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靖宇:不朽的民族魂

2015-05-25毛峥嵘

党史文汇 2015年3期
关键词:杨靖宇将军敌人

毛峥嵘

传奇革命生涯概述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他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其中一次,日本特务断定他是“头目”。一连数日大动酷刑:皮鞭、老虎凳、灌马尿、压杠子、上大挂。杨靖宇多次昏死过去,但仍然坚守党的机密。敌人无奈把他投入了水牢,以共产党嫌疑罪,判处一年半徒刑,关入辽宁第一监狱。杨靖宇曾对人说,我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他在4年多的白区工作中,5次被捕坐牢,经受了严峻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坚强起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担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硷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同年12月下旬,杨靖宇用调虎离山计,把驻守三源浦的日伪头子邵本良的第六团调出去,率军乘虚而入,捣毁日伪铁路工程局和警察署,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军装等物资。邵本良不甘心失败,率伪军并勾结日军2000多人,在柳河大小荒沟一带企图围歼杨靖宇所部。但因地势险要,不敢轻举妄动。邵发信假称东部有重兵,又故意泄露给杨靖宇。杨得知是圈套,便将计就计也发假信让敌人截去,表明要从西部突围。及至深夜,杨靖宇领着队伍急行军,乘虚攻克邵本良后勤基地——金川县凉水河子,缴获许多军用物资。在之后一两年里,他不断和邵本良的伪军作战,部队越战越强,队伍发展到3个师。1936年,杨靖宇升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月下旬,他率部来到本溪赛马集山区计划突袭邵本良部。邵和日本顾问英俊率领的1000多人,陷入了杨靖宇布置的“口袋”,激战4小时后被全歼。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斗争。1938年5月,他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他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潦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顽强抗敌牺牲经过

1939年11月22日,杨靖宇率司令部直属部队、警卫旅一团、三团400余人,集结于濛江境内(面对的是日伪军警2.5万人),穿无棉、食无粮、住无处,且天气寒冷,积雪浅处至膝盖,深处到大腿根。每天行军打仗,因衣裤总是湿的,寒风一吹冻成冰,又硬又沉难以打弯,迈步都很吃力。身上冰浸骨髓寒彻全身。鞋跑烂了,只好用榆树条拧成绳把烂鞋绑在脚上,实在绑不住了就从棉衣上扯下一块布包在脚上用榆树绳子绑上。最难熬的是夜里,气温降到零下三四十度,大树冻得咔吧咔吧地响。战士们多希望点燃一堆火,烤干衣服,暖暖身子,但火光又会把敌人引来。战士们冻极了,只好在雪地上跑、蹦,但肚子里没食蹦几下就没劲了,只好坐下来,困极了又不敢睡实,否则就会冻僵再也起不来。至于吃的就更难,冰天雪地,连草根都找不到,饿极了用刀刮下一块榆树皮,去掉老皮剥嫩皮放在嘴里嚼,又苦又涩极难下咽。就是在这极端艰难的处境中,杨靖宇率领他的将士们仍在苦苦地支撑着、坚持着。

为免遭敌人聚歼,杨靖宇分兵一部移师北上,另一部200多人继续留在西岗地区牵制敌人。但由于叛徒告密受敌包围。杨靖宇率部奋勇还击,拼死突出重围。此战后,杨靖宇部仅剩30人。

为了战士们的安全,杨靖宇身边只留下聂东华、朱文范两名警卫员。当天下午,杨靖宇等3人来到大北山下,他让两名警卫员去搞吃的,并约定会合地点后向山上爬去,当爬到半山腰时山下传来喊声和枪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叛徒带领日军600余人顺地上的脚印尾追而来。

杨靖宇飞奔上山,选择有利地形隐蔽,同敌人展开枪战。打了一阵,敌人见只有一个人,便停止进攻,喊话劝杨靖宇投降。杨靖宇见太阳已快落山,便将计就计说:“让我投降可以,你们派一个人过来谈谈条件。”日军大队副伊藤立功心切,喊道:“你等着,我马上过去。”他刚站起身,杨靖宇一枪打中其胸部,伊藤倒地身亡。趁敌人混乱,杨靖宇钻进了林子里,也就在这时,一颗流弹打中他的左臂。

当敌人呼叫着冲上山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敌人用火柴微弱的亮光按雪地上的脚印和血迹跟踪追击。当追到后半夜两点多钟时,他们全愣住了,原来地上的两只脚印,突然间变成一片零乱的脚印。经仔细辨认,是他们自己的脚印。

原来是杨靖宇趁着黑夜牵着敌人在山林里转了一大圈后,又回到原地,乘敌人打磨磨时,杨靖宇摆脱了敌人,去与两名警卫员会合。

此刻,警卫员聂东华、朱文范在濛江县城东遇到打柴人赵学安,两人求他给买些吃的,赵学安答应回村去买,让两人在此等候。不料,赵学安回村后,即向敌人报告。聂、朱两人英勇抵抗,不幸中弹牺牲。经叛徒辨认,知道两人是杨靖宇的贴身警卫,因此断定:杨靖宇就在这附近。同时下令:“进山打柴的农民不准携带午饭。”防止把食物送给杨靖宇,至此,杨靖宇陷入绝境。

杨靖宇孤身一人在雪深过膝的雪地里艰难跋涉,他已经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了,饥饿使他眼前直冒金花,左臂伤口隐隐作痛,两条腿像灌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力气,而他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他从榆树上扒下一块树皮,剥下里面的嫩皮放进嘴里嚼着,苦而且涩,他使劲强咽下去,刺得嗓子疼……

1940年2月22日晚,杨靖宇来到濛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破地窑子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夜晚。

23日上午10时,林中雾气渐渐散去,杨靖字隐隐听到说话声。杨靖宇喊住了他们,4人来到面前,被杨靖宇奄奄一息的神态、苍老憔悴的面容吓了一跳,杨靖宇说:“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饿得不行了,请你们帮忙给我买点吃的,再给我弄套衣服来。”

4个人没人敢应声,其中一个大胆地说:“现在你的处境这么困难,不如归顺了吧,归顺了,日本人不会杀你的。”

杨靖宇坚定地说:“你说的也许不错,但我有我的想法,我是绝不能归顺的。就这么办吧,我多给你们些钱,你们把我所要的东西买来。”4人答应后分头离去。

其中一人回村遇到特务盘问,害怕杀头,把情况告诉了特务。

下午3时50分,敌人陆续到达三道崴子,在与打柴人约定的地方没找到人,便分成两队在树丛中搜索包抄。只见树丛突然晃动,一个高大的身影跳起来,向前跑去。敌人边追边开枪,杨靖宇边退边还击,最后,他来到遍地乱石的河边,在一棵大树下隐蔽起来。

敌人在逼近,100米,50米,20米,把杨靖宇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开始敌人企图活捉杨靖宇,便停止射击,向他喊话,劝其投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但回答敌人的只有杨靖宇射向敌人的子弹。

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便趁敌人喊话之机,点火烧毁身上所带文件。敌指挥官大阪知道,活捉和劝降杨靖宇是办不到的,于是下令:“干掉他!”

一时间,所有的轻重武器一齐射向杨靖宇隐身处。杨靖宇两支手枪不停地射向敌群。20分钟后,杨靖宇左腕中弹,手枪掉在地上,他顽强地用右手继续向敌人还击。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胸部,他身子一晃,紧接着身上又中数弹,他那高大的身躯倒在冰冷的濛江大地上。当时的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

将军的遗物有破烂的衣服、三支手枪、230颗子弹、钢笔、怀表、指南针、现金6660元。经叛徒确认,被打死的就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胃,发现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而只有棉絮、树皮。凶残的敌人割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悬挂示众。

杨靖宇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是被他的敌人记录下来的。据日本随军记者写的《阵中日记》记载:杨靖宇牺牲后,杀害他的凶手之一日本警佐西谷半个多小时没敢靠前,他甚至不敢相信打死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当得知确实是杨靖宇时,他没有一点快乐感,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杀害将军的另一个凶手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也充满困惑:杨靖宇究竟靠什么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怀着敬畏的心情,用军刀划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见到树皮和棉絮。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默然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穷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抗日将士的心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也越来越深。他最后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剖腹自杀。在遗嘱中他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杨靖宇牺牲后,抗联第一路军全体将士抱头恸哭。他们攥拳宣誓:头可断,血可流,坚决把抗日的大旗扛下去,扛到底,为杨司令复仇!仅1940年3月2日至6日,第一路军就对敌人发起3次拼死攻击,被敌人惊呼为“打疯了”的部队。第二路军、第三路军也在各自地区频繁出击,不断毁列车、断交通,阻击日军,使敌人屡遭重创。

1940年3月5日,杨靖宇将军遗体安葬于濛江。1946年2月14日,为永远纪念将军,濛江改名为靖宇县。195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位置发表了了新华社沈阳5日电通稿,题为《杀害杨靖宇将军的凶犯 唐振东已就擒正法》。1953年,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于吉林省通化市修建杨靖宇将军陵园。1963年11月6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在其殉难处吉林省靖宇县落成。纪念馆陈列了杨靖宇烈士的遗物、遗著和有关的革命文物、图片等130多件,系统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

1993年8月21日,彭冲参观杨靖宇烈士陵园,挥毫写下了“中华魂”三个大字。这三个字,真正浓缩了杨靖宇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1995年1月16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杨靖宇的故乡驻马店地区确山县李湾村举行隆重纪念活动。5000名杨靖宇生前战友、吉林省靖宇县代表、河南省各界人士和英雄的亲属后代、家乡的父老乡亲,聚集在新落成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向高3.8米、重1.5吨的杨靖宇戎装青铜塑像默哀致敬。199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将军的家乡重新修建了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责编 雷蕾)

猜你喜欢

杨靖宇将军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我家的“将军”
将军
敌人派(下)
英雄杨靖宇之死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