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诵读 品味经典
2015-05-27涂译文
涂译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4-01
课题:游褒禅山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读准字音,明确句中停顿。
2.熟读全文,体会古文语言之美,为下堂教学打基础。
教学重点:为锻炼语感服务,开展多形式的朗读活动。
教学难点:语感加注释,在读中品味文章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方法:多形式朗读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回顾中国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用赤子之心饱含民族国家深情的经典《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背。
2、教師放视频任志宏版本《我爱这土地》的朗诵,学生情绪饱满。
3、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声音的魅力后,师生齐齐朗诵《我爱这土地》后,进入《游褒禅山记》学习。
二、教学过程(始终贯穿朗读教学的宗旨,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要)
1、教师用饱满热情范读,提示学生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和断句。
2、请五位同学分段朗读,学生纠音错后,老师再纠句读之误。
3、教师总结:朗读的技巧在于放开自我,真感情流露。
4、教师又以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几句为例,示范如何将真情注入,放开自我。
5、学生跟教师读这几句,有所感悟后,学生齐读《游褒禅山记》全文,教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暂停、语速快慢、重音,最重要是带着饱满的感情。
6、张弛有道,为引发学生更进一步兴趣,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贺岁版《祝酒歌》,让学生领略中国不同方言区的语言魅力。
7、提示学生:有人说:“声音是灵魂的音乐。”声音的魅力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普通话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我们尽可以运用别种方式阅读,比如四川话,比如其他地方方言。
8、教师以李白《将进酒》为例,用四川方言朗诵。
9、过渡:正如李白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能用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和朗诵。
10、学生用四川话齐读文章第三段,教师总结优劣得失。
11、学生再用2分钟饱含激情自由朗读第三段。
12、教师充分运用学生间自读---教师领读---抽学生读等各种调动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疯狂朗读。
13、总结诵读的好处: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愿同学们都能学有所获,收获声音的美好!
14.课后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游褒禅山记》第三段。
三、附板书设计
四、教学后记:在全校青年教师竞教决赛场上执教这篇传统古文之前,本人也曾经想过以古文知识为教学中心,让学生领略宋人文章理趣之美。鉴于平日古文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对古文知识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式接受的问题,我尝试用诗歌教学方法中常用的朗读教学法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引用任志宏的朗诵以及《祝酒歌》的视频,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可见语言的魅力在人与人之间是共通的。再到用四川话方式朗诵古文或许是学生们人生的第一次尝试。这次朗诵教学尝试让我对卢梭的这句话感悟更深,那就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高中语文教学这条路真是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吾辈还需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