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2015-05-25王元
王元
[摘 要]从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审视,进城农民工子女成长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学习适应性问题。在调查了辽宁省沈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上,概述了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从整体上不容乐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 学习适应性 调查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87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2亿农民在城市打工,而随父母入城的儿童近2000万。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教育相关部门的关注。
一、小学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调查
本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辽宁省沈阳市小学学校420名小学生展开调查,其中农民工子女260人,城市小学生160人。调查结果如下:在学习热情方面,42%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热情较高,而城里学生只占28%;在学习方法方面,农民工子女中有预习笔记习惯的仅占45.2%,城市学生占89.2%,农民工子女中有复习笔记习惯的仅占38.9%,城市学生占56.3%,农民工子女中利用假期学习的占23%,城市学生占34%,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方法亟待提高;在学习环境方面,农民工子女只有60.7%的学生有固定的学习地方,而城市学生达到84.5%,父母非常重视学习的农民工子女占69.8%,城市学生占83.5%,父母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民工子女占35.3%,城市学生占88.3%,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有待改善。
二、提升小学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从整体上看不容乐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1.调动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
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和源泉。首先,抓住班级中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的兴趣点,因材施教,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避免造成学生学习适应性障碍的因素。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充满爱心,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最后,结合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提出符合其学习力的学业期望和学习要求。加强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就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培养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体讨论、开展班队会以及经验讲座等方式,结合农民工子女原有的学习方式,对有效的、可用性较强的学习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消除单一学习方法的误区和不良影响,形成面对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的多元化学习方法。也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快速适应新学校、新环境以及新教学方法。
3.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适应程度是考查学生学习适应性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农民工子女快速适应新环境是提升其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内容。
当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要么没有引起重视,要么把精力投入到课外补习、请家教等方面,没有意识到父母的有效陪伴和父母与孩子的内心交流是解决孩子学业问题的一剂良药。因此,重视家校合作,首先教师要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向家长传达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也可以开展家长座谈会、家长讲座等活动,帮助农民工家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的家庭文化环境。
其次,在班级建设中,应营造积极、向上、融洽的班级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摒弃偏见,避免歧视、攀比、嘲讽等不良风气的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并有效利用这种健康、积极的集体力量,帮助农民工子女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业安排。对个别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心理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农民工子女才有可能提高学习适应性。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应激发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努力做到家校合作,积极创设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学习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感受到同一片蓝天下的温暖。
[该文为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班级管理中处境不利小学生学业情绪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JG13CB129)]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