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教学设计

2015-05-25闵英

黑河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卫生城市标志危害

闵英

活动名称:

本节社会课活动的名称是《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开展。

教材分析: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是为了增强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而设计。大班幼儿已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对事物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行动,由此生成了本节活动内容。

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大都在5—6周岁,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对待废旧物品、垃圾有较为基础的认识,但是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再利用的认识较为模糊,保护环境的意识较为淡薄,更不知该如何从身边做起。因此,在大班幼儿中适时开展此类社会活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

环保意识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及家长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浪费纸张及其它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设计了本节《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的主题探究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及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懂得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启发幼儿观察、思考、动手和动口的能力,从身边的事物产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从而建立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培养幼儿观察的观察能力,学会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

3.使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做到不乱扔垃圾,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垃圾的三种分类,即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有毒有害物质;了解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了解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过程,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认识回收标志,能对废旧物进行分类,分辨哪些可以循环利用。

活动准备:

1.城市模型、垃圾(纸团、水果皮、饮料瓶、易拉罐、酒瓶、落叶);

2.入场及选举音乐;

3.五角星、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物质标志图;

4.游戏道具、实验材料(塑料袋、玻璃瓶、火柴、水、盆)。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

幼儿随音乐拍手入场。

二、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城市模型,进行“选举大会”,评选出“卫生城市”。

2.幼儿在选举音乐中进行选举:在自己喜欢的城市下面贴一个五角星。

3.选举结束,宣布“卫生城市”评选结果。

4.幼儿说出自己选择这个城市的理由。

三、活动过程

1.问题过渡,引出内容

师:你知道这个城市(卫生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

2.游戏引领,学会分类

(1)师幼互动进行“收废品”游戏,学习可回收的标志。

(2)游戏结束,展示“废品”并指出哪些是可回收物品,讲解其意义。

3.学习可回收利用标志

(1)师出示可回收利用标志贴于所列物品上方,讲解两层含义。教师设问:可不可以随地乱扔这些垃圾?为什么?

(2)问题过渡:那是不是不可回收物品就可以随地乱扔了呢?

4.讲解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过程及标志

教师设问:不可回收垃圾应怎样处理?

教师出示图片(课件)、讲解:环卫工人→垃圾站→填埋场、焚化炉(处理过程)。

5.填埋、焚烧的危害

(1)讲解填埋的危害。

师幼观看塑料袋在土壤中无法分解的实验视频。指出填埋的危害主要在于引发爆炸和火灾,造成地下水污染,影响植物生长等。

(2)教师讲解焚烧的危害

教师做玻璃瓶中烧塑料袋的实验。指出焚烧的危害在于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6.怎样对待身边的垃圾

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1)不浪费资源;

(2)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与有毒有害垃圾分类;

(3)不随地乱扔垃圾

四、游戏匹配(巩固环节)

1.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Y”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2.游戏

教师打乱垃圾图片顺序,请幼儿给垃圾分类并贴上标志。

五、延伸环节

1.欣赏MTV《地球你好吗?》

教师引导:垃圾仅仅是破坏我们周围环境的一种,水、大气、土壤的污染无处不在。

(1)出示课件欣赏大屏幕:MTV《地球你好吗?》

(2)小结:地球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为环保出力。

2.清理“城市”垃圾

每组选两个幼儿代表,把“城市”中的垃圾分类,然后装入贴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物质”标志的桶中。

六、结束活动

教师率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室外,清理幼儿园内的其它垃圾。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卫生城市标志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试论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黄石实践
药+酒 危害大
认标志
深圳市健康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玉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予以奖励的决定
酗酒的危害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