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激励中成长

2015-05-27翁世权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打人道德理论

翁世权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少年儿童长体魄、长见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品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激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39-01

小学教育阶段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少年儿童长体魄、长见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感、品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工作中,我注意将所学的思想教育管理理论中的激励理论有机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激励理论是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等。具体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等。

一、运用强化理论,加强养成教育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他们发现,在操作性行为中,如果行为结果使其需要得到满足,这种行为便会重复出现,并得到增强。运用强化理论来修正人的行为,大致有四种: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强化;惩罚强化。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反对惩罚强化,淡化负强化。而我在工作中常用的是正强化和消退强化。

1、多用正强化,激发道德情感

平时工作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同时十分重视“因材施赞”。我不仅表扬优等生、有突出特长及进步的学生,而且更注意捕捉“差等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光点”进而扩展成“光环”。表扬方式除了当众口头表扬外,还用授予小称号、给与物质奖励、写在光荣榜上、给家长“报喜”、给与班内一定职务工作等形式。这些积极的、肯定的评价,给与学生行为的正强化,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2、巧用消退强化,矫正不良倾向

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曾是这样一个孩子。她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好。但好表现、显示自己。上课接话茬,平时很傲慢,同学关系不好。对于她的这种行为,我就采取了消退强化的方法。对其课上正确的回答只给与一般性的肯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留给别人,多表扬那些认真思考,不抢话,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冷淡”她。渐渐地,课堂上她不再随便出声了。这时我抓住机会,找她谈话,让她改掉接话茬的毛病。之后,我还给了她一个帮助一名学困生的任务。一学期后,我发现她变了,课上不再随便说话了,骄傲的倾向有了很大改善。而那名学困生在她的帮助下,也有了很大进步。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尊重入手,进行思想教育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内容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认为这些需要中的后三种需要是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值得重视的。这些需要有时藏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随时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应做细心人,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各种心理需要,从尊重入手,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满足他的某种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他的道德情感,引导他改正缺點,弥补不足。

1、尊重学生社交需要,用集体影响学生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友爱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保障之后,人们便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希望得到依附一定的社会群体,被群体接纳,成为群体一员,有归属感;希望与他人交往,保持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友情。

我班内有一男生,有很强的攻击行为。他在学校经常没有缘故地打人。大家都讨厌他、怕他。在教育过程中,我除了与家长联系,争取家庭的支持外,还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我召开了班委会,号召班干部要暗暗帮助他、监督他、团结他。课下,班委都有意识和他一起游戏,发现他有要打人的倾向时,及时劝阻。这样,他打人的机会少多了。并且,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和他一起玩的同学多了起来。两个月后,同学们讨论认为他改掉了打人的坏习惯,并选他为本周的学校升旗手。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大家的一致推选,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班集体有力地帮他矫正了攻击行为。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真情感染学生

每个人(包括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用成功激励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物。

获取成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如果学生在学校经常体验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班上有一名女生,思维较慢,反应迟钝,上课不专心听讲,学习较差,大家叫她“笨孩子”,没有人爱和她玩。但我发现她做值日很认真,扫得很干净。于是,我找到她,偷偷让她每天为班上洒水、浇花。她真得坚持去做了。我及时在班上表扬她关心集体,做值日认真,还推选她为劳动小组长。她一下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威信提高了。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应提高,听讲专心了,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我想这正验证了一位名人的话:“没有比成功更能促使人成功了的了。”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因而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被激励。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让孩子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当我们相信他是个好孩子时,他才会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去发展。期盼的同时还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这样孩子一定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我们作为老师,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耐心,给孩子带来的可能是转折性的改变。同样老师对孩子一次小小的伤害,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难以抹去的阴影。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因为鼓励可以创造奇迹。

猜你喜欢

打人道德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孩子总打人怎么办
打人的年纪
宝宝“打人”,就是不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