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05-27罗桂芳
罗桂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教学目标,达到自我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的模式中,“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有利于促进语文的教学改革。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处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旧模式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然而,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还会造成对学习的厌倦,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其实,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解决,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无须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现成的知识,而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在独立思考中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再次,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笔者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该模式共分四步。
1出示目标
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自学讨论
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这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3启发点拨
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性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启发式教学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把“问答式”当成“启发式”,容易在课堂上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小,思考的含量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教学,不能算是“启发式”。要在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时,去开导他,想说却说不出口时去启发他,教师这样的点拨会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点拨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达标测评
在经过出示目标、自学讨论、启发点拨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点拨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答,做到当堂达标。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一,设计教学内容深浅要适中,如果学习材料难度过大,或教学速度过快,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学生就进入不了主动学习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难度过低,或教学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第二,通过有效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工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并且不要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晏家屯中学(0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