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魂在左权得到洗礼

2015-05-25蔡润田

党史文汇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左权偶像

蔡润田

浮嚣奔竞的风气易污染人们的灵魂,使人虚浮势利、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只有在心灵受震撼、灵魂得洗礼时,方为之警醒,也才能触发对人的品格、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是我此番左权之行的一点感悟。

前些日子,我与省内作家一行4人驱车来到山西省左权县境的莲花岩和麻田镇。前者是开发不久景致幽美、奇兀亦不乏人文意蕴的风景区;后者则是闻名遐迩的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起初,流连于景区奇岩、丛林、溪涧,清幽明丽的气息充溢胸间,一洗往日尘嚣市声的烦腻,别有一种怡悦心神的美感。然当参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听了有关人员的解说后,小品云云的念想遂消泯殆尽,而继之以满腹的感喟与遐思。

其实,发生在此的抗战故事原本也略知一二。左权将军壮烈牺牲、华北 《新华日报》总编辑何云烈士的事迹均有所闻,可在此牺牲的46名新华社新闻战士我却大都茫无所知,尚有许多人与事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如前所未闻的黄君珏烈士就使我顿感惊慕,其人其行感人至深。

时光回溯到73年前。1942年5月的辽县 (今左权),日军集中3万兵力对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发起空前残酷的大“扫荡”,驻扎在麻田的八路军总部与华北《新华日报》等部门人员实行反“扫荡”转移。时任《新华日报》管委会秘书主任的黄君珏等在转移中与敌遭遇。

6月2日破晓,黄君珏率领十几位同志攀援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道士帽峰顶,隐蔽在山巅的一个石洞中,正商讨如何脱险时,100多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这座山,黄君珏当即下令分散应战,她带领报社王健、韩瑞两位女同事在洞中同敌人整整周旋了一天,直到下午6时许。由于她们的顽强抵抗,加之地势险要,敌人始终不能靠近洞口,无奈之下鬼子从后山爬上山顶,用绳子将点燃的柴禾吊到洞口企图熏死洞中人。黄君珏见况飞步出洞,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向敌人射击。交火中她身中数弹,仍拼力还击以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洞内的两位同志伺机突围。天渐渐黑下来。子弹也已全部打光,洞口的火却越燃越旺。黄君珏伤口鲜血淋漓,身体虚弱至极(产后两个多月)。情知突围无望,火光中她凝视着两姐妹无畏的面孔,脸上掠过一丝凝重与坚毅,随即说道:“姐妹们,我们现在已弹尽援绝,但宁死也绝不能当俘虏。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冲出火洞、跳下山崖,以身殉国。”说完,她理了理齐耳短发,整了整军装,把手枪砸断扔掉,随后一跃而起,纵身跳下悬崖;两位姐妹也随之壮烈牺牲。这一天是黄君珏30岁生日。这不是传奇故事。这是撼人心魄、确凿无疑的史实!

当时,黄君珏的丈夫王默磬身负重伤,就倒在距妻子舍身跳崖地不足50米处,亲眼目睹了妻子壮烈牺牲的全过程。事后,他在给岳父的信中写道:“夜9时,敌暂退,婿勉力带伤行,潜入敌围,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微锁,侧卧若熟睡,然已胸口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觉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正握我手,渐握渐紧,终不可脱。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正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暂行掩埋。”一对年轻夫妻,瞬间阴阳两隔,何其沉痛!

走出纪念馆已是薄暮时分,脑际依然萦绕着那惨烈的一幕。不远处烟霭笼罩着一道连绵兀立的山岭,山下清漳河水缓缓流淌。在这被誉为小桂林的地方,依稀听到河水清浅的幽咽,山峦也仿佛低吟曾经的壮烈与伟岸。我久已麻木的心隐约生出些许哀叹。我想,对这样的人和事,如今晓得者怕是不多了,即令晓得怕也淡漠或忘却了。这让人感慨丛生。其实,烈士一生,不唯“死的光荣”,其生前的品德修为就很不寻常。作为镜鉴,不胜今昔之感。

黄君珏1912年生于湖南湘潭,父亲与几位舅舅都是国民党要员,可谓“官二代”了。这样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没寄生于家族既有的优渥条件,年仅15岁便投身革命,后只身来到上海就读于复旦大学,是经济系的高材生却并未清高自恃,毕业后毅然投身艰苦的革命工作。这是今日一些谋求高学历只为待价而沽者所难以企及的。后在远东情报局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审讯中她极力为另外两名同志开脱,掩护他们脱险,只身入狱,判刑7年。一介弱女子,危急关头,舍己为人,勇担道义。如此侠肝义胆,足以让而今一些“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们汗颜。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黄君珏被保释出狱。1939年,她被派到太行根据地工作。一位年轻漂亮的才女远离江南都会,来到偏僻荒远的北方山区投身清苦的抗日战争,这样的人生抉择、价值取向,是今日一些贪图享受、安富尊荣的年轻人所不可比拟的。

黄君珏到根据地,先后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华北《新华日报》社等处任职。为便于工作,她将才出生3天的儿子送到老乡家寄养,从此再未见过自己的孩子(两个多月后她就牺牲了)。人间至亲,母爱而已,其割舍之痛可想而知。

在敌后办报,条件异常艰苦;又处于日军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她曾对报社同志说:“革命中注定要随时准备牺牲,要过‘生死关。”有人问她:“你家里的条件那么好,不去过富裕的家庭生活,来太行山多苦,还有危险。”黄君珏用一位名作家的话回答:“只为家庭活着,是动物的自私;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这些话,对今天某些为狭隘的世俗观念所浸染的灵魂来说,似嫌疏阔甚至乖悖不可思议了,但这正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在。在一些人价值平面化、信念低俗化、私欲膨胀化的颓靡氛围中,我们不正需要一点高蹈超迈的气象来提振社会、民族的精神品格吗?!

那天,我在网上浏览,乍然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为什么戏子们都比黄君珏更有名?为什么没有人以黄君珏为偶像,却以戏子们为偶像?英烈的血白流了。”这话真是力透纸背、发人深省,可谓诛心之论。我想,这位网友并不是一般地鄙夷演艺行业,而是就社会风尚的畸重畸轻慨乎言之。所谓戏子大抵指某些演艺明星,其付出与所得的悬殊,特别是对青年一代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追星的人群把他们奉为偶像,所看重是他们外在的光鲜亮丽,是他们获取名利的“终南捷径”。以此为人生的标杆,心目中怎么会有黄君珏的位置!理想决定追求,追求支配行为,行为体现境界,境界显现人格,人格塑造形象。今天的年轻人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该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造就什么样的人格品质,的确值得深省!英烈的血不会也不应白流,理当成为今天烛照人们重塑偶像、完善人格的指南、楷模。古语云“似兰斯馨,如松之盛”,正可谓黄君珏烈士的精神写照。其如兰似松的美德,必将泽被来兹,垂馨千祀。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左权偶像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左权将军的家信
偶像报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
左权军事理论概述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