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善于沟通
2015-05-25王丛福
王丛福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建党8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群众路线,是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党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成功的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要求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同甘共苦。
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的现状
能否具备较强的与群众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岗位职责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表现。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能力,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群众的疾苦与实际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也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从当前看来,虽然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但也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在和人民群众沟通时不积极、不主动。主要表现为:
不愿沟通:一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同群众的感情淡化,喜欢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沉湎于文山会海,满足于迎来送往;宁可坐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夸夸其谈,也不愿意打开大门与群众见面,更不愿意走出斗室,深入到群众中去。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官僚主义思想作怪。认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就应该高高在上,如果深入到群众中去,就屈尊、掉价;二没有认清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也没有深刻地理解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不会沟通:很多领导干部虽然能够带着满腔热忱深入到群众中去,但因为只有沟通的想法,没有沟通的方法,只有沟通的愿望,不懂沟通的艺术,群众不是听不清楚,就是听不进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沟”而不“通”。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人民群众的意见却很大。
提高领导干部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要把与人民群众沟通当作一种职责与习惯
一是使与人民群众沟通成为一种政治纪律,决不能降低标准,抓而不紧。与人民群众沟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满不满意,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因此,作为共产党人要把愿不愿意与人民群众沟通,能不能主动与人民群众沟通,会不会与人民群众沟通提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当作一条政治纪律来遵守。而且标准要高、动作要勤。要做到这些,领导干部就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深入实践,深入到群众之中,有意识地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和群众交心。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与群众有共同的话题,实现真正有内容、有意义的沟通。二是使与人民群众沟通成为一种神圣职责。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因此,与人民群众沟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办实事的质量,更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所以要把与人民群众沟通当作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勤沟通、真沟通、会沟通,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能来时一阵风,走时乱哄哄。要真正坐下来和群众打成一片,唠家常、谈生计、问冷暖。
要带着真情实感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
不管掌握多少沟通方法,不管沟通的能力有多强,如果心里不装着人民群众,不带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真情实感与群众沟通交流,沟通的效果一定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在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时,一定要与群众加强情感上的交流。事实证明,对群众投入多少感情,就能从群众那里获得多少支持和认可。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心群众,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情况,群众才能相信你,才能把你当成贴心人。只有你对群众投入了真感情,才能真正地深入群众,真心给群众办实事,才能讲真话、讲实话,也才能听到真话和实话,与群众实现心贴心的交流和沟通。
在同群众沟通时,面对不同观点的碰撞,领导干部要有虚心听人讲话的胸怀和度量,不要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感到难以接受。对于不同意见,通过充分的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真是自己的认识脱离了实际,或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认,在群众中搭建起平等对话的桥梁。
要建立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长效机制
就石油企业来说,要建立与员工群众沟通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沟通机制的长效运行。企业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制定领导干部定期与员工群众谈心制度。谈心主要是交流学习、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谈心时既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又要指明方向、鞭策鼓励;既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又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引导,防止矛盾积累激化。制定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经常到联系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基层联系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支持、推动和指导基层联系点工作创新,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关心和了解基层联系点在工作开展、队伍建设、群众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基层联系点排忧解难。制定定期征集员工群众意见制度。主要包括关系到油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与困难员工群众“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落实好“一帮一”工作职责,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困难职工群众得到有效的救助和帮扶。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
(责任编辑: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