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杜甫草堂”

2015-05-26姚玉红

新青年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部诗史柴门

姚玉红

杜甫早年裘马轻狂,南游吴越,东至齐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李白对酒当歌,学高适把臂同游,意气风发。羁旅长安期间,杜甫生活困顿,却仍然关注现实,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针砭时政,发出呐喊。安史之乱后,饱经忧患的杜甫避乱于成都,寓居在浣花溪草堂。正是这一段相对安定的岁月,使杜甫进入诗歌创作的另一种境界,那就是对自然美的讴歌和赞颂。在成都草堂创作的二百四十余首诗中,不乏《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村》、《为农》这样别致如画、清新喜人的篇章。我们从中既能看见“圆荷浮小叶,细麦轻落花”的风景,又可体味“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情趣。但杜甫的忧患意识并未因此而有所消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流传后世的名篇也作于此时期,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直感动着我们。

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翻越了崇山峻岭终于从荒凉贫瘠的陇右,第一次踏上成都的土地。在经历了寒冷肃杀的北方天气以后,忽然,杜甫眼前一亮,面前出现大片大片快意挥洒着绿色的农田,扑面而来的还有绿意仍存的竹树、苔藓、浮萍……一切都令人精神振奋,区别于之前饥寒交迫的日子,这蜀中特有的安定,显得格外珍贵。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杜甫的“天堂”,他即将结束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一段相对安稳的岁月将就此拉开帷幕。

初到成都,杜甫一家没有安身之所,先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所古寺中。在度过一冬以后,第二年的春天,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成都府尹裴冕在浣花溪畔选择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让杜甫营建住所。浣花溪流经成都西郊,迂回曲折,波光滟潋,加之这一带地处偏僻,人烟稀少,风景如画,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杜甫一家居住的绝佳之所。

杜甫将草堂的选址定在一株存活了两百多年的大楠树下,他赋诗称:

依江南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草堂筑在他亲手开辟的荒地上。虽然有了土地,可是,他却没有修建草堂的银两。正当杜甫为此事发愁时,他的表弟王十五司马出城造访,特地赠银两给杜甫。在诗中,杜甫记下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与此同时,杜甫还写诗向周围的友人寻求帮助,有求取桃树的“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求取瓷碗的“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求取果苗的“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暮春时节,杜甫的草堂终于落成。要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仅仅凭借亲友的资助远远不够,杜甫还在庭院内挖掘池塘、水井、安装引水用的连筒,搭起藤架,开辟药圃,种植花木、草药,开辟花径,苦心经营了两年,使草堂粗具规模,成为自己喜爱的安居之地:草堂的环境是静谧秀美的,以至于杜甫在短暂离开成都以后,再度回归时,惊喜地说: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葫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御史中丞严武是杜甫早年的至交,也是政治上志同道合的盟友,杜甫到成都的第三年,严武任成都府尹。严武从诸多方面给予杜甫照拂,成为他在成都得以稳定生活的屏障。四年之后,严武的猝然去世,让杜甫的生活顿时失去依靠,他被迫携家眷离开成都这个令他甚感喜乐的地方,东下荆楚。

杜甫草堂的建筑风格结构简单,朴实无华,典雅朴素,既没有宫殿的辉煌壮丽,也没有一般寺庙的恢弘轩昂,然而杜甫在这里写下无数的名作佳句,流芳后世,因此使得杜甫草堂声名远播。在乱世的烽烟中,草堂给予难得的温暖,草堂也因诗人而扬名,成为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杜甫草堂有三道门,分别是正门、南门和北门。南门原归草堂寺,北门直通梅园,这两个地方都是1949年以后才划归杜甫草堂统一管理的,因此,只有正门才是杜甫草堂真正的大门。草堂因循明朝中轴线的多重院落式布局,正门为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匾额上所书“草堂”二字,取自清朝康熙帝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在公元1734年游历杜甫草堂时所书的“少陵草堂”石碑。这里面临浣花溪,溪岸种了许多大树,树影倒映在河水荫绿的涟漪中,更添幽意。浣花溪沿岸的秀丽风景,在杜甫的成都诗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浣花溪绕过杜甫草堂,自西向东,缓缓流过,在碧水的映照下,一重粉壁青瓦,气势庄严的照壁矗立门前,形成了一道屏障,完全遮掩了门内的景物。

一堵照壁依着山寺、祠庙的形制所建,将草堂与外界隔开,使得草堂景色不至于被一览无余。少了一分窥探,多了分神圣,少了一分浅显,多了一分深邃,增加了草堂的纵深感和诗意性。

在遍地清幽的绿树掩映下,一排排敞厅式房屋建筑静静地露出身影,这里就是大廨 ,也是草堂的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是古代官员们处理公事的地方。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抱负宏伟,却仕途坎坷,功名不成。终其一生,杜甫都没有一份像样的官职,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间所谓“大廨”相配。因此,草堂大廨并非杜甫的官厅,实是清嘉庆十六年在重修杜甫草堂的过程中后人为表达对这位“穷年忧黎元”诗圣的景仰追赠的。大廨的建筑别具一格,整栋房屋只有东西面的山墙为实体,前后面均没有墙,采取完全敞开的亮柱式,显得明亮宽敞。既可观前庭流水,又可观后院苗树。两面山墙各开一扇月洞门,与回廊相通,园门洞开,廊柱林立,幽邃雅致,自成一片天地。

大廨内有钱绍武雕塑的一尊杜甫铜像悲怅地伫立在中央。该铜像内涵凝重,极富震撼力,概括出杜甫郁郁不得志却心系黎元的一生。杜甫身体羸弱饱经忧患的眼睛望着远处手中还握着一卷诗书,心中似乎正有着波澜起伏的情绪需要宣泄,他那满腔的悲愤通过诗句流传下来,成为为社稷民生呼吁的千古之作。

穿过大廨一道回廊巧妙的蜿曲环绕,将大廨和一座肃穆的建筑链接在一起,庭院内外竹树掩映,时有鲜花点缀期间,别有天地,令人流连忘返。沿着草堂中轴线前行数十步,就到达这座青瓦砖柱的建筑也是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的主厅—诗史堂。

诗史堂中的建筑格局方正严谨,占地近200平方米,在整个草堂建筑中占地面积最大。从外观上看过去,诗史堂的建筑式样与大廨相仿,也采取了过厅式布局,但有一处明显不同的区别在于,除了进出口以外的其余部分,均用青砖砌成半桩台,其上安装了用以封闭的装饰性花窗,使得整座诗史堂显得古朴中不失庄肃,凝重里不失雅致。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则被称做“诗史”。“诗史”二字的含义,源自唐人孟棨所著的《本事诗》: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荐至隐,殆无遗事。由于杜甫的诗歌蕴含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唐朝历经安史之乱而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是一部用诗歌语言为载体描绘出来的恢弘磅礴的历史画卷,素来就有“以史证诗,以诗补史”的说法。从古到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草堂祭拜杜甫、凭吊追思,都云集于此处。至今,诗史堂内仍陈设着两张圆桌,古色古香,颇能想见几分当年人们吟诗唱和时的盛景。

与大廨里的杜甫塑像相对应,诗史堂中也同样放置着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的一尊杜甫铜像。铜像为头戴儒巾的杜甫胸像,不同于大廨塑像的忧愤表情,杜甫显得十分沉静而目光深邃,然而在平静下面不难感受到诗人那颗赤子之心的搏动。如果说大廨里的杜甫在为天下苍生而忧虑,那么,诗史堂中的塑像则更接近于蜀中寓居时的杜甫,我们从他内敛的神情中仍然读出了忧思。

穿过诗史堂之后,就是草堂的第四重建筑——柴门,描绘的“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的意境所在。柴门高不过三四米,占地不过二千多平方米,也是草堂几重主体建筑中最小的。

门前一道碧水汩汩流过,小小石桥横跨溪上,饶有情趣。水边种植大丛的慈竹,挺拔修长,颇有几分杜甫当年“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情景。柴门原本是杜甫为草堂建筑所营造的一重院门,用几道篱笆扎成,简朴低矮。

不过,今日的柴门经历了十几代后人的修葺与整饬,已非杜甫当日简朴的柴门,不再是一道具象之门,而已经成为后人怀念杜甫的方式,门中不但有杜甫一贯秉持的清流品质,还有他安贫乐道的操守气节。

透过柴门,即可以远远望见规模不凡的工部祠,位于两三百米长的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与之前的院落排列整齐划一,这里是草堂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重。在杜甫的仕途生涯里,曾经做过的最高官职即检校工部员外郎,实际上就是严武的幕僚,后世尊称杜甫为杜工部,工部祠就是后世为纪念杜甫而修建的祠宇。如果将整座草堂看成一个有生命的人,工部祠就是他的灵魂,沉稳地矗立在中心腹地。

现在的工部祠只是一座朴实的平房,坐北朝南,青瓦突檐,毫不起眼,方格木窗,质朴无化,远离了浮华的荣耀,更多的靠近民间百姓的生活,与杜甫贴近现实的简朴诗风如出一辙。毕竟,杜甫才是草堂的主人,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培修这么一所简洁的工部祠,才正合了他以道德文章传世的身份,杜甫的祭祀之所居于此,才不致有污诗人“穷年忧黎元”的清白心境。

工部祠内,杜甫的神龛设在正中,两侧分别设有宋代诗人黄庭坚和陆游的神龛配祀。配祀的风俗由来已久,按照惯例,在祭祀某位名人的时候,往往要在其旁边设置几位同样声名显赫的人,他们与他有某种联系,在接受后世顶礼膜拜的时候,一同享受香火供奉。

陆游与黄庭坚配祀杜甫工部祠,都发生在清代,有两个重要的原因。陆游曾经调任四川夔州担任通判,之后,又入蜀出任参议官,抗击金的入侵,“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陆游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几乎都在蜀中度过,他与四川有着解不开的缘分;黄庭坚因仕途受挫被贬至四川,曾在戎州、涪州等地游历和为官,这样也就造就了他与杜甫,与四川纠结一生的流寓情结。

杜甫草堂中所纪念的诗人都已不再,唯独他们留下的千古名句和风骨操守,却依旧是草堂整体建筑的灵魂,还在代代传承。

猜你喜欢

工部诗史柴门
元丰改制前后工部研究
腊梅花
人勤柴门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柴门的温度
柴门的温度
五彩湾工部龙
杜诗“诗史”说检讨
古代机构改革为什么难进行
试论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