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指数走进技校课堂
2015-05-26聂竹青
技校学生普遍认为来技校主要是想学一技之长,就业时谋求好岗位。所以很多学生上专业课听讲认真,上语文课便有厌学倾向。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老师只有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乐意学习语文,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口才表达好、写作水平高的社会有用之材,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一位当代教育家曾经说过,人只要做好两件事情,便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一是做自己乐意做的事;二是做自己擅长做的事。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两点,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做乐意之事,有效提升课语文堂幸福指数
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他们的智慧和潜质才能发挥到极致。语文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心态,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指数。
1.各取所需,使学生乐意缩小差距。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和需求,最后再根据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越多,收获越多,进步越快,从而实现做更多乐意之事的梦想。从此以后就会自信满满的去学习、去生活。这时候我们的老师的课堂驾驭也就游刃有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享乐趣,使学生擅长表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例如:笔者在讲授陶宏开的《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一文时,不仅没有直接指责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弊端,而是一起探讨网络游戏的乐趣,此时的学生不但不反感学习语文,而且很开心,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读懂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敞开心扉开始畅所欲言,渐渐说出自己当初幼稚的想法。老师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及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游戏,以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学生分享乐趣,是培养学生擅长表达的最佳方法。
3.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学习。老师应该善于根据课文教学内容,创设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讲授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文,在讲授正文时,笔者把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实物,用透明的纱布掩盖起来之后神秘地摆放在讲台上,然后让他们猜测里面的东西,当他们猜测不出来的时候,老师再设置悬念。学生感觉很好奇,便马上思考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变得非常乐意学习语文,因此达到了提升课堂中幸福指数的目的。
二、改变语文传统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擅长之事,有效提升幸福指数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容易放弃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擅长,面对困难经常选择用逃避的方式。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挖掘学生擅长之处:
1.明确任务,挖掘自身擅长之亮点。笔者讲授语文新课时善于明确任务,习惯把任务分给每个小组,由组长把课文的导入、写作目的、线索、背景、结构、板书、重点、难点、收获、质疑、受到的启示等具体任务划分给每个成员,让每一个成员承担相应的语文任务。任务明确后,许多学生习惯绞尽脑汁努力去想、去做。然后通过不断的鼓励、指导、点评,在短暂的时间内,他们便实现了从不愿意→愿意→擅长的梦想。
2.捕捉细节,暴露学生擅长之源泉。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捕捉学生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不得体的话、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知道学生的想法。在讲授《自荐书》一文时,老师鼓励学生亲笔书写自荐书,因为字如其人。学生有意想刁难笔者,要求当场分析字迹及性格特点,笔者马上拿几个同学的字迹做示范,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刮目相看。一个如此简单的细节,便改变了他们对字迹和事物的态度,后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写字认真、办事规范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提升幸福指数的目的。
3.有效竞赛,激发学生擅长之资源。技校学生一直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各方面不如他人,谈不上擅长。其实只要老师用心授课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均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在讲授《螳螂捕蝉 焉知黄雀在后》一文时,老师讲授完谚语的概念,然后举了几个谚语的例子,接着叫学生举例时,学生觉得自己缺乏谚语资源,怎么都说不上来。后来老师把班上的学生分组,由大家共同制订竞赛规则,然后进行轮流竞赛,没想到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大脑中的谚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直到下课铃响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老师想提高技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直接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幸福指数,这样既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帮助,还对学校内涵发展有帮助。
聂竹青,教师,现居广东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