,为什么名字中有“之”?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忠实的道教徒,那时“之”是道教徒的标志。导入本课时,教者的语言简单朴实,所含的古典文学、文化常识却能使学生进入被古代文化包裹的情境。
二、以古代说文解字法回答初读质疑
教者要求学生在初读古文时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于有疑处质疑。教师以甲骨文、篆文等文字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造字的本义及引申义,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当学生质疑“卒”时,出示“卒”的甲骨文字形=(衣,服装)+(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它的造字本义为:死亡后敛尸备葬。此时,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文意理解指导,其解有趣,其法得当。
三、比较赏读同类古典文献,体悟兄弟情深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轻声读文,圈画批注,而后交流文中表达兄弟情深的词句。学生以动情的朗读感受到“子敬子敬”中寄托的深情后,教师出示《王徽之传》中“呜呼子敬,人琴俱亡”的文字让学生体会“子敬子敬”的声声悲叹,如洪涛溃堤,巨声訇然。当学生体会出“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一“绝”、一“亡”中的哀伤、郁闷和痛楚后,又补充“当时有异能之士自称可将年寿转移他人,徽之愿将自己余年让给献之,代弟而死”。以己死换弟生,其情何其深切!仅此一事便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注入几分深情的敬慕。
教师两次引入同类古典文献,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这就使课堂古典的氛围更加浓郁,学生明晰地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情感泰山。
四、质疑细微处,探寻魏晋“真性情”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预设了如下问题:面对兄弟之去,为何王子猷不悲不哭?此时学生应能体会子猷的“不悲”、“不哭”是极度悲伤的体现。
此时,教师仍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琴在灵床,何也?灵床弹琴,何也?琴音不调,何也?琴竟被摔,何也?”这四问一出,学生沉默了。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用现代人吊丧的行事作风去质疑王子猷的特殊行为,从而看出他鄙弃礼法,率性而为。道家文化强调任自然,这又与导入本课时所提的名字中含有“之”字的道教意味有所谋合了。
这一次引导质疑的目的在于将魏晋古人与众不同的真性情更明晰地呈现在俗人面前,这也是古典文化的丰富特征的表现。
五、挖掘古琴文化意蕴,体味“兄弟情”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从古琴的文化意蕴,包括与古琴有关的小故事、古琴在东晋士人心中的地位等方面出发,进一步赏读文本。
师生共同探究:王子猷从不悲——恸绝,感情转变的关键在于——琴。古代文人常与琴相伴,在琴声中感悟形象品德,如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在琴声中寄托情感,司马相如凭古琴曲《凤求凰》引得文君夜奔……东晋南朝琴人在身份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士族子弟。王氏家族最有名的琴人当属书圣王羲之的第五子徽之、第七子献之。同样出身琅玡王氏的王微,遗命薄葬,灵床上最重要的陈设就是他的琴。可见,琴在当时是作为士人自我的象征、性灵的寄托。
教师讲述的故事和相关知识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回答了上一教学环节提出的疑问。因此,不在灵床不足以显示子敬对琴之素爱,不径入弹琴不足以显示哥哥对弟弟之深情,琴韵和谐不足以显示琴与子敬之通灵,琴若安好不足以显示子敬与子猷关系之知音。
教师用整齐的句式质疑答疑,语言时而安静引人深思,时而高亢令人热血沸腾,想到毛泽东激扬文字的气概,又仰慕孔夫子坐而论道的古韵,于是用畅谈的方式交流古文,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教师于有疑处释疑,有拨开云雾见明月之畅快。
六、遥慕古人内心世界,感受古典文化之美
经典的古代作品背后总是活跃着古人的灵性和气味。东晋名士一生特立独行,崇尚桀骜不驯的个人主义精神。这也是无与伦比的魏晋名士最为人推崇的原因,作为活在主流文化之中又常心生叛逆不知所向的少年,去接触这些不同流俗真性情的小众,未尝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如果孩子们偶尔能感叹:这样一些才情卓绝的人早已离去了,这样一个活跃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竟然消逝了,怎么不让自己也与那些超迈俊逸之士生于同时呢?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应该是感受到了古典文化之美。
如果文言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这“八字真经”的层次,文言文教学必然会陷入索然无味、死水无澜的恶性循环。而承载古典文化的经典作品内容丰富、生生不息,为学生打开一扇体验古典文化的丰富、活跃、强盛的特征的大门,这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学文言文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