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本质与基础教育未来

2015-05-25崔光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目标教育

崔光佐

创新型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吗?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先天的,有人认为是后天习得的,大家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尝试,也有很多著作,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实施上少有可信服的案例。虽然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在创新力本质的认识上仍没有达成一致。

当今的教育遵循教育学原理,教育学起源于西方,其基础是心理学和哲学[1]。所谓科学教育只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然而,心理学不是万能的,有些现象是心理学无法解释的,对于那些心理学还没有搞清楚的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呢?另外,心理学的解释是人为之物,这些解释一旦发生偏差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很多教育现象,如创新能力、意志品质等,都是个体拥有的,每个个体都各不相同,心理学难以给出充分的解释,教育又该如何处理呢?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应该遵循何种途径?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有意识的活动,是特殊的传递经验的形式和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相比,二者的施予对象和活动结果具有明显的区别。而教育活动与一般的社会活动相比,有着不同的活动目的:前者的目的在于促进施予对象(被教育者)的发展,而后者的目的在于满足施予者本人的利益。

因此,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教育的目的性,更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按照预期的目标培养被教育者。然而,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从中国的发展历史看,自黄帝以来,史书上所记载和颂扬的多是那些德和才兼备的人物。从中国的教育历史看,夏朝已经建立了面向官方的教育制度,西周以“六艺”为教育目标,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五育并举”的健全人格教育方针,以及当前奉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从大的方面看,自古以来的教育目标都可以分成两方面:做事和做人。

从西方的教育历史看,其教育目标仍然是“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要“学会做人”,另外还要教人智慧,明辨是非,正确做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理性,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成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而理性灵魂则表现为思维和认识。虽然中世纪大学开始形成时较为偏重知识教学,然而到近代,西方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们也逐渐将教育融入教学。关于教育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康德也认为教育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技能性的、明智性的和道德性的,其中技能相当于通常的知识和技能,明智性的内容是指运用技能解决问题,即思维能力[2]。

因此,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看,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的目的性,而教育的目的是使被教育者获得为人之德和做事之道。

现代教育系统

1.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然而这种目的如何才能达成呢?

教育是改变人的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系统,然而教育却又常常被赋予太多的责任,有的来自国家层面,有的来自家庭层面。而且,教育往往会被赋予重大而又确定性的责任。例如,限定时间内培养出某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于是如何使教育变成一个可控的、确定的过程便成为人们的梦想,一些人专门研究如何通过可控的手段和途径达成特定的教育目标,这就是教育研究,这样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一个学科,成为教育科学。

通过多年的发展,现代的教育系统已经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研究和教育实施,虽然看起来二者有关系,但实际上是相互独立的,如图1所示。

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分开的优点是,教育研究人员可以专门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而不需要真正去上课;而一线教师可以专门上课,通过不定期的接受教师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这样的分工可以使得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学实施人员分别专注于各自的工作,使得各自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然而,这种成效是依赖于各自的评价系统的,研究人员可能取得高校认可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教育实施未必有效;而中小学教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然而他们未必是按照研究人员的成果实施的,甚至未必和研究成果一致。虽然目前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国策,如国培计划等,然而这种培训中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言语传递的,教师通过言语报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讲给一线教师。这样的培训存在两点疑问:一是,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未必是有效的,传递的未必是有效真理;二是,即使是有效真理,经言语传输的又能得到什么呢?

2. 教育的层次系统

前面的分析表明,目前的教育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中的子模块之间形成了图2的层次关系,即始于理想的人这一教育目的,到教育结果产生,即产生被教育的人之间形成了多级的层次关系。

一个教育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实施。这五个模块中,教育目的和教育实施模块面向的对象是人,即教育目的是“培养……的人”,而教育实施也是教师和被教育的对象之间直接发生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即教育目的的达成,也就是产生被教育的人。

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儿童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学校教育生涯。按照目前中国的大学入学比率估计[3],连同民办的大学算在内,中国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比率已经大大提高,2014年为74.33%。因此,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的在校教育时间是19年。

作为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要经历15年的学校教育;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要经过19年的学校教育。中小学学校期间,每天都在练习,每周都要测验,每个月都要考试,每学期都要进行期末考试,每学年都要进行年级考试。在目前的主要依赖考试成绩的教育机制下,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升学率,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靠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也是所教授学生的成绩。

虽然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采用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一切以成绩作为默认衡量指标的前提下,其实教师教学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其他都成为摆设。因此,每位教师都会只关注所教的学生每学期的成绩,因为只有这一学期的成绩属于“我的成果”,难以指望教师为学生做更长远的考虑,更不用说一生的考虑了。小学只考虑小学的阶段,初中只考虑初中阶段,高中只考虑高中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本学段内取得好成绩,因此,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将本学段的知识不断讲解,将本学段所要学的技能不断练习,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里预习完下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师也不能保证这样能得到好成绩,但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放心,这是教师们能确认已经学会的最好方式。也许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更好的提分方式,但是那样可能来得慢,日后学生可能取得好成绩,但那时的成绩不属于“我”。

在这种一切以成绩论的机制下,教师将学生视为自己“挣分”的对象,再好的学生不能拿到高分对于教师也没有吸引力,因此不能要求教师都要以培养人为目的;因为,即使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这种成就也只能属于最后一个学段。其结果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随着学龄的增加而提高,大学抱怨高中,高中抱怨初中,初中抱怨小学,小学抱怨幼儿园。

从目前的教育情况看,学校注重成绩而忽视能力与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理念,这些理念听起来都是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目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形同虚设,至少难以落实。

以上所描述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注重成绩却忽视能力素质,难道考试成绩与能力以及人格培养存在本质的冲突吗?

思维能力教学的实践

1. 两种类型的教学

学校已经成为教育的默认场所,学科知识已经成为教学实施的主要载体,因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本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因为不同的知识获得途径,会带来不同的附加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比知识本身还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直接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创造或者发现的知识,而间接经验就是通过阅读书本或者别人告诉的知识。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通过言语传递的,二是学生在直接完成活动中发现的。据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解释型教学,二是创造型教学。在解释型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解释给学生,使学生明白知识的含义,从而获得知识;然而,在创造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好活动,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活动来创造知识。

在以双基为目标的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解释型教学,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快速高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学生除了获得理解能力和知识之外,难以得到其他的能力。而在创造型教学中,学生除了获得知识与技能外,或可得到创造能力。

一般来说,只以获得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称为训练,例如,各种体育技能训练以获得某种特殊技能为目标,思维训练以获得某些特殊的思维技巧为目标。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学生还没有到专业发展的阶段,应该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为目标,因此不宜采用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思维能力的教学

思维能力是成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稳定的主观条件[4]。思维能力又分为分析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前者是成功解决相似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也称为迁移能力;后者是指解决新异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尤其是解决复杂的高难度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所需要的,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因此,我国教育的新课标也将思维能力列为各个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

我们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对思维能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以下成果。

(1)思维能力的本质

思维能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广泛研究的概念,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甚至还没有形成共识。然而,思维能力又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教学人员无法回避的概念。由于对思维能力本质的认识缺乏共识,人们在研究思维能力教学时所指的目标也是很模糊的,有时是指思维的过程,如杜威的思维过程[5],有时是指思维的具体操作,如德博诺的思维技巧训练[6],有时是指思维的效果,如林崇德的思维的品质等。但是,究竟思维能力与其他的性能有何不同,本质上有何区别,从目前的解释上来看无法找到答案。例如,思维能力与方法、知识、思维技巧有什么区别?目前的文献很难解释清楚。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4]:思维能力与知识、方法的区别在于使用方式的不同,知识方法的使用是有意识的,而思维能力的使用是无意识的,而从记忆的角度看,知识和方法是以陈述性记忆或者程序性记忆存储的,而思维能力是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储的,而内隐记忆的具体位置也是无法说清楚的,思维能力的存储特点和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研究表明,内隐记忆主要是靠隐式方式获得的,即不能直接作为行为的目标。例如,我们说话时是靠语法发挥作用的,然而我们单独学习的语法规则反而不利于言语对话。同样,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但是这种作用是隐式的,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只是问题本身,至于何时解决是不确定的。思维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得到的,离开了解决问题,而单独地讲授问题解决过程是无法得到思维能力的。

(2)教学目标的确立

解决高难度的问题需要反复思考,不但需要知识技能和方法,还需要激活这些成分的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开放的人格。因此,我们将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五维: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研究和实践表明,知识和技能都可以通过解释和练习获得,因此可以通过解释型教学得以实现。然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是亲自解决问题的体验,是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因此只能通过创造型教学获得。而且,思维能力属于隐性知识,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属于“道”,因此只能通过隐式教学方式获得。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提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分类,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描述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3)思维能力教学的模式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即创造型教学的一般模式:即目标设计;新异问题设计;问题探究;启发点拨;结果展示;质询反思;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拓展迁移。

(4)新异问题的主要特征

我们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一个有效的新异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问题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使用教学目标所涵盖的内容对问题的解决是必要的;解决该问题的难点和关键是应用教学目标;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新异性;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挑战性。

利用以上的问题特征,我们设计了小学数学1-6年级的720道新异问题,并以此设计了相应的720个教案,形成了《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程》1-6册。实践表明,这些教案可以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思维能力培养的启发策略

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亲自解决问题中获得的,强大的意志力是在学生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时获得的。因此,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思维能力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据此,我们提出了提示最小化原则,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应尽量给予最小的提示。同时,我们还给小学创新思维能力教程的每个探究问题提供了参考的启发问题。

(6)专家示范引领的随堂实训教师培训模式

思维能力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问题设计能力和启发点拨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几次报告就能够获得的,只能通过教师在创造型教学中获得。以往的教师培训主要以演讲为主,教育专家做报告,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授课,专家对授课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思维能力教学的教师培训。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和研究团队探索出了一种专家示范引领的实训教师培训模式,即项目组专家先进行课堂示范和评课,然后与教师一起设计,进行同课异构,最后让教师独立设计和授课。这种方式结合了学徒式教学和常规的培训方式,不会给教师添乱,不但可以让教师有抓手,可模仿,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升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专家演讲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效,但对专家的要求特别高。

五年来,这些思维教程和教学方法在门头沟区、朝阳区、海淀区、河北三河、河北高阳县等地的四十多所小学试用。统计数据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半年后就显著提升,成绩明显提高。

思维能力和意志力是人的稳定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善不仅能提高数学成绩,对其他课程也会有正面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事能力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教育未来的展望

历史永远前进,时代不断变迁。追求成就却是古往今来不变的人生诉求,人才培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沿袭几千年的以人为本的中华教育突然转向双基训练,几十年的教育培训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演讲式教师,然而目前,教育的车轮又回归中华古老的传统教育。

知识和方法是客观的,是可以写在纸上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然而思维能力和意志力是主观的,只能存在于个体中,是无法观察到的。知识和方法是可以通过解释加以理解和记住的,然而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却不能通过理解得到。关于创新力,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是由创新思维和人格组成,人格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就是“道”[7]。那么,人才培养本质上就是“修道”,而教育的问题就是如何修道,正如道德经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真正的创新不仅需要创造性思维,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开放的头脑,而且还要忍受多次失败的煎熬,甚至在绝望中还要坚持。创新是知识、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的综合体现,创新型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创新本性,遵循着创新本性行事才会得创新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本质上是修创新之道,所遵循的仍然是修道的途径。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经验,有效地吸收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目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