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红柳,破译生存的密码

2015-05-25黄美灵

职业·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红柳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黄美灵

摘 要: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认识与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树》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以往对这篇文章的大众解读定位一般都落在“环保”,很少有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本文以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为出发点,着重解读其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意义。

关键词:红柳 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

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感觉,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终极价值的审视。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青年人特别是中职学生之间因一言不合或看不顺眼就大打出手、因一点委屈误解而放弃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种视生命为儿戏事件的发生,表明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国学大师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明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唤醒,而现实的教育过于功利化,润泽生命层面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语文学科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注定了语文教学应成为中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可从生命关怀和情感教育出发,以职高语文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滋养,收获人格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结合相关文本开展教学活动,来润泽中职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解读环境:头脑风暴,全面激荡学生的内心

该部分作为导课部分,希望能够让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充分感受到青藏高原环境的极端恶劣,在如此环境面前生命的脆弱,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小模块。

1.文本阅读

让学生找出描述红柳生存环境的语句并齐声朗读:“这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地球的两极是指南极和北极,而将阿里称为第三极可见其酷寒;海拔高则空气稀薄,根据资料,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则下降0.6℃,这里年均气温1℃;沙漠意味着这里水资源缺乏,年均降水140mm。短短的五个词组却极为准确地概括了红柳生存环境的恶劣——酷寒、缺氧、缺水。

2.视频冲击

课文描述的背景环境是西藏阿里,对于生活在江南小镇的职高生来说,非常陌生遥远。为了让他们有一个相对直接客观的认知,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阿里风光》,把教学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吗?再请同学结合几张图片——反映阿里地理特征的戈壁、终年不化的雪山等,谈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视觉冲击。

3.故事触动

紧接着给学生讲述《读者》上曾记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军嫂带着她5岁的孩子去探望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于西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

人的情感生发是有一个过程的,仅凭几个词组的描述,学生对红柳的生存环境还没有多少感触。于是又设计了之后的两个环节,给学生视觉上和心理上强烈的冲击,让学生对其恶劣的环境有一个更深刻、形象、直观的认识。

二、解读红柳:文本细读,感悟乐观顽强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文本材料、语言文字中发现跃动着的生命体验,并用这些生命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来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揭示生命意识领域里更丰厚的内涵。

1.问题过渡

在这样的生命禁区,有没有生命?“有,红柳!”“长年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呢?”请学生细读文本,找出文中对红柳生存状态的描写。

2.品味红柳的生存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力和情感力,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红柳的生存态度的词句,并带领学生反复咀嚼品味。如“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一句中的“微笑”,写出了红柳面对着酷寒和缺氧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毫无惧色,而且充满了乐观和淡定。又如“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的“昂然”,富有立体感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了红柳顽强、傲然不屈的形象。

3.品味红柳的精神内在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微笑“只是外在表现,那么是什么给了红柳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呢?它凭什么能如此乐观、淡定呢?——是它埋在地下的根,给予了它向上的力量与蓬勃的生命力。接下来带领学生一起挖掘课文中对红柳根的描写。既有形象的比喻,如“如盘卷的金属”“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又有鲜明的对比如红柳被砍伐完,需要掘出它的根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一开始用的是铁锹、镐头、刀斧,到后来用炸药都展示出根的坚挺和硬韧,生命力的顽强。“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这强大的根系既维系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又牢牢固住了肆虐的流沙。而当人们用它烧饭时,遂不了防风固沙的心愿,就干脆顺应人类,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似逆来顺受,却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这是怎样淡定而从容的人生态度!在解读的同时再配上一幅幅不同的画面、不同角度的红柳(根)图片,凸显红柳内在顽强的生命力,催发学生生命意识的萌芽,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身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思想。

该环节设计是要让学生紧紧围绕文本,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来感受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在对红柳的理解过程中,注意由表及里,最终让学生明白外表的坚强需要有强大的内在来支撑。

三、解读作者:由物及人,再现作家人格

一般我们都是在课文题目后介绍作者,这次笔者调整了顺序,将其放在第三部分。

1.猜想作家形象

“文如其人”,请同学们想象,能写出如此生命力的文章的作家,是什么样的人呢?学生猜想之后,投影作家毕淑敏的照片,再让同学根据照片来感受其内在的情感。

2.补充背景知识

生命是相通的,在红柳这种植物的身上折射出的是生命的乐观和顽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散文正是作家人格的再现。本文的作者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有着传奇式的人生。她17岁就投身到西藏阿里当兵,在酷冷、缺氧的“世界屋脊的屋脊”,这个花季少女,一待就是11年。在不可逆的命运面前,她选择了顽强地生存,尽其所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文章中红柳的乐观、坚强和豁达不正是作者人格的再现吗?

3.学生小结

先请学生找出作者与红柳的契合点,然后笔者补充了毕淑敏在《我的人生笔记》一书《我的故事》一文中,叙述自己在西藏当兵时的感受:“我感受到了要珍爱生命的伟大和渺小,我感受到了要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这段苦难的生活使她明白了日常生活的核心:就是如何善待每人仅有一次的生命。这种“善待”绝不是苟且偷生,贪图享乐,而是更加积极地为生命的发展做贡献,只要生命存在,就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

该部分为一个过渡环节,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对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起到辅助作用。有了这样一个由物及人的引申,为下文引导学生感悟自身做有力的铺垫。

四、解读自身:由人及己,升华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上,还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将从书本中感受到的生命意识内化为一种信念,注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与可延续性。

1.播放视频,感受坚强

为了使学生的生命情感教育再得以升华,从课文材料中所表述的红柳的生存状态(形态),从它们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中来反观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与生命价值,笔者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深入生活,安排了一段《中国梦想秀》中李娜(1995年生,12岁因右腿部肿瘤而截肢,去年妈妈因病去世,今年8月她又被查出肺部恶性肿瘤,如今和爸爸以及7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靠爸爸打零工维持生计。面对这一切,她仍乐观地笑着,浑身充满着正能量,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的视频,让学生积极地探究和思考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当困难、厄运袭向生命的常态时,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应对坎坷的命运。同时引导学生明了,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来适应一切环境。

2.学生静思

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过往,回想自己经历过的挫折。通过这些问题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沉思考,使之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价值所在,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加强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带动学生正视人生挫折,让学生理解只要坚强地活着,勇敢地应对挑战,抱以积极的态度,那么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我们的生命将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我们的人生也就更加多姿多彩。

3.小组交流

学生反思讨论如何才能应对生活中的这些挫折,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写成作文。

只有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对他们产生触动,而不是空洞地去说一些套话。努力让学生在红柳与自身、作家与自己的对比中,产生学会坚强,培养自身实力的真切感受。

生命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文本材料渗透生命意识,能够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成为真正育人的教育活动,而这也是语文课程应追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钟琼.《离太阳最近的树》的真情探赏[J]. 文学教育(上),2012(8).

[2]王爱琴.高扬生命关怀之风帆[J].教育科研,2013(5).

[3]王建民.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意识的教育[J]. 语文教学通讯,2004(12).

(作者单位: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红柳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高原红柳
大漠红柳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红柳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总结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