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26赵秀珍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更需要教师能够从全身心的关爱中来获得成长的乐趣,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实践具有协同性。为此,本文将从语文教学思考与德育实践展开探讨,并通过文化与德育修养来转换教师角色,利用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融入德育工作,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实施的现状分析
语文学科与德育教学的融合,能够从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增进学生对个体的认知。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在教材编写上对德育内容的安排较少,忽视了在传统美德教育在个人修养、社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德育渗透上缺乏侧重点,选文的不均衡性不利于教学实践中对德育知识的系统化,显得无序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整体性,在对祖国的热爱上,对科学的探索上,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上,要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从合适的选文及策略上,激励学生从中体验到德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具有一致性,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板块的设置上,应该围绕知识梯度与思维逻辑,从人的道德成长规律上合理安排德育内容。修身是自尊自爱的前提,也是爱家、爱人、爱国的基础,对于修身教育,要遵循由己及人、由内而外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来不断修正。同时,语文教师在“德”与“智”的关系平衡上,要从思想上、人文上坚持德育教育的长期性,利用语文知识,从情感上来重视思想教育,发挥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协调统一。
二、充分挖掘和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
德育工作的渗透需要从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中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而传统的说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提升德育水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意志、行为的引导,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知识与环境。如通过对八年级《皇帝的新装》一文的学习,从文章所讽刺的封建统治者的虚荣、虚伪、自欺欺人的形象时,由此来推及到学生自身品行的建树,应该从自爱和自尊上正确的认识自己;从《静夜》一文中将大自然的美丽进行延伸,引导学生从周边的环境入手,观察自然,热爱自然。对于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要从中来区分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差异性,能够从道德观念的理解上,适时地延伸至学生生活实际,而恰恰是语文教学,更能够提供道德教育的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人性的赞美,对人类理想真善美的讴歌。朱绍禹在谈到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性问题时,语文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利用语文教育的特点,从德育渗透中发挥人文性的积极作用,更是语文教育的正确地位的凸显与价值追求。中华文化的历史是博大的,其民族优秀传统是多样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上,吸收优秀文化来进行传递,学生从中来汲取知识的同时,其精神同样受到感染与熏陶。
我国古代文言文作品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展现传统文化精神情操和修养的同时,也彰显了语文德育的优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所昭示的进取精神,更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与脊梁,也是培养中华民族儿女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与源泉。古代圣贤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藏,更从做人的态度与节操上,将高尚的品行与骨气留给了我们。道德修养的渗透需要结合文言作品的方向来优化选择,更要从多样性的文学艺术手法上来体现多元化的思想情感。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生活与情感经历有限,在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上,更需要语文教师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来挖掘丰富的德育资源,发挥文学作品的德育优势。
三、协调好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在思想内容上更需要从文学艺术形式美上来表达美学思想,促进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体验到德育的精神。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文质优美的语言中构建美好的境界,以情感人,帮助学生从审美体验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产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在学习《关雎》一文时,首先从美的发现来开篇,让学生从朗读中来感受《关雎》之美,再通过对诗歌背景及文章中的关键词的点拨,推进学生在课堂讨论与交流。诗歌中的双声、叠韵、叠字等词汇的运用,在和谐美、节奏美,以及人物形态的生动美上,不断的反复,使学生从中明白爱情是如此美丽,如此坚贞,进而从美的熏陶中正确的处理自我感情。可见,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关键在于从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美德中来开启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智慧,增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建树。
赵秀珍,教师,现居广西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