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唱与指挥本体与发展脉络简释高校培养合唱指挥人才的三种形式及问题
2015-05-26陈新宇
摘要: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本体及课堂学习维度、内容侧重有合唱、指挥、合唱的指挥、指挥的合唱及合唱与指挥并重。回顾合唱指挥发展脉络,理清合唱与指挥所包含的内容,分析高等音乐教育合唱指挥课程(专业音乐学院的合唱指挥课程、综合类大学和高师音乐教育的合唱指挥课程)人才培养的方式,对于我们更加清晰的思考合唱与指挥的表演、课程、教育培养模式等事项会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等教育 合唱与指挥 三种形式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高等音乐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自初具规模的高等音乐教育形成以来,就确立了为专业的音乐团体、中高等院校及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教育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合唱与指挥课程承载着高等音乐教育的极为重要的表演任务、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我们不用思索就能想到的是:专业的合唱演出、国内外重要的合唱节与各类的专业的合唱赛事、中小学的校园合唱活动、基础教育领域校际间的合唱比赛、为纪念(或庆祝)某个节日的社会性合唱比赛活动等等,这些合唱活动的指挥和排练大都出自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培养。由此可见,高师的音乐教育的合唱课程所起到的表演功能、教育功能与社会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也是高等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强调实践性作用的显现。既然高等院校合唱课程如此重合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更加强调合唱与指挥的实践性,作为高等院校合唱与指挥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我们,就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和敏锐性。鉴于此,本文做如下两个问题的探讨,其一,从合唱、指挥词语的本体出发,通过对合唱与指挥二者关系的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在合唱与指挥两个重点词汇的实践上存在的偏颇之处,合唱指挥课在课堂实践上实际上是指挥的合唱课而不是合唱与指挥课,这一问题在高等音乐教育的高师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课程中问题特别严重。其二,在理论上简要梳理高等合唱课程的发展脉络,在实践上反观合唱实践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并分析高等音乐教育合唱课程的三种人才培养形式:专业音乐学院教育中合唱与指挥人才培养;综合类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中的音乐学院或音乐系)合唱与指挥人才培养;高师音乐教育中合唱指挥人才培养形式。
一、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本体阐释与基本发展脉络
合唱起源于西方的康塔塔,传入我国后被译为合唱,而后又与我国的各种音乐形式、音乐题材相结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演唱形式(如与中国戏曲的结合)。从合唱的字面意思理解,合唱是众多人的合二为一的演唱,是与一人的演唱即独唱相对,因此,我们的理解是两人以上即为合唱,于是,合唱逐渐又产生了多种演唱形式。由于合唱的参与者从几人到几十、几百人不等,再加上对声音要求的整齐合一与不同声部间的合理配合及伴奏者(或乐队)的整体协作,这便促使了指挥的产生。指挥的产生是乐队、合唱发展的必然。在现代器乐与声乐的奏唱表演领域中,指挥是演奏演唱等专业音乐团体的艺术领导者。当下常见的音乐指挥有交响乐指挥、歌剧指挥、舞剧指挥、合唱指挥、民乐指挥与军乐指挥等,作曲家的创作通过指挥的再创作,集中、统一、完善的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而使作品的演出成为公认的、权威性的解释。从音乐指挥的涵盖范畴理解,合唱指挥的所指的实际意思是合唱的指挥,重点落在指挥一词上。合唱指挥的字面意义分析实际应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如上所指——合唱的指挥,强调指挥的作用;第二层含义是合唱与指挥,二者并重,既强调了合唱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指挥的必要性。这两层含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其意义已经有所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侧重。我们在进行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取舍或侧重,根据我们现行的音乐教育目标进行合理的配置,或侧重于合唱的培训,或侧重于指挥的培养,或二者达到基本的平衡,通过不同的培训手段,以期达到合唱课程的最大功效。
我国西式合唱肇始于自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合唱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唱出人民向强权斗争,对战争怀有必胜的信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合唱音乐取得了阶段性的蓬勃发展,民族题材及古曲题材的合唱作品的探索,也出现了加入表演的大型合唱歌曲,合唱创作的题材和体裁较之以前丰富多样;“文化大革命”时期合唱艺术受到严重的影响,“语录歌”和“样板戏”覆盖了合唱艺术,合唱表现出及其有限的艺术价值。总的来说,我国“新时期”之前的合唱始终是贯穿以战争、爱国、歌颂性质的主题而发展的,讲究人数多、气势大、声音洪亮、情绪慷慨激昂的审美意识为主体,其发展形式较为单一化。相比较而言,我国新时期的合唱艺术的发展则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题材和体裁的创作上不再受政治的束缚,更注重抒发歌唱者、创作者个人内心的感受。合唱与指挥正式成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等音乐教育的逐步发展而实现的。在当下,随着国内外合唱交流的日益增多,我们对合唱與指挥课程诸多方面思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合唱与指挥不论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项歌唱类别,都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有着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形式
我们高等教育合唱与指挥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专业音乐学院教育中合唱与指挥课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上,合唱者是院里各个系的学生,有声乐专业、器乐专业和理论研究专业,指挥者是合唱指挥系的老师或者指挥专业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基本不强调合唱队员指挥技能的训练,也基本不用合唱队员做指挥的实践,合唱者只需要按照指挥者对声音的要求进行发声技术训练,完成合唱作品即可。如此合唱与指挥课程形式,在专业的音乐院校较为普遍,这样的课程形式实质上是一种合唱排练,重合唱队员的演唱,而忽视了作为合唱队员的学生的指挥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形式纵然在课程名称上是合唱指挥课,而在本质上是合唱声音训练和合唱作品的排练课,如此轻合唱者指挥技能学习的合唱指挥课程,从职业的角度看在专业的音乐学院课程方式中也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其原因如下:合唱队员的来源是声乐专业、器乐专业和音乐学理论专业,声乐专业和器乐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从事舞台声乐和器乐表演工作为主,也有部分毕业生从事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工作。音乐学理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专门的音乐艺术科研机构(如省级的艺术研究院、市县级的音乐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等同类型的研究机构)培养音乐理论研究人才,兼为高等院校的音乐理论教育培养音乐教师。因此,从合唱队员专业表演的和择业的角度,专业音乐院校合唱课程实际上起到了增长学生音乐能力的作用。
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人才的培养的第二种形式是综合性大学中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的合唱课程。我国的综合性大学是在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产物,多学科性是综合性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我们目前对综合型大学设置艺术学院存在各种分歧,也不管综合型大学的艺术学院(有的是艺术系、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成立是教育产业化的后果亦或为了大学的演出等目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绝大多数综合类的大学不但成立了艺术学院,而且其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专业设置的全面性有的已经超过了专门的音乐学院,其专业课程设置也各具特色。综合性大学由于又有不同科系侧重,所以其培养目标以各自院系的特长专业为基础。在这种态势下,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在整体上就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效仿专业的音乐院校和艺术学院,基本上分为两大类,音乐表演类专业和音乐教育类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舞台表演人才,与专业的音乐学院培养目标基本相同。教育类专业为一般高等院校(如师范学院)和基础教育培养音乐教师,与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类似。具体到合唱与指挥课程来讲,不论是为舞台培养表演人才的音乐表演专业还是为各种级别的教育部门培养教育人才的音乐教育专业,综合类大学的音乐专业一般没有专门的合唱指挥系,其合唱课程的授课模式不能做到既提高专业又兼顾未来的择业,其存在问题与下文所要分析的高师合唱课程存在问题基本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人才培养的第三种方式是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脱胎于20世纪,自创办之初,就确定了其清晰的培养目标,其目标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包括幼儿音乐教育、初级中学音乐教育、高级中学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也为中等学校(主要是中等师范学校和中专学校)的音乐教育培养人才。高师音乐教育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担负着高师音樂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使命。对于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师来讲,他们也需要掌握合唱的声音训练技能、指挥的基本手势、指挥不同作品的具体技术、掌握一定数量的合唱作品等,而对于这一些未来工作和社会音乐活动中的需求,他们是缺乏预测的。因此,高师音乐教育的合唱与指挥课程需要有前瞻性,也就是说,合唱与指挥课程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而是在授课之前,对基础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活动需求进行基本的了解。但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在这一层面却相当薄弱。
中国合唱音乐是20世纪初“西乐东渐”的结果,在百年的实践发展中,经历了西方合唱音乐的“本土化”移植和“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人才课程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基本上是因袭了培养表演人才的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高等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课程从授课形式上分为三种,而实质上是两种培养形式,即以表演为主和以教育为主的合唱指挥课堂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李秀敏.中国新时期合唱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作者简介:
[1]陈新宇: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