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戏曲的艺术脉络和传承

2015-05-25胡振邦曹光涛

上海戏剧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戏秧歌戏曲

胡振邦 曹光涛

秧歌戏是流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有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为戏曲艺术形式。清代中叶,梆子腔剧种兴盛后,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并向地方大戏演变。

秧歌戏的音乐,初期是源于各地方言土语流传的歌谣小调,有的以唱民歌小曲为主,如祁太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等;有的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如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蔚县秧歌等,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来自梆子腔,板式有头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滚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统称“训调”,包括【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演唱时采用板胡、笛子、三弦乐器等伴奏,俗称“梆扭子”;有的音乐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隆尧秧歌等,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导板等,演唱时用板鼓或梆击节,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因此又叫“干板秧歌”。

秧歌戏形式比较灵活、自由,长于表现现实生活。各地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分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俗称“耍耍戏”,主要剧目有《王小赶脚》、《拐磨子》、《做小衫衫》、《小姑贤》、《蓝桥会》、《吕蒙正赶斋》等,大戏有《花亭会》、《九件衣》、《芦花》、《日月图》、《白蛇传》、《老少换妻》、《李达闹店》、《顶灯》、《泥窑》、《姜郎休妻》、《芦林相会》等。秧歌戏角色原本只有小丑、小旦、小生,称“三小门”,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称“三大门”。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如山西的祁(县)太(谷)秧歌、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襄(垣)武(乡)秧歌,河北的定县秧歌、隆尧秧歌、蔚县秧歌,陕西的韩城秧歌、陕北秧歌等。 在上述民间秧歌戏中,定县秧歌戏在国内外最为知名。

一.定县秧歌戏

定县秧歌戏又称定县大秧歌,源于河北省定县黑龙泉一带。其起源有这种说法:北宋苏轼谪官知定州,见黑龙泉的苏泉、东板、西板等农民在田里劳动,即兴编了一些歌曲,故定县秧歌戏亦称为“苏秧歌”。清以来,民间艺人利用秧歌这一曲调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清晚期,秧歌受其他剧种的影响,艺人开始编成有人物有情节的戏本,利用秧歌的曲调,并配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以初级的戏曲形式搬上农村舞台,逐渐形成了秧歌戏。据1929年编印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载:“从前秧歌比较文雅,自前清以来,秧歌的腔调、词句和表演日趋粗俗淫荡。官府禁止演唱,但始终无效。”直至建国后,在国家戏曲改革政策指导下,经过不断推陈出新,秧歌戏这一富有乡土气息的戏曲剧种才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

定县秧歌戏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剧目多是当地汉族民间故事题材,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男女唱腔均以宫调式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传统演唱没有文乐伴奏,没固定调门,演员随意起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为D调。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传统板式达28种之多,仍旧保留了全用打击乐伴奏(即大锣腔)的形式;定县秧歌剧目丰富,涉域广泛,包括爱情类、节孝类、公案类、滑稽类等,琳琅满目。

二.定县秧歌戏研究现状

关于河北定县秧歌戏的研究,比较瞩目的当属约翰森·朱迪丝(J. Johnson Judith)的博士论文《定县秧歌选研究》(J. Johnson Judith. A Critical Study of the “Ting-hsien Yang-ko Hsuan”. Ph.D. diss, 1979.),本论文在戏曲领域范围内首次对河北定县大秧歌戏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性研究探讨。其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二章定县概况,包括定县的历史、地理、政治、节庆、宗教、民俗等方面;第三章节为定县秧歌戏综述,包括其文学渊源、定县秧歌戏概况等;第四章节为秧歌戏的口头创作历史过程,包括创作者、其理论描述、秧歌戏文本的搜集、不同的定县秧歌戏剧本以及口承文学理论的应用情况;第五章节主要探讨定县秧歌戏的神话因素和功用,包括对定县秧歌文本基于结构主义视角的文学分析、以及对《白蛇传》、《木匠与妖怪》、《反堂》、《扇坟》上述四剧的综合分析;第六章节研究了定县秧歌戏的音乐,包括其常用乐器、音乐形态和戏曲传统、曲谱的遗存等问题;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指出在戏曲口头合成创作中存在的反权威倾向状况。

另一篇博士论文是孙惠柱(Sun William Huizhu)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的尝试》[Sun William Huizhu. The Peasants Theatre Experiment in Ding Xian County(1932-37).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0.]。该论文主要研究了美国华人受命于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所组织的华北农村秧歌戏改革尝试。该活动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从1932年持续到1937年,“以文艺教育功愚”为重任,采用“以戏教学,学演结合”,熊佛西等学者将河北定县的秧歌戏,改成西方的话剧形式,以西方式的写实性演出主要社会问题剧。本论文认为熊佛西的这种改革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他们(主要是青年农民)自发组成戏班,学习并编演这种新的戏剧形式,并融入本地秧歌戏的歌舞特点。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熊佛西发现他们“打破了舞台界限”。由于没有将演员和观众、幻想及现实截然分开的“第四堵墙”概念因素,当同村农民演员的表演跟观众的生活存在密切关系的时候,观众常常会很自然地在演出过程中走上舞台加入表演。孙惠柱在文中追溯了这场运动的历史进程,也就是首先以新剧替代秧歌戏,再逐步融入本地秧歌戏的歌舞因素,后发展成为参与式、情景式、以新老结合的艺术形式,以此来反映适应时代的内容。该文同时也探讨了在偏僻农村能够接受如此巨大的戏剧变革的内在因素,并对当代戏剧所遇到的观众参与意识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真正的观众参与,必定出现在以观众为中心的戏剧中,而且其中的演员是观众所熟悉的人。

定县秧歌戏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两篇博士论文外,还有美国学者欧达伟(David Arkush)的《华北民间小戏中的恋爱婚姻观》、《河北乡村戏曲中的伦理道德观》、以及董晓萍、欧达伟的《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定县秧歌调查研究的经过》等。欧达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定县秧歌选》,将它作为了解中国现代社会民众思想的一种下层历史文献。在上面两篇文章中,他运用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考察中国特定区域的民间文艺活动史,研究民众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取代了以往孤立地研究中国的上层政治史和上层文献的做法。他此一举对中国历史学界和民俗学界,都带来挑战。1

另外,江棘博士的《多义性的甄别:启蒙视野与乡土戏剧——以民众教育戏剧运动中的定县大秧歌为例》阐述了定县大秧歌在乡土文化中的多义性。河北大学焦卿的硕士论文《水上白核惊飞鹭,稻禾千尽尽秧歌——“定州秧歌戏”调查研究》(1986年定县撤县改定州市,定州秧歌戏也称为定县大秧歌),主要从音乐本体入手分析了其唱腔风格、唱词特点和其演出形式及程序等。还有韩国安荣银的《“到民间去”----从定县秧歌戏调查、整理到新秧歌运动》等上百篇相关论文。

综上所述,对于定县秧歌戏的研究,从历史学、民俗学领域已取得较为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丰硕。

三.应加强对秧歌戏等民间艺

术的研究

上述学者对秧歌戏的研究,在学术价值和方法论上都很有可观之处。关于戏曲史研究,近年来出现一种很有启发意义的思路。有学者认为,中国戏剧史的发展是明暗两条线,民间戏剧傩戏、少数民族戏剧为中国戏剧的潜流,城市戏剧(含宫廷戏剧)、汉族戏剧为中国戏剧的明河。到目前为止,一般人心目中的中国戏剧史,大体上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的:宋元以前的前戏剧或泛戏剧形态—宋元南戏、杂剧—明清传奇(混腔、弋腔)—花部(皮黄和其他地方戏)—话剧的输入。这条线索只是中国戏剧史发展的明河,此外还应该有一条潜流。古代戏剧可以分为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城市戏剧和傩戏等乡村祭祀戏剧两大类。中国戏剧史不是一条河,而是两条河。显然以往的研究,在城市戏剧和乡村祭祀戏剧中,忽略后者;在汉族和少数民族戏剧中,忽略了少数民族;在戏剧史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中,忽略了逻辑顺序。

张紫晨指出,乡村戏剧可以分为两个支脉,一为傩戏,一为民间歌舞小戏。乡村戏剧包括各地兴起的由地方性舞蹈民歌俗曲发展而来的各种形式和称谓的二小戏、三小戏,也包括有小戏演变而来的大戏。民间小戏主要有采茶戏系统、花灯戏系统、花鼓戏系统、道情戏系统、秧歌戏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如二夹弦、五音戏、柳琴戏、庐剧、锡剧、淮剧、睦剧、丁丁腔、哈哈腔、诗赋腔、罗罗腔、茂腔、泗洲腔等。2除了上述民间小戏名称外,廖奔认为还有以下很多称呼,如弦罗腔、咳咳腔、二人台、彩扮莲花落、四平调、滩簧、僮子戏(巫师香火戏)、法事戏(师公戏、打城戏、端公戏、花朝戏、桂儿戏、杨戏、师到戏、土地戏、傩唐戏、跳戏、傩歌戏、地戏)、彩调戏、牛娘戏、侗戏、瑞河戏、竹马戏、肩膀戏、山歌戏等。3

秧歌戏这样的民间戏剧,与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文人剧之间确有不同艺术特性。但长期来我们对民间戏剧重视不够,至今像秧歌戏这类民间戏剧还没有进入国内高校学术研究的视野中,一方面博士生、硕士生选题困难,一方面却没有导师向学生推荐研究众多的民间戏剧,的确令人感到不胜唏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认为:曲作于文人,戏源于民间。但以往的戏剧史留给民间戏剧的篇幅实在太少了,尤其从宋以后到花部形成之前,戏剧史几乎成了“曲的历史”(卢冀野先生语,见《中国戏剧概论》)。现在的研究已表明,当宋金之际戏曲在城市形成之后,广大农村仍有非戏曲型的戏剧形式,它们渗透于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之中,比城市文人戏剧的覆盖面更大、生命力更强。4

笔者相信,如果我们能将中西学者对秧歌戏的研究成果加以对比,必能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给予我们某些启发,从而促进我们对民间戏剧的深入研究。 (作者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1.董晓萍、欧达伟 R. David Arkush.《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64-87.

3.廖奔.《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7-90.

4.康保成.《苏州剧派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174.

猜你喜欢

小戏秧歌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传统戏曲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