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坛扫描

2015-05-26

文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公安散文文学

新闻一束

●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揭晓

备受关注的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经过严格规范的申报(推荐)、初评、复审、终审程序,于日前尘埃落定。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大奖空缺,客观呈现了过去一年华语散文波澜不惊的平稳常态及该奖宁缺勿滥的严谨精神。获得本届提名奖的散文著作有邵燕祥《一个戴灰帽子的人》、阿来《瞻对》和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贾平凹《<老生>后记》、王彬彬《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舒婷《灯光转暗,你在何方?》等11位作家作品获单篇散文奖殊荣。在场主义散文奖自设立以来,一直坚守自己的审美本位和价值尺度,以鲜明的在场写作主张,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当代散文的转型。使自“五四”白话散文以来,延续百年的以抒情叙事为主的小(小品文)、美(美文)散文,正转向大品、审智散文,由关注内心转向关注社会,由归稳逃避式的风花雪月,田园牧歌,转向介入现实,承担苦难。这种审美自觉,在在场主义散文奖评选中,一届比一届更加明显。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盛典,将在东坡故里,散文故乡四川眉山举行。

●2014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好作品发布

日前,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劳动报社、上海网络作家协会联合主办,17K小说、小说阅读、云文学、创世中文、华语文学、红袖添香、纵横中文、晋江文学网、起点中文、腾讯文学云起书院、榕树下、熊猫看书、潇湘书院等13家网站协办的2014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好作品经过评选,共评出优秀奖10部:《宦妃天下》《首席星探》《住在手机里的小莉泽》《魔天记》《长白山下好种田》《失业33天》《余罪》《永夜君王》《君子VS佳人四部曲》《牧九歌》;佳作奖11部:《回到过去变成猫》《锦衣之下》《青雀歌》《三国之兵临天下》《医手遮香》《继续当个柴火妞》《完美世界》《灵鼎》《终极教师》《小城24小时》《传奇》;入围奖19部:《凰权》《保定府的那些事》《抗战侦察兵》《美人为馅》《人生赢家进化论》《夜天子》《步步惊婚》《竹马钢琴师》《天书奇谭》《樱花恋人交响曲》《王的刺客》《特种兵在都市》《雪中悍刀行》《古墓迷津》《灭世》《玄魔至尊》《机甲天王》《重生之美食帝国》《斩龙》。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较2013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增长8.0个百分点,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差异明显。城镇成年居民、男性成年居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分别高于对应群体;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呈阶梯递增趋势,18至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群体拉开较大距离。调查显示,有34.4%的成人在2014年进行过微信阅读,从阅读时长来看,成人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调查显示,超四成的成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人希望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0%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8.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公安文学评论家张友文出版系列专著

继《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之后,湖北警官学院教师张友文近期再推出新作《回望公安文学》,这是他出版的第4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这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不仅以独到的视角审视名家力作,而且积极为公安文学话语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据介绍,《回望公安文学》系全国公安文化发展基金项目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它以当下、大型、纯文学期刊上的公安(题材)文学作品作为重点解读对象,既有单篇点评,也有综合言说,分“细读详解”“诗意浪漫”“梳理回望”“理论探索”“剧本审视”“文坛撷英”等7个部分,在梳理回望之中,直陈公安文学作品的利弊得失,不偏不倚、切中肯綮。关注公安文学近二十年的公安文学评论家张友文在全国创下了多个第一:出版了全国首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在全国地方公安院校首次开设了“公安文学”选修课、创办了全国首家“公安文学网”,还曾受邀到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及公安实战部门讲授“公安文学”,深受学界和警界的欢迎。

作家声音

●毕飞宇称文学的最大好处是让我们活得更好

毕飞宇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看来,文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非常现实地帮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文学是可以看到人内心的温暖,文学也是可以看到人内心的黑暗。可是文学和宗教采取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就是文学对待人类负面的东西,不是戒,是宽容,文学是宽容,文学面对人的方式是宽容。就这一点,文学就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借鉴对象,那就是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尤其是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人。你如果和文学亲近的话,你在面对人的时候,你会有更大的宽容。这个宽容是有文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文学的性质是自由和宽容。我坚信任何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人可以回避自由和宽容。宽容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幸福,用自由和宽容对待别人,也可以让别人更幸福,因此构建起来的人际就是更好的人际。换句话说,那就是文学的人际。文学的人际让我们快乐,我们幸福,仅此而已。在谈到长篇创作时,毕飞宇说:我觉得创作长篇小说对一个作家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完成那样一个超出日常的巨大逻辑体系,而这个逻辑体系和你的日常生活、琐碎生活紧密相连,你如何把你内心乱七八糟的感受统一起来,把琐碎的日常生活统一起来,一点一点地纳入到一个长篇的体系里,这对作家的考验是巨大的。

●阿来认为要警惕对“边城”风情化描写

围绕阿来作品展开研讨的“喻家山文学论坛”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武汉本地作家、评论家,聚焦阿来在“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写作经验”以及他作品体现出的“边地秘闻与文学想象”特征进行讨论。阿来说,有很多小资式赞美藏民生活的作品,对青藏高原存在的非现代文明进行全面歌颂,例如不用电、沉浸在宗教生活中等。他认为,当我们对一些“边城”那样的地带,有意加重风情化的描写时,这样的写作是应当警惕的,它会冲淡、削减、甚至离开文学最本质的关注点。阿来说,事实上现代性是不可阻挡的,但他的书写总是在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代价提出疑问。阿来称,对青藏高原的风情化书写,可追溯到元代,罗马主教派出的传教士书写青藏高原,死去亲人的家庭不会悲伤,反而请亲朋把死者吃掉,一同狂欢。另一位欧洲人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说,他在旅行时,当地居民好吃好喝招待,把自己未出嫁的女儿送给客人。一个妖魔化书写,一个浪漫化书写,两个都是极端的外部风情化描写。今天许多作品出于开发旅游和其他商业意图,与市场合谋,也在进行风情化写作,这片高原很容易按外在的需要“构造”。这种风情化书写或改写,带来一种悲催的命运,阿来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对此有直接体验。阿来表示,相比许多评论者提及他写作的民族性,他更相信人性。对个体命运的书写,自然会把写作者自身所在地域、文化、教育、民族的影响带入,无需专门去寻找民族性。

●刘慈欣称自己的写作是想象力先行

被誉为“一手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世界高度”的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日前在讲座上说:“最近刚刚忍痛放弃了一本构思了三年的作品。”他说,这篇长篇小说将近完成时,突然发现对小说没有信心了,于是选择放弃。“这对于作家而言是最痛苦的,但只有经历这样的痛苦,才能创作出更好的小说。”刘慈欣说,自己写作的思维方式是“想象力”先行,先构思出科幻画面,再诉诸笔头。“如果我能直接将想象力呈现出画面,我也会选择这样做,但就我的能力而言,现在只能诉诸文字。”他还说,近几年随着国际科幻电影大片的兴起,国内科幻读者也呈现上升趋势。“这样看来,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都能促进科幻文学的发展。”刘慈欣坦言,科幻小说对于科普而言,只能够作为科学的“引子”,目标是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入现代科学展现的世界观。“但科幻小说是有很多科学漏洞的,如果科学家要在科幻文学中挑漏洞,那真是来对地方了。”在他看来,真正的科普还得靠科学家、科学传播著作,但目前国内缺少科学传播大师,希望科幻文学能够提供帮助。

●肖复兴称文学能给不如意的人生以补偿

当年以《早恋》等“青春三部曲”轰动文坛的作家肖复兴,前不久来到武汉市图书馆“名家论坛”给读者讲座,谈读书与人生,解答当下人们心头的疑惑——“文学艺术到底有什么用”。30年来,《早恋》一版再版,创下长销奇迹,肖复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表明不管社会面貌的变化看起来多么翻天覆地,人们面对的生活困境、情感烦恼都是有相通的一面。“人们追求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没有错,通道也很多,我只是想说,文学也是通道之一。文学带不来实利,多数时候也无法改变人生道路,但至少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补偿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完美。”肖复兴说。

作品信息

●周大新长篇新作《曲终人在》在京首发

周大新长篇新作《曲终人在》日前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曲终人在》从清河省原省长欧阳万彤的死开始写起,通过26个采访对象的回忆,讲述这位省长的日常生活。周大新说,“一个人与他所处的世界是相互影响的。官员的精神素质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和百姓的追求;官员又来自民间,民间的精神取向其实也会影响到官员的追求。因此,这些普通人的想法值得关注。”小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假若有一天把管理社会的权力交给你,你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官员?小说在结构、叙事上都做出了新的尝试。一个讣告、27篇采访记录、一份保险柜物品清单和一篇遗体告别仪式的报道构成整部作品。其中,采访记录是小说的主体,26个人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在这种结构形式下,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被打破,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感觉,作者把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融入其中,给人强烈的思想震撼。

●余秋雨出版长篇小说《空岛》

余秋雨长篇小说《空岛》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入《空岛》和《信客》两部作品。《空岛》,借用余秋雨先生在题记中写到的话说:“我用历史纪实的笔调,写了一部悬疑推理小说。”看似两种相聚甚远的表达,却向我们呈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故事起源于和珅对财富的追逐,他想把中国最大的海盗——王直的宝藏收入囊中。多番寻访之后,黑衣人何求,朝着目标之一,扬州赵府的藏书楼——海 叶阁出发了。自此,秀才岑乙、黑衣人何求、赵府主人之女赵南、赵南的侍女小丝、藏书楼的诸位长老和扬州城里的老老少少,毫不相干的人们命运彼此牵连,连同 海叶阁、梓园、辅仁书院这些传统文化的象征之地一起,卷入小石激起的千层巨浪之中,经受着种种考验。黑衣人究竟在寻找什么?岑乙如何被卷入其中?小丝与赵南有着怎样的联系?赵南的身上蕴藏了怎样的神秘?而空岛,究竟在何处?余秋雨先生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向人们讲述着从古至今的文化定律,大善大美,小丝小缕,相互维系,彼此相依。若硬生生的斩断牵绊,便只能从辉煌到没落、由追捧转为沉寂,留给人们的,只有凭吊和怀念。最终、岑乙和小丝在陆地的尽头相遇,他们找到了王直题诗的“武运岛”,武运,亦是五蕴,五蕴皆空,即为空岛。在海陆之界,他们找到了自己,也终于决定置身于“世”外。搁置自己,也搁置了争议,也许这才是与这个世界最好的融合。空岛皆空,却蕴含了如此美丽的生命哲学。《信客》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空岛》的延续。小丝小缕维系的至善至美融入人间,转化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信任。然而这本该强大到无可质疑的信任,却被一条缎带、一个小圆圈冲撞得零零散散。他们冲击着亲情伦理,冲击着农村和城市,老信客的一生从此改变。无法辩白,也无从证明。信客之路,是我们无法改道之路,在这条险峻的路上,我们只能走下去。

●《顾城海外遗集》海内外首发

经近十年整理,《顾城海外遗集》日前将陆续由金城出版社出版。遗集含顾城的小说、诗歌、散文、哲思、访谈与对话、演讲答问等6个主题共计9册图书,经顾城姐姐顾乡做了详细、严谨的注解,配有几百幅顾城绘画作品。2015年3月,小说卷《英儿及其他》已经在各大书城及电商网店开售。顾城海外创作结集是海内外收集作品最齐备、最完整的顾城作品集,充分还原了顾城海外6年的生活面貌、写作处境、思想状态和艺术风貌,第一次全面呈现了顾城对东方哲学、艺术,对生命、人生的深透体悟。

●陆梅《格子的时光书》获德国白乌鸦奖

近日,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颁发出2014年“White Ravens”奖,《格子的时光书》被选定为2014年最优秀的儿童读物之一。白乌鸦奖(White Ravens)由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颁发,每年从50多个国家、30多种语言中选出200本儿童文学作品,因该奖项已经获得国际上的认可,突出了当代儿童与青少年文学的发展趋势。据悉,此次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中将会对白乌鸦奖图书做重点推荐展出。《格子的时光书》为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作家陆梅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家庭、战争与成长的小说,小说通过深情回望远去的童年时光,将笔触聚焦于十二岁女孩格子五年级暑假,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往昔岁月少女成长的美丽与哀愁。作家陆梅以写作少女小说和散文为主。写过散文集《寂寞芬芳》《寻觅隐约的光亮》等,小说集《我的忧伤你不懂》《天堂来信》《一个人的童年》等,长篇小说《生如夏花》《当着落叶纷飞》等。

海外文坛

韩国导演朴赞郁的新作《小姐》日前为韩国知名电影杂志《CINE21》拍摄封面写真。虽然影片尚未开拍,但通过这组照片也可一窥影片真容。《小姐》根据英国同性恋女作家莎拉·沃特斯的第三部作品《指匠情挑》改编拍摄,朴赞郁导演将故事背景转移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被日本占领后各种文化交汇涌入的朝鲜。此次写真拍摄过程中的演员服饰和拍摄地都由朴赞郁导演亲自确认。演员们华丽的服饰造型展现出了当时朝鲜贵族们的日常面貌,而很少对外公开的旧首尔火车站则还原出了当年的时代气息。影片以继承了巨额财产的贵族小姐和觊觎她财产的伯爵,以及受雇伯爵给“小姐”做女仆的少女为主人公。对于在这个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女同性恋”情节,朴赞郁导演表示,“选择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因为我恰好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故事,而恰好这个故事含有一些敏感的元素,而我在执导的时候是不会去刻意回避或者去改变这些部分的”。该片是朴赞郁继《斯托克》之后执导的首部新片,也是继2009年《蝙蝠》之后时隔六年重返韩国影坛的作品。该片将于6月在日本开机。

●英国女作家称买她的书不满意可以退款

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日前首度以作家身份携新书《日出酒店》来到北京,与书评人止庵、史航,以及中国读者交流。小说《岛》是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此之前她的身份是专栏记者,曾在《星期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等开设专栏。2006年《岛》出版后,力压《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等,荣登英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她本人也获得了2007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新人作家奖。《岛》在中国畅销110万册,希斯洛普称这让她感到很惊喜,“一部书出来之后有它自己的命运,我想这是上帝带给我的运气。”不过,她认为一部书并不因为畅销就是好书,“如果说一本书卖出500万册,我想这不是我购买这本书的理由,我偶尔也会购买畅销书,但买完之后会对自己感到非常生气,怎么也受到这些数字的影响。”她透露,在英国如果读者对她的书不满意可以到书店把钱退掉,“我不知道在中国可不可以这样。”

●美国地方“小报”获普利策新闻大奖

受国际新闻界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2015年获奖名单,于当地时间20日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纽约时报》因同时领回调查性报道奖、国际报道奖和专题摄影奖3项大奖,成为本次普利策新闻奖的最大赢家。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信使邮报》的系列报道《至死不分离》获得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大奖。根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本年度普利策奖的评选标准是奖励那些在报道区域受灾和国际突发事件中表现出色的媒体机构和个人。往年一般由“知名大报”获得的公共服务新闻奖,今年被南卡罗来纳州日发行量仅8.4万份的《信使邮报》捧走。该报发表的系列报道《至死不分离》揭示了南卡罗来纳州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以及她们为改变生存状况所做的努力。普利策奖委员会称,这是近五年来第一次由地方“小报”获得如此 重要的奖项,《信使邮报》对南卡罗来纳州女性死亡率为何全美最高的系列调查报道非常引人入胜。

●加拿大诗人蒂姆·利尔本称诗歌可以消解忧虑

近日,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之邀,加拿大诗人蒂姆·利尔本来到北师大,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本体论的孤独与隐喻的慰藉”的讲座。蒂姆·利尔本从当前颇为流行的“心理疗法”谈起,他说,如今,数以百万计的北美人寻求心理治疗以释放压力。事实上,在压力形成之前,人的内心一直有一层更为玄秘的困顿和挫折感,这根源于某种“被剥夺感”,这种被剥夺感可被称为“本体孤独”。蒂姆·利尔本相信,诗歌是疗愈“本体孤独”的途径之一。诗歌的疗愈作用首先来自于诗歌的隐喻,隐喻可以给人带来冥想,而冥想可以进一步帮助人们解决自己的忧虑,“诗中所运用的隐喻可以形成一种综合的力量,它将可能和不可能的、真实存在和虚幻出来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他还特别谈到了抒情诗带给读者的安慰,“读抒情诗的时候我们心灵可以产生一种凝视,它可以让人进入一种凝滞的境界”。还有一种诗歌,它的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了荒蛮的美,这种荒蛮能给人带来一种自由,使人的内心感受到一份轻盈。曾经翻译过蒂姆·利尔本诗歌作品的西川认为,蒂姆·利尔本的诗歌十分“凶狠”。在诗歌以外,蒂姆·利尔本对哲学理念、哲学史等都有很深刻的思考。张清华从蒂姆·利尔本的诗歌中感受到了“荒蛮、坚硬、驳杂、丰富”,认为其诗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猜你喜欢

公安散文文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们需要文学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公安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