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2015-05-27王小云匡才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院核心

王小云,匡才远

(金陵科技学院 教务处,南京 211169)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王小云,匡才远

(金陵科技学院 教务处,南京 211169)

摘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鉴于此,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金陵科技学院的实际,从专业核心课程的构架、师资配备、专业核心课程的择取,以及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致力于找到一条适合实际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之路。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其质量则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合格与否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却直接受制于课程建设的质量。课程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凝练专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源头和基本载体,是学校建设的最基本工作,因此必须把课程的建设当作系统工程来抓。

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现状

如何改革、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科学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地方适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国地方院校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1]。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难题。由于扩招过快,教学质量未能与扩招同步,整体提高本科教学教育质量,短时间内不易实现,因此将教学资源适当倾斜于专业核心课程,显然比平均配置更具合理性,将教改关注与指导投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也更具紧迫性[2]。

关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内涵的解析,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截至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张华在《论核心课程》中提出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从词源上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其他部分(边缘课程) 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3]。其他学者提出的有关专业核心课程的概念,在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此概念的延伸和扩展。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正在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已经形成特色的,宜宾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有一定的代表性。宜宾学院在2010年出台的《宜宾学院关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策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内涵及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基础内容、管理制度等以及建设工作要求等。课程设置思路明确,定义清晰,管理到位。宁波工程学院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组成进行了精细的划分,而且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功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使课程在整体建设上有所提升,从而推动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专业—课程—专业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4]。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十一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学院进一步提出“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院的办学定位,努力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由于本科阶段的办学时间短等原因,相应的师资队伍、硬件、软件都没有配套,教学资源极其有限。考虑到以上情况,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从2013年起在各学院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明确要求各专业在教学计划中标出8—10门专业核心课程,促进学院从上至下开始重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没有制定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管理规范,以及时间比较短等原因,各专业负责教师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时,大多都比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在教学计划表格中用“☆”做出标注。在课程的教学实施等环节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没有凸显出专业核心课程应有的特色,更不用说发挥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了。

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趋势

1.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规划渐成共识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主要使命。但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学科专业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以及服务地区能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起步晚,却一直在新增专业,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师生比要求。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教学资源向专业核心课程倾斜,凝练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则更具合理性。

2.注重从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大学四年最关心的莫过于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否学习到适于将来从事社会工作的实用课程,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安排是否影响到他们毕业以后的发展机会[5]。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核心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往往会结合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变化,考虑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才能兼顾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专业教学计划制订者会考虑本专业课程基础性内容是哪些,哪些是为毕业后提供发展机会必备的经验与方法,据此来设计课程内容并安排学习的进度和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注重从专业建设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专业核心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属于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核心知识,最能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素养与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改变过去在学生能力培养中一味追求先进、齐全的策略,把重点放在符合市场需求、对应企业岗位要求等方面,同时根据社会的用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的重点和课程内容。

4.重视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学院的实际而言,升本时间不长,独立举办本科教育的实践积累不够,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教与学难以形成良性互动;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延伸到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前沿,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方面显得不足。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改变了以往课程目标不明确、不针对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重课程目标的确定,并在遴选专业核心课程时严格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来对课程计划进行专门的设计,课程内容重特色、技能以及应用。

三、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思路

金陵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于2005年3月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致力于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从2013年才开始,尚属起步阶段。就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体系,具体思路如下:

1.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学院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组成主要由必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组成。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时,须考虑课程的门数、所选的课程在本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何位置,以及确定的课程主要有哪几个模块的课程组成。根据学院的实际,可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8—10门左右,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组成,每个专业的基础课和必须课比例可以设置为1∶3左右,即专业基础课2—4门,专业必须课4—6门。

2.师资配备

课程的教学关键在教师。在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师资力量。学院成立的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有限,因此在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时,可以放低要求,只要具备讲师职称即可。但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企业经历者优先考虑。在课程负责人确认的前提下,建立一支具备多种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般要求5—6人,企业在岗兼职教师1—2名。从企业聘用的兼职老师,要求在本专业领域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承担核心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方面能理论联系实际,传授知识、指导实践,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平。

3.专业核心课程的择取

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须有据可循,不可随意定之。每个专业教学团队在选择核心课程时,须从基础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方面着手,在分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在结合本专业课程的目标和市场针对性的基础上,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确保选出的核心课程符合本专业的建设实际。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中,遵循基础性、必教性、高频性和可拓展性的标准。大力精简浓缩专业核心知识,努力解决好“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繁杂”问题[7]。

4.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专业核心课程的构架、师资以及课程确定以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就成为接下来的重要一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办学理念。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环节应该坚持以此理念为指导,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可以采取探讨式教学,也可以以模拟项目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等。在课程的考核上,注重过程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是问题式、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等。

5.专业核心课程的质量监控

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教学水平和质量如何保障,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考察和评估。对此,学院在评估和考察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时,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监控机制。首先,要求各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专门的课程讨论小组,采取月讨论和交流制度,每月及时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其次,要求各二级学院负责教学的领导,从各专业团队抽取人员形成二级学院核心课程监控领导小组,负责听课、聘请兼职教师等日常工作;第三,由教务处牵头,可以聘请刚退下来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采取检查教案等课程资源、随时听课等方式,实时监控课程的实施情况,做到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质量。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符合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资源有限的实际,以及社会需求与学生的期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手段。金陵科技学院将围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指导思想,在课程构架与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深入了解社会对不同规格、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在大学四年内学习到适于将来从事社会工作的实用课程。

参考文献:

[1]马金岭.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C]//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暨第十三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13:207—210.

[2]郭三党,等.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7):108—10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20.

[4]岳爱臣.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3):43—44.

[5]岳爱臣,高浩其,熊和平.应用型工程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9):47—49.

[6]李剑荣.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精细化管理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13—215.

[7]李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3):193—194.

(责任编辑:侯秀梅)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a in Region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xemplified b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ANG Xiao-yun, KUANG Cai-yuan

(Division of Academic Affairs,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a has a vital role to play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of region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a,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ity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T), the paper attempts to derive a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route for JIT from the probe into the curricular framework, th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curricular sele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region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058-03

作者简介:王小云(1979—),男,安徽马鞍山人,讲师,硕士,从事教学管理研究;匡才远(1982—),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博士,从事服装着装舒适性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3JSJG160);金陵科技学院2013教学管理专项课题(zx201309)

收稿日期:2014-05-09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2.021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院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