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动词视角下“张三追累了李四”句法生成探究
2015-05-26王培于善志
王培 于善志
摘 要:对“张三追累了李四”的歧义解读,许多文献已经从核心特征渗透、认知语义学、语用调查等角度作出了探讨,但对其解读趋向仍存在争议。本文借鉴最简方案中的轻动词理论,对“张三追累了李四”的三种不同解读进行句法推导,认为三种解读所代表的不同深层结构都能通过移位合并生成此表层结构,都具有句法上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意合的语言,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要远比英语中多,因此解读的差异性更多的是诉诸于语境和语用因素。
关键词:歧义 轻动词 深层结构 移位合并
一、引言
关于“张三追累了李四”的语义解读,学界已做过大量研究,大多数文献都认为这句话虽然在逻辑上有四种释义的可能,但只有其中三种释义可能成立。即:
(1)张三追李四,李四累(有使成义)
(2)张三追李四,张三累(无使成义)
(3)李四追张三,李四累(有使成义)
(4)*李四追张三,张三累
Li(1990)和沈家煊(2004)分别从核心特征渗透(head-feature percolation)理论和认知语义学的视角对三种释义作了详尽的分析,但对于例(2)为什么不选择动词拷贝句“张三追李四追累了”这种更自然的方式来表达,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施春宏(2008)、熊学亮和魏薇(2014)从语用学的视角调查了人们对此类句式不同语义解读的接受度,补充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但即使如此,两次语用调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对于例(2)的可接度,熊学亮、魏薇(2014)的调查结果高于施春宏(2008)。鉴于之前鲜有文献从句法生成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借鉴最简方案中的轻动词理论对“张三追累了李四”进行句法推导,并对其歧义现象做简要评述。
二、轻动词理论
生成语法中把“VP”分成内外两层的做法称为“VP壳假设”(VP-shells Hypothesis)。“VP壳理论”接受动词词组内主语假设(VP-Internal Subject Hypothesis)(Koopman & Sportiche 1991)和分裂动词词组假设(Split VP Hypothesis),在Larson(1988)研究双宾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基于Larson的壳理论,Grimshaw & Mester(1988)在研究日语动词“する”时使用了“轻动词”(light verb)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在某些语言里,存在一类特殊动词,即“轻动词”。
轻动词分为有语音形式和无语音形式两种。使动句中的使动动词是有语音形式的轻动词,如“make”“let”“have”等。役格句中的轻动词一般无语音形式,没有具体形态,其语义作用轻微而语法功能强大,能吸收下层动词上移与之合并。例如在“We moved the office to the second floor”的生成过程中,动词“move”投射生成一个“VP”,它的标志语是“the office”补足语是“to the second floor”。接着这个“VP”和一个空的“v”合并,生成一个“vP”壳,这个“vP”以抽象动词“v”为核心,它的标志语是“We”,补足语是“move”生成的动词短语。其中,“vP”壳结构的中心词是轻动词“v”。Chomsky(1995)后来把“VP”壳和轻动词的概念吸收并入了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在解释役格句和双宾句之类的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轻动词视角下“张三追累了李四”的句法生成
对于“张三追累了李四”的三种不同解读,我们认为是不同的深层结构通过移位合并生成了相同的表层结构,其中例(1)和例(3)的解读具有使成义,例(2)则不具有。
(一)张三追李四,李四累了
对于例(1),我们认为深层结构应为“张三追李四,(使)李四累了”,“追”不具有使动用法,“累”具有使动意义。其转换生成过程如下图:
根据主语生成于“VP”内部的假设,“李四”首先作为“累”的主语,出现在最下层的“VP”中。轻动词“v”无具体形态,其空位吸引“累”向上移动与其合并,填补其空位,生成具有使动意义的“(使)累”。“v”(使)的主语是“张三”,所以“张三”生成于“Spec-vP”的位置。这时我们便得到了“张三(使)累李四”。“追”的主语和宾语分别是“张三”和“李四”,所以“张三”和“李四”需要继续向上移动,并分别占据上层的“Spec-VP”和“Spec-IP”的位置,得到“张三追李四”。而由于其主语和宾语的移位,“(使)累”需要继续向上经过两次移位,分别与“I”(了)和“V”(追)合并,最终占据上层“VP”的中心语位置,生成“追(使)累了”。最终,我们便得到了表层形式“张三追(使)累了李四”。
(二)李四追张三,李四累了
再来看同样具有使成义的例(3),其深层结构是“张三(使)李四追累了”,分解开就是“张三(使)李四追,张三(使)李四累了”,此结构和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倒置动结式类似,如“小说看哭了妈妈”(孙娟,2014)。与例(1)不同,“追”和“累”都具有使动意义,其生成过程如下:
根据其深层结构,占据“Spec-IP”和上层“Spec-VP”位置的都应该是“李四”,因而“李四”经过两次移位,经过“Spec-IP”,最终停留在上层“Spec-VP”位置,而轻动词“v”的主语“张三”生成于“Spec-vP”的位置。前文说过,“追”和“累”都具有使成义,所以与孙娟(2014)不同,我们认为这里的“v”应该有两个无具体形态的轻动词“e1”和“e2”构成,分别吸引“追”和“累”上移与之合并赋予其使成义与授格能力,生成“(使)追”和“(使)累了”,它们再进一步合并便得到了最后的表层形式“张三(使)追(使)累了李四”。
(三)张三追李四,张三累了
例(2)的深层结构为“张三追李四,张三累了”,“追”和“累”都不具有使成义,因而没有轻动词。生成过程如下图:
与之前分析同理,“张三”生成于下层“VP”,向上移动占据“IP”标志语位置。下层“VP”中心语“累”向上移动,与“IP”中心语“了”合并,得到结构“张三累了”。上层“VP”表示“张三追李四”的过程,标志语位置应由下层的“张三”继续向上移动填补。“累了”也继续向上移动与上层“VP”中心语“追”合并为“追累了”。“追”的宾语为“李四”,所以“李四”出现在“VP”的补语位置。这样便生成了句子“张三追累了李四”。
四、结语
通过轻动词视角下句法生成分析,我们认为对“张三追累了李四”的三种解读都具有句法上的合理性。即便是有更自然的动词拷贝式去表达例(2)的意思,也可能因为表达经济而去选择“张三追累了李四”的表述方式。归结到语用上时,关于解读的倾向性,我们认为例(1)是最自然的释义。对于例(2)的解读究竟合不合习惯,我们认同其总体可接受度不如例(1)和例(3)高。但具体到个人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有更可靠的语境和其它语外因素作为参照时,例(2)上升成为最自然解读也再正常不过。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远比英语中的多,英语是形合语言,而汉语更重意合,有时多个构式在表层上被体现为相同的形式,因此解歧需要诉诸语用因素,汉语构式研究具有高出英语很多的语境依赖特征。
参考文献:
[1]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2]Grimshaw,J.& Mester,A.Light Verbs and Theta-Marking[J].Linguistic Inquiry,1988,2.
[3]Koopman,H & Sportiche,D.The Position of Subjects[J].Lingua,1991,85:211-258.
[4]Larson,R.O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J].Linguistic Inquiry,1988,19:335-91.
[5]Li,Y.On V-V Compounds in Chinese[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1990,(8):177-207.
[6]沈家煊.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J].语言科学,2004,(6):3-15.
[7]施春宏.动结式“V累”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其理论蕴涵[J].语言科学,2008,(3):242-258.
[8]孙娟.“V2+R1”类倒置动结式的句法结构分析及理论蕴含[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6):90-92.
[9]熊学亮,魏薇.“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34-39.
(王培 于善志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