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2015-05-25汪玉堂

收藏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扶风县法门兵器

汪玉堂

在原始农业不发达的人类社会早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人们因地制宜,利用木、石、骨等各种质地材料制作生产工具和渔猎的武器,以从大自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获取更多必须的生活资料。随着众多部族的不断融合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人类历史迅速进入了文明发展阶段,森严的等级制度开始约束规范不同阶层人们的行为,同时众多诸侯方国的出现使得部族冲突因为利益而变得频繁,小的冲突往往演变为战争。我国的战争史可以远追到细石器时代晚期的上古黄帝时期,如著名的《山海经》中记载的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的传说。在国外的早期文明如埃及、希腊、罗马文明等历史进程中,祭祀和战争同样充满了它们的发展历史。据说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真正没有战争的时间居然不足一个月。所以在著于春秋时期的《左传·隐公五年》对于国家的记述时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准确地揭示出早期关系国家的主要活动有两个,那就是祭祀和战争。祭祀反映出在科学知识不发达的早期,贵族对于先祖和神灵的观念认识,他们利用神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通过祭祀活动,缅怀部族共同的祖先,进一步加强宗族血脉联系,凝聚宗族的力量,从而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基础的目的;战争则是以开疆拓土、掠夺财富和劳动力为目标的惨烈方式进行,这是为维持国家发展而抢夺资源的过程。所以早期中外历史中,战争和祭祀作为统治者最常见的社会活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三千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被丰茂,是作为擅长农耕技术的姬姓周族理想的生存之地。据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诗经·大雅·绵》中记载,周人先祖古公父率氏族开始了继先祖公刘迁徙豳地(今彬县一带)以来的第二次西迁,他们一路向西来到今被称为周原的扶风、岐山交界的北部箭括岭下,在此营建宫室修造城邑发展农业,经过季历、文王几代人的努力,这里成为了周族兴旺发迹之地,为最后剪灭商纣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使得周原地区即使在武王建都镐京后,依然不失曾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繁荣,大量姬姓和其他异姓贵族的采邑被封于此。他们在这里遗留下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闻名遐迩的青铜重器如毛公鼎、散氏盘等都出于此,周原地区因屡屡出土西周青铜器而被美誉为“青铜器之乡”。

由于扶风地处古代西周王朝的西部,周围与狁、夷、戎狄等少数民族部族相邻而居,以游猎和农耕为特征的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不可避免,扶风周原古代墓葬和窖藏出土的很多兵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统计,在《诗经》里被称为周原的扶风大地上,出土了占青铜器数量相当比例的各种兵器,其中又以戈的种类最多,达到出土兵器总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为矛、戟、钺、戚、刀等。而最新的考古调查表明,在周原地区当时就已经有了分工特别精细的各种手工作坊,所以这些兵器按形制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周族贵族自己制作的,有些兵器如2006年扶风五郡村窖藏出土的十二件青铜矛,在铸造好后并未被实际使用过;一部分兵器则是战争胜利之后缴获的战利品。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现出形制各异的特点,还有一部分则表现出商代兵器的特征,可能和西周灭商后分封商代有功旧贵族在周原地区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部分兵器(最常见的如兵器戈)从墓葬中出土时有被人为破坏或折弯的情形,这可能和当时的迷信观念和丧葬习俗有关。这些尘封了近三千年的冷兵器实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早期各民族关系、战争方式及规模、手工业发展以及兵器管理制度提供了鲜活的实物,它们也因此逐渐成为文物学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业界所重视。随着社会上民间收藏热的兴起,收藏不同时期的兵器也成为众多收藏者关注的方向。基于此,笔者从扶风县馆藏品中遴选部分商周时期兵器做简单介绍,与藏友同好者共享。

■长刀

商代晚期兵器,1983年扶风县天度镇强家村墓葬出土。长44厘米,宽4.5厘米,重580克,二级文物。刀呈长条状,刀首上翘,刀背稍厚,有凸起的棱和三个长方形穿。按其形制可知,它是用于有竖槽的长杆与刀身以绳索捆扎使用的,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长兵器,同类形制器在陕西淳化县有出土。

■五角形殳

西周兵器,1975年于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伯冬墓出土。直径5.8厘米,銎径2.3厘米,重580克,二级文物。外形中部成扁圆的球状,正中有圆形銎径,按有关学者据《周礼·夏官司兵》、《诗经》等文献记载考证,此器物是西周时期的“五兵”之一,是一种没有锋刃的长杆木柄兵器,它依靠套在木杆上的圆形箍子上附着的三角形尖刺的撞击来体现杀伤力,同时在此尖下部还有下斜的刃具有切割的作用。它在西周时期是一种实用器具,且类似器物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但形制多样,至宋元以后则发展演变成一种非实用性质的仪仗用器。

■车戈

西周兵器,1991年扶风县绛帐镇曹魏村出土。长23厘米,宽11.5厘米,内长6.5厘米,重300克。直内宽援,短胡三穿,援中部起脊,近阑处有铭文一字“车”。表面锈色青黑,刃部锋利异常。

■有銎戈

商代兵器,1973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出土。长15.4厘米,重375克,二级文物。窄援直内无胡,援部残断,正中起脊,刃部向首部渐收,椭圆形銎孔用于安装木柄。此器形制具有商式兵器的特点。

■镂孔矛

西周兵器,1980年12月扶风县城关收购站拣选。长28.7厘米,銎径2.2厘米,重270克。体狭长呈条状,矛身向上微翘,凸起的脊两侧有蝌蚪形状镂空图案,一面有用于系缨的半圆形钮环,部为上大下小的不规则圆筒状,末端有不规则的钉孔,从形制看似为仪仗用器。

■柳叶矛

西周兵器,1977年扶风县绛帐镇北吕村荒坡塬墓葬出土。长20.7厘米,径2.6厘米,重200克。形如柳叶,锋尖刃利,刃部中间起脊,部两侧有扁圆形的钮,从磨损程度看应为实用器。

■青铜矛

西周兵器,2006年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窖藏出土。通长35.2厘米,宽5厘米,銎径2.9厘米,銎长9厘米,同类形制器物共出土12件。矛呈长条状,锋由下部向首端渐收,尖呈等腰三角形,矛体中间起脊,为不规则的圆形,末端一侧有小钉孔。从现存的刃部和钉孔等部位看,应该是本地贵族自己铸造后尚未使用过的青铜兵器。

■铜我

西周兵器,1975年3月5日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伯冬墓出土。长24厘米,最大宽8厘米,銎径4.2×2.8厘米,重300克。外形如锯,刃部有突出的三齿,背上有两个扁圆形的銎孔,用于穿插木柄。此器形制特殊少见,周原博物馆原馆长罗西章先生研究认为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我”,此器并非周原地区的典型器物,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物特点,极有可能是墓葬主人伯冬的战利品。

■素面钺

商代晚期兵器,1978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村墓葬出土,长16.5厘米,宽7.1厘米,重250克。外形似斧,直内宽援弧刃,援正中有圆形突起,近柄处有阑和两个长方形穿。

■直内戈

西周兵器,1983年扶风县上宋乡北吕村墓葬出土。长16厘米,援宽7.3厘米,内长7厘米,重313克。直内无胡,援呈等腰三角形,正中起脊,援近阑处有一个圆形穿和两个长方形穿,内上有一个长方形穿。

■蚱蜢纹大戚

西周早期兵器,1974年扶风县召公镇吕宅村墓葬出土。戚内长7.5厘米,长19厘米,宽7厘米,重550克,一级文物。外形如钺,短援弧刃,直内,其一角内收,内上有一个三角形穿,近阑处有高浮雕蚱蜢图案,另有两个方形穿用于固定木柄。该器物造型独特,装饰生动。

■虎纹戈

西周兵器,1971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墓葬出土。内长7.3厘米,残长14厘米,重130克。短胡一穿,援残断,上有圆形穿和规则的小圆凹点,可知其中原应镶嵌有装饰的材料,阑上有环绕的虎尾,内为张口竖耳的虎形。

■虎纹戈

西周兵器,1971年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墓葬出土。戈残长17厘米,内长7.5厘米,重150克。直内长援,短胡一穿,内部一角内收,戈首锋利略带弧度,援上起脊,脊饰有曲首的蛇纹,阑部饰有高浮雕张口竖耳的虎头图案,造型独特装饰精美,是青铜戈中的精品。

■人面纹短剑

西周兵器,1971年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墓葬出土。残长17厘米,内长7.5厘米,重150克,二级文物。剑呈长扁条状,中间宽而两头略窄,剑锋因使用磨损缺失。长方形柄上有圆形铆孔,剑身后部饰有光头尖耳的人物头像,有专家考证此剑可能是当时担任武职的奴隶主为了炫耀军功而专门做的兵器。

■青铜箭镞

西周兵器,1983年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村墓葬出土。长6~9.3厘米,重10~20克。同出四枚,基本形制类似,长翼短铤,翼如倒钩,锋呈三棱状,铤向后渐收成锥形或弧尖。

■铜勾戟

西周兵器,1974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墓葬出土。长15.9厘米,宽16厘米,重200克,三级文物。直内,援宽而短,援上起脊,近阑处有圆形穿一个和四个长方形穿,胡一端平直,一端外折成弧刃,尖残。

■青铜勾戟

西周兵器,1973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刘家村墓葬出土。残长16厘米,重200克,三级文物。援细长,锋至戟首渐缩成尖,援中起脊,两侧下弯如翅翼,一侧残断,援末端截面有圆形銎孔,銎孔两侧有四个长方形穿,戟首及一侧援部残缺,穿上捆扎痕迹尚存。该兵器形制独特,属于实用器。

■青铜剑

战国兵器,1974年出土于扶风县城关镇徐家河村。长47.2厘米,刃宽3厘米,柄长9.9厘米,重700克,三级文物。剑身呈长条状,锋向剑尖略收,剑格呈菱形,柱状柄上有两道箍,是战国时期常见的随身近防武器。

■直内环柄勾戟

西周兵器,1981年出土于扶风县上宋乡(现为绛帐镇)北吕村。长27厘米,援长16.3厘米,200克,三级文物。长援直内,锋至戟首渐缩成尖,援上正中起脊,脊末端有圆形孔,胡上部弧折(残),下部平直,阑上有四个长方形穿,内上有玉璧状环。从环上内圈磨损痕迹看或为拴系缨饰的用途,属于实用器。(责编:雨岚)

猜你喜欢

扶风县法门兵器
探究应用经济信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的“法门”
小学语文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三道“法门”
游法门寺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扶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
度过法门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扶风县检察院出台预防职务犯罪约谈告诫制度
网上“兵器”大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