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出彩技法:不落窠臼,文中有“我”

2015-05-25丁永辉

求学·理科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肠粉高考作文陶渊明

丁永辉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要求考生作文须感情真挚,发展等级中要求考生应见解深刻、有创意。而事实上,在高考阅卷现场,阅卷老师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李白、杜甫、陶渊明总是“很忙”;马云、马化腾、李嘉诚轮番登场;林丹、李宗伟不下十次的厮杀与拥抱……究其原因,考生在行文与选材时只关注“他”,忽略了该真正关注的“我”。考场作文要想得高分,文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情感流露和创意见解。

文中有“我”——有“我”之经历

近两年高考作文试题的材料在选材上十分贴近生活,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老王生病”、重庆卷“出租屋的故事”、江西卷“探究式学习方式”等,目的就是引导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不仅是让高考作文真正“生活化”,也是高考改革的一大方向。所以考生应用心去体验生活,把生活感悟融入作文中,那样文章的“材”才能真,情才能挚。

如高分作文《用心观察与记录》一文片段:

我初涉摄影时曾去过一次西藏。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没有从取景器的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了这所有的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我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时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探寻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才真正领悟到照片背后的意义。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我才知道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我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他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时,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了肠粉的香味,听到了打铜的悦耳声。

我这才明白,拍照是给自己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则藏在心中。

点评:从选材上看,考生以自己两次生活经历为主要素材,给阅卷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同时,通过两次生活经历的对比,作者以辩证的眼光,指出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技术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拍摄者应用心体验和记录生活,这才是拍照的真正目的。只要用心观察和记录,就能够“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可谓见解深刻。

文中有“我”——有“我”之情感

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大多以议论文为主,因为议论文不仅入题快,易操作,而且风险较低,但是高考议论文一般得分为43分左右,要想出彩确实很难。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考生对素材的呈现方式往往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对素材做客观的转述,然后再找个角度进行理性分析,最后加以总结、扣题。此法不仅造成文章的“平庸化”,也造成了情感的“苍白化”。试想如果将素材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在转述的同时融入“我”的元素,那么文章便有了“我”之情感。

比较下面两个例子对同一素材的呈现方式:

“博士县长”柴生芳拥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却甘愿回到老家甘肃临洮参加基层工作以回报社会。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他处理了8项工作,持续忙碌17.5个小时,仅最后一项常务会便持续了6个小时,集中商讨了22大项53小项政府事务。他心中装着百姓,开创了“开门办公”之政风,虽位居干部职位,却不改勤俭节约的本色。他用自己年轻且短暂的生命撰写了一曲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壮歌。

柴生芳,当我知道你身为北大文科状元、日本神户大学的留洋博士,却甘愿回到老家甘肃临洮参加基层工作以回报社会时,我因你的选择而深感震撼;当我得知你在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处理了8项工作,持续忙碌了17.5个小时,集中商讨了22大项53小项政府事务时,我为你的敬业深深感动;当我看到你开创“开门办公”之政风,虽居干部职位,却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我被你的人格深深折服……柴生芳,让我为你唱支歌,更要在我学有所成之际,如你一样学会感恩社会、奉献自己。

点评:文段一中,考生以第三方的姿态置身素材之外,客观呈现素材,并冷静地加以分析和总结,但缺乏打动人的情感,文章平淡庸常。文段二中,考生对素材的评析中融入了真情实感,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真情流露,定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中有“我”——有“我”之个性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高考阅卷现场,“一千个读者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试想这样的文章如何能引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呢?所以,观点陈旧、对素材的解读千篇一律是造成考场作文趋同化的重要原因。文中有“我”之个性就是要求考生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想前人之不敢想,思前人之所未思,从全新的角度对素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如学生习作《那一丝痛中的快乐》一文片段:

我并不认为陶渊明隐居后得到了真正的快乐,相反他更痛苦。首先,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思想早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一个和实现自己理想相违背的选择会让他快乐吗?其次,隐居后的陶渊明是孤独的,“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一个连耕种时间都不知道的孤独者会快乐吗?最后,生活的拮据让自己的几个孩子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试想身为父亲的陶渊明看在眼里会快乐吗?所以,我认为,陶渊明的隐居是痛苦远远大于快乐,选择归隐,实际上是文人的懦弱与逃避。

点评:当大多数考生认为陶渊明的隐居是为求得心灵的宁静而大加讴歌时,这位考生却独辟蹊径,反弹琵琶,认为陶渊明的隐居是痛苦大于快乐。如此一来,便使一则常规素材有了“我”的创见,不仅见解深刻,而且个性鲜明。

阅读推荐:本文关于作文的提升技法只是抛砖引玉,更多“别有洞天”的内容敬请关注《求学·高分作文素材版》。

猜你喜欢

肠粉高考作文陶渊明
那碗肠粉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以为肠粉是种肠,你就输了
肠粉
陶渊明失败了
TWICE AS NICE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