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契机 培养先进技能人才
2015-05-25马汉伟沈琳琳
马汉伟 沈琳琳
摘 要:在中国教育结构模式调整的大趋势下,探索如何使职业教育的优势得以发挥,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整体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中国梦,是每一位职业教育者的当务之急。职业教育者要及时转变观念,做好一线教学实践,迎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大变革。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 职业教育 结构调整 双师型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高铁技术、水电风电技术、特高压输变配技术、核电技术等都已步入世界前列。但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的还是比较低端的、科技附加值低的产品,总体科技含量不高,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发展。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说,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我国接近一半的高等院校将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纵观国际,在职业教育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工厂模式”和瑞士“4+1”的职业教育模式等。相比来看,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并不令人满意。有了政府的正确引导,我们每一位职业教育者也要及时转变观念,做好一线教学实践,迎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大变革。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
近些年来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吸纳了全国绝大多数优质生源。但有些高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培养出的学生并不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不高,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就业和招聘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就业者报怨找不到工作,企业报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国人只接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较片面。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要强化职业理念,为中职教育做好准备,比如说开设一些职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爱好、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来决定是走学术型还是技术技能型的路线。
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2014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产品;每一个零件都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要由中国制造到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处在产业转型或产业升级阶段。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科技含量高,吸收了大量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我们培养的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所以,职业院校要适时抓住时代契机,多培养企业需要的岗位能手,高等院校也应该适时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出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大批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想要培养出一流的技能型人才,就要有一支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一是指在企业一线干过多年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者技师,二是指能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的讲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的类型,也是职业教师的特色。他们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师傅;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能证书;既是学科带头人,又是技术带头人。现在,在技术院校中能真正称之为“双师型”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对企业的管理、生产流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实践认识。虽然这几年国家对中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很大,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经验,比如聘任企业中专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作外聘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另外加大教师岗前和职后的培训力度,派教师到企业学习,深入到车间,深入到具体岗位,自己动手做出合格的产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三、创建以市场为导向、贴近生产实践的教学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工厂模式”以及瑞士“4+1”职业教育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做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消化和吸收知识。全球没有唯一正确的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我们培养什么样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的教学就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这类人才。现阶段职业教育常用的四段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模拟车间工作流程、工艺流程,根据不同岗位来选择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是教师充当了工厂师傅和教练员的角色。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立即进行动手操作实践,使得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以消化,技术与技能在产品中得以体现,抽象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升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体现出“学中干,干中学,理实一体化”的职业教学特色。
教师首先扮演工厂师傅的角色,通过组织准备、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和归纳总结四个过程来实现技能的掌握。在教师演示后,可以找几位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再次观看,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直到正确掌握动作要领,然后学生再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将整节指导课归纳总结,对重点难点、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进一步强调,并在结束前对学生的作品和操作规范做系统评价并给出分数。基本的技能掌握后就可以实施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这时教师的角色又转变为教练员。教师讲解理论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产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的过程,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动手、动口、动脑和“做中学”“做中教”“用中学”的协作中,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要树立崇尚劳动光荣、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没有正确的职业观,更没有体验过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所以在职业教育中一定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崇尚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体现人生价值、劳动创造未来的理念。
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需要职业教育者坚定信念,不断创新,有开拓的精神,脚踏实地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掌握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提升我国先进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不仅成为制造业大国,更成为制造业强国,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微观设计研究[J].职教通讯,2011(10).
(作者单位: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