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句婉约寻清梦:读乔星明的《梦里花开》
2015-05-26曹克斌
内容摘要:对乡村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对苦难人生的悲悯之心,对人生的感受,对故土的眷恋,都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作者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写得力透纸背,通过对一个物,一件事的描写,从中找到人生的感悟,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作品体现出作者对故土,对故乡的人的真挚情感。
关键词:悲悯情怀 情感真挚 女性 故乡题材 旅游写景 人生感悟
深怀一颗悲悯之心,对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心生关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感世伤怀的愁绪,语言清新婉约,仿佛在深夜独自呢喃念叨,又似在深情诉说,细腻的情感流溢于字里行间,这就是女作家乔星明新作《梦里花开》所展现给读者的一种新鲜感受。而她的《梦里花开》中的小说则将生存的艰难,教育的困惑,以及乡村人物的憨厚朴实,同时穿插于幽默诙谐的故事,又让人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不得不一读再读。
阅读《梦里花开》我是在数个寂静的夜晚,夜深人静时细细读完的,捧读那一本《梦里花开》,犹如一缕清梦,将我牵进了作家的心灵世界,作家那种对乡村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对苦难人生的悲悯,对人生的感受,对故土的眷恋,都在她的散文作品中表现得一览无余,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犹如一杯香茗,在寂静的暗夜带给了我绵长的回味。
《梦里花开》收录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三类:故乡题材、旅游写景和人生感悟。乔星明出生于大宁河畔,也许是她受到了大宁河的滋养,对大宁河怀着深厚的情感,且对那一带的风情感受颇深,对那里的人和事,那里的情和爱,那里的景和物都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大宁河风情》的回肠荡气,才有了《大宁河风情》所营造的幽远的意境,让人沉醉其间。故乡是作家心中永远的情结,她随父母迁徙来到竹溪十八里长峡,并在这里长大。如果说大宁河水滋养了她的诞生,那么十八里长峡则哺育了她的成长,她的成长与水有关,是水赋予了她的灵性,赋予了他的清丽。无论是大宁河的水,还是十八里长峡里的水都是带着灵性的,赋予了她更多的文学灵气,因此她的文章总是带着如梦似幻的感觉,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那种文字的空灵,梦幻的意境。受故乡一方水土的滋养,作者产生了怀旧思想,当从故乡那片土地上走出来之后,故乡对她已是根深蒂固,无论走得多远,心灵依然牵系着故乡,于是故乡在她的文中总是频频出现。《故乡的树》、《故乡三题》、《乡戏》、《小镇风景》、《秋天的旋律》、《游戏的童年》、《故乡的土地》等篇章,无不表达出她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故土的热爱。乔星明的情感是真挚的,因此在她的作品中也体现出她真挚的情感,对故土,对故乡的人,情感都有那样的真挚。
《大宁河风情》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同时也是她散文作品中的代表作,这篇作品十分完美,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作家虚构出一个六岁孩童,用一个六岁孩童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打量着大宁河畔和舅舅一起发生的人性、人情、爱情、友情、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故事,像是写实,却又不完全是写实。用童稚的眼光来反映这个现实世界,从一船工生活反映出大宁河畔那恢宏的史诗。文中不时穿插民歌,更增添了作品的厚度,向读者娓娓讲述了一段故事,一个人物、一段爱情,是散文,却更像小说,给人一种沈从文笔下《边城》意境的再现。作者时常又用景物描写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隆冬时节,他从不畏惧,从不退缩,裸露着铁骨般黑褐的臂膀,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迎向所有的风霜雨雪,他的风骨,他的坚强,他的气质,给了所有怯弱者以意志和力量。”“曾经有一段日子,我在外面的世界遭受了莫名的伤害,我的心陷入了无边的苦闷和伤感,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供我逃逸。我想起了那两棵大树,那父亲母亲般的胸怀,可以接纳我这样的心么。”“就这么永远保持着站立的姿态,不畏惧,不退缩,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迎向所有的风雨,迎向属于彼此的幸福。那一刻,我所有的哀伤,所有的眼泪都随风远去了,我终于明白,我生长的姿势也该如此啊!”(《故乡的树》)
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或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打击和伤害,心情变得灰暗,而作家却将自己所遭遇的伤害苦痛,心灵的苦闷与伤感和树联系了起来,和树相比,给自己以坚强的力量。在《故乡的树》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也融入在树的情感中,抒发自己的心境。
“于是,我伸出手去,抚摸那些纤细的枝叶,我分明感觉到那一阵颤抖的回应,谁说我的柳树不懂得情感呢!在那一刻,在我的手与那纤细的枝条紧紧相握的那一刻,我的忧伤已逝,我的烦恼已随风远去。我蓦然明白,我生长的姿态,当是这任凭风吹雨打,千摧百折仍然而立的窗前柳。有佳树惠我,心中常生感激之情,虽食粗茶淡饭,虽整日奔波劳累,可我仍觉在幸福之中。有朋自远方来,禁不住要说起这柳。”(《窗前柳》)。作为女性作家,乔星明观察是细腻的,联想也是丰富的,身边的一事一物,一个小小的东西,她都看得十分真切,看到生命,联想得也相当丰富,从一个很小的事物中能够联想到人生,联想到自己,这就是作者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因此,在乔星明写景状物一类作品中都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她喜爱游览祖国的风景名胜,每到一处,不像一般的游客走马观花,她则能从那短暂的游览中发现东西,找到感悟,继而倾注于笔端。像《梦里水乡》、《官渡印象》、《九寨纪行》、《当阳,一个美丽的地方》、《武当秋色》、《穿越河西走廊》等都是她细腻观察的结晶。
写人物则是她这部新作中的又一特色。在《常青》一文中,由于单位烧开水的师傅生病,一个年仅十四岁来自农村的男孩接替伯伯的烧水工作。她描写这个农村孩子年龄虽小,但聪明能干,勤劳朴实,不仅将工作干得漂漂亮亮,还爱好读书。作者极富善心和爱心,当看到常青“看见我办公桌上有几本文学方面的书籍,眼睛陡然一亮,恋恋的目光停留在书上,好久没有离开”。作者的怜悯之心陡然而生,毫不怜惜地将书送给常青去看,作者的心同时也感到一阵轻松。但当看到常青抱着书出门时的身影时,作者又感到叹息:“望着那单薄瘦弱的身影,心中酸酸的,十四岁,本该是读书的好时光啊!”作者善良而又极富同情的心灵,在看到农村少年和城市少年的命运差距之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撞击,这既是一个作家的责任,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命运差距的忧思。就在伯伯的病好之后,常青来向作者道别,让作者虽感到不舍,但又无奈,直至眼看着这个十四的少年要走进那险情无处不在的煤窑挖煤。常青走了,作者“心里怅怅的,总觉得好重”。第二年了,当听说常青所在的那口井塌方,运回好多死者伤者,作者“对常青的惦念又多了一份担心,不知道他是否安然无恙”。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教育管理工作者,一个母亲,她的悲悯情怀是多么的可敬。在这里作者完全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在写作,而是带着更多的责任感,对这个世界差距太大感到不满,可又无能为力,农村孩子由于其出身便决定了他们要过早担负起沉重的担子,过早地去品味那些大人才能担承的生活,他们的命运是何等的可怜啊!“与城里的孩子相比,矮半个头。”作者这里写的哪是常青一个人,而是写的千千万万个像常青一样生活在农村,过早品尝人生艰辛的农村孩子。
《梦里花开》中写人物的还有许多篇章,像《我家有男初长成》,则是通过写自己的孩子与像常青一样的农村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对待处于艰苦环境中的孩子心生悲悯,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此外,还有《写给先生》、《张玉真给我的思考》、《老师,你幸福吗?》等,都表达出了她这样的情怀。
作者对人生感悟深刻,对苦难了解得很深,所以她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也写得力透纸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仿佛与作者一起去体验了一次人生。她通过对一个物,一件事的描写,从中找到了人生的感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于是所有的万事万物,在乔星明的眼里便都变成是有生命的事物。《茶语》、《花间一壶酒》、《鸟儿拯救的爱情》、《摆地摊的夫妻》、《永远的温情》等都是这类文章。
乔星明不仅散文写得清丽优美,其小说也写得入木三分,像《日子》对贫苦市民苦难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狗日的网吧》对教育问题的困惑,《情感漂流》中对情感世界的描述,《来福》、《赵墩儿》、《大麦》中对乡村人物憨厚朴实描写得淋漓尽致,都不亏是一篇篇精彩的小说。这就是乔星明新作《梦里花开》给我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曹克斌,笔名冰客,现供职于十堰日报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现代新诗研究。作品散见于《十月》《诗刊》《时代文学》《长江文艺》《诗选刊》《散文选刊》《安徽文学》《草原》《文学界》《文艺新观察》《写作》《新文学评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今日文坛》等报刊,短篇小说《塬上》获中国小说学会全国短篇小说奖,诗集《河西村》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有作品曾获2014年度首届《长江丛刊》年度文学奖诗歌奖、《娘子关》2014年度优秀作品奖等。著有诗集《河西村》《乌鸦》等多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