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研究
2015-05-26刘溢海熊蕾蕾
刘溢海+熊蕾蕾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服务水平与业务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结果表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本地农业产业化,顺应了大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单一、政府和社会力量扶持缺乏针对性与持续性、组织生产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良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2-0031-04
我国正处于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资源状况复杂和小户分散经营方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农业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有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对提高农民交易谈判地位、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2013年洛阳市发展农民合作社共3 128家,比2012年增加了86%[2]。2014年底公布的全国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中,洛阳市有12个合作组织榜上有名。为了更全面了解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体情况,分析面临的新问题,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合作组织的信息,以期提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研究概况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通过对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及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调查区域包括偃师市、新安县、孟津县、宜阳县、汝阳县、栾川县,主要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调查样本有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服务业等领域[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合作模式、主要业务、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扶持等方面。历时5个月,共发放问卷435份,其中有效问卷388份(见下页表1),问卷有效率为89.2%(见下页表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调查主要针对组织类型、成员构成、资产管理、外部支持四方面展开。
1.组织类型方面。合作组织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由种养大户或经营能手领办占比最高56.96%,其次是农村经纪人领办,占比21.91%。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合作组织占比11.86%,基层供销社转办型的占比9.28%。合作组织的主要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当地或本县区内的生产大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见下页表2)。有31.8%兴办了经济实体。
2.成员构成方面。合作组织中成员数30人以内的小规模组织高达80.67%,规模较大的组织数量较小。此外,组织中大部分成员为初中文化水平,占比75.52%,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比16.49%,两者合计占到92.01%。高中及以上学历成员主要是组织负责人、农业经纪人或技术指导人员等。合作组织成员中本村村民占比81.34%,且40岁以上人群为主力。90.21%的合作组织都有专业管理人员,且每年固定召开成员大会的合作组织占比为91.30%(见下页表3)。数据表明,自2013年开始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员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平均增加10人,反映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3.资金管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合作组织的初期资产中82.22%来源于成员出资,其他部分大多由政府补贴。其中76.03%的合作组织社员不需要缴纳社员费用,农机等易损耗品的合作组织需要收取费用,金额从50元~2 000元不等。高达86.94%的合作组织需要通过信贷业务筹集资金,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和五户联保两种形式,占比分别为67.2%和20.43%。约71%的合作组织年底盈余分配给成员,分配方式以按本组织交易量和按出资额等方式返还(见表4)。
4.外部支持方面。自2005年起洛阳市政府对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先后出台《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洛政[2006]121号)、《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洛政[2010]68号)等意见推动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从调查结果来看,洛阳市政府对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最大,占比达到78.59%。此外,学校、研究院所、科研机构等也对合作组织有所扶持。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的生产服务
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地区主导优质产业,覆盖了种植、养殖、林果、食品加工等领域,服务范围加快向农资经营、农机服务、土地合作、资金互助、劳务合作等领域拓展,合作范围从产前、产中等生产领域向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领域延伸,但生产合作仍为合作组织的主要业务,占比高达81.56%。合作组织为成员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代销农产品、代购生产资料、培训成员、农产品运输等服务。
调查显示,合作组织以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的有246个,所占比重为63.4%。其中,67.88%的合作组织没有注册自己的产品品牌,而希望能拥有自主品牌的高达85.21%。合作组织统一为成员采购配送占总购比例达70.88%,统一销售社员产品比例达83.25%。95.36%的合作组织为成员提供服务不需要收取额外手续费,成员普遍对合作组织较为满意(见表5)。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问题
调查中表明,现阶段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问题主要集中于:缺乏组织发展所需资金,占比30.15%;缺乏相应技术支持,所占比重为19.33%;缺乏农业产销专业技术人才,占比17.78%;销售困难占比13.92%;道路建设不足导致交通问题占12.37%;管理落后、组织混乱占比4.64%;基层政府宣传不到位、农民不积极等问题占比约为1.8%(见表6)。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渠道需要改善。调查表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靠种植大户或经营能者牵头创立,成员主要为低收入农民群体,因此初始资产较少。农业为低利润弱质行业,河南省近70%的合作组织处于无盈利或亏损状态,有盈利的合作组织中,近一半的盈利额在10万元以下,盈利额大于50万的仅占3.8%[4]。政府支持有限、经济实力弱,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迫使合作组织依靠贷款接续发展。而合作组织融资途径单一,大体只有农村信用社和五户联保两种。由于大部分合作社规模小、盈利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获准率较低,信贷融资难问题是妨碍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瓶颈。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扶持需要调整。调查发现,洛阳市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宣传到位,农民积极性较高。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主要体现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方面。洛阳市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尤其栾川县、宜阳县等地区地形复杂多样,许多村庄“行路难”,农产品销售渠道堵塞无法顺利运出,交通问题是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因此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村村通”项目,从长远入手规划出系统的交通问题解决方案,冲破交通难题这一屏障。此外,由于合作组织规模小、种类多样,而政府技术、信息等扶持无法与所有合作者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因而对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不明显。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模式需要转变。数据表明,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模式大多数仍为供销社性质的初级生产销售。服务层次停留在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统购、组织产品统销等服务上,在标准化生产,高附加值加工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洛阳市的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优质粮食、畜牧业、烟叶、中药材、花卉、果蔬业中优质粮食、烟叶都相应签订有购销合同,有专门的公司或企业负责购销。但绝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自己的品牌,缺少竞争意识,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较低。
(二)建议
综上所述,洛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体需要从政府扶持、融资渠道、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三方面改进。第一,政府转变扶持方式。合作组织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长远性,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长期补贴政策、引进管理人才、调整人才培训体系[5]。交通、扶贫、水利、卫生等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加入,建立全面的扶持体系,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建设,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流向农村。规范现有金融机构对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扩大农村信用社与合作组织的业务往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多元化,构建合作组织信用担保体系[6]。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树立品牌意识。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关键点,在合作组织中推进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积极展开合作组织间的合作,建立联合社。合作组织应积极了解并向成员普及企业标准化生产优势,促使成员树立标准化意识,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政府应坚持宣传“商标助农、品牌兴农、名牌强农”的品牌战略[7],积极引导符合标准的合作组织进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Z].2014-01-19.
[2] 孔海燕.洛阳市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4,(21):9.
[3] 王旭有,杨兴龙,王姝,等.延边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20).
[4] 张越超.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J].江苏农业科学,2014,(6):412-415.
[5] 刘爱军,许朗,王玉峰.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基于安徽省滁州市的调研[J].江苏农业科学,2014,(3):
408-410.
[6] 郭航婷.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2.
[7] 杨建军,李经文,高媛,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04-307.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investigating the Luoyang farmers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the basic situation,service levels and business model,the main problems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Luoyang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rmers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Luoyang,promoted the local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conformed to the needs of the large market.There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like:a lack of motiv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ingle financing way,government and social forces support are lack of specificity and sustainability,the production patterns need to be promoted.On the basis of these,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of Luoyang.
Key words:Luoyang;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questionnaire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