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三美”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25莫笑倩
莫笑倩
摘 要:技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通过“生动”和“趣味”才能够很好地加以体现。而在技校语文的教学中,诗歌的“三美”可以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以诗歌的“三美”为例,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生动”和“趣味”结合进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语文 诗歌 “三美”
中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本来就应该是有趣、有韵味的,特别是在诗歌中,更加表现得具有韵律。但是语文教学步入技校阶段,学生由于自身中考题海战术对语文学习的厌倦以及相对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开始对语文学习厌烦,在他们的眼中语言文字失去了原有的活动和魅力,转而变得枯燥乏味,特别是第五版教材中,选入了《员工守则(节选)》《钱》这样和实际生活结合的作品,使学生更加觉得技校语文教学毫无趣味性可言。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脱厌倦课堂的情绪就变得尤为重要。
笔者所认为的“生动”“趣味”是一种基于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通过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诗歌部分学习中,通过对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伴随着笑声与思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那么笔者就结合诗歌“三美”从而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浅薄的见解。
诗歌“三美”是由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是新月派的新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而该理论,在徐志摩先生的诗歌里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笔者认为,诗歌的“三美”就可以非常有效地结合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一、关于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的重要特点,诗歌的音乐美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上。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正是因为“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自古以来,中国人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直至现代才统称为“诗歌”。古代的《诗经》,诗歌极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时就是为人们所吟唱的歌曲,有的还颇为盛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歌里的音乐在我的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现。”
“探视物象”单元教学中,选入了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作品《再别康桥》,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就像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奏舒缓流畅,和谐自然,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跳跃,旋律优美、轻盈委婉而略带悲伤,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呈现出音乐美的特征。笔者首先导入在朗读时的巧妙运用,引导找出诗歌最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色,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优美旋律,从主旋律的舒缓、柔和而略带悲伤,转而开始明亮而轻盈,在几个高亢的乐句之后,又重新顿入低沉,知道诗歌的最后,逐渐舒展而嘹亮,发出了全诗的最强音;纵观《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引导学生们体会每节、每行、每顿之间的严谨而和谐的节奏;从全诗的韵式上,每小节都有独立的韵脚,并且首尾小节的韵脚相同,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出期间的抑扬顿挫,显得非常得有韵律,使得学生们沉浸在该诗独特的乐趣和审美快感之中。
在讲到音乐美的同时,笔者又给学生讲了杨富森先生的《于瑜与余欲渔遇雨》,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段,全文以同音字见长,共126个同音字。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一篇趣文所表现出来的古诗词的音乐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能跟老师有很好的互动,学生之间也发生了主动的交流。他们边听边学边互相争论,讨论得非常热烈,半猜半想地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和造字法融会贯通。诗歌的音乐美不仅使诵读变得乐趣无穷,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活泼。
二、关于绘画美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虽然表面上看来,诗与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往往把他们相提并论。诗歌的“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幅独立存在的画面。一首好诗,可以通过意境景色的描绘,使其具有深厚的画意,由人的感觉转移,亦如修辞手法中的“同感”,给予人的审美感受就更加宽泛、丰满而又不确定,所谓“诗情画意”,想表达的正是诗歌的绘画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体现得非常突出。作者在那样一个年代通过美妙的意象让整首诗歌丰满且有韧性。而作者也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怀投射到眼前的画卷中,“康桥”不是普通的“康桥”,而是作者心中那些求学和人生的情感体味,到处都有爱的影子,到处都有作者追求的自由的境界,那“新娘”是作者盼望着的“新娘”,虽不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新娘,却也能成为“夕阳”中他心里最爱的样子。诗中有画,画中又有人,历来被认为是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再别康桥》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
戴望舒的《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他也曾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歌就无处不体现着诗歌的绘画美。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对于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们明白,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年代,作者不得不避居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但同时又交织着朦胧的希望。正是在这样的意境下,全诗描绘了一条狭窄而又阴沉的雨巷,一个在雨巷中迷惘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整个画面透着一种朦胧而幽深的美感。通过课堂上的引导,使学生们的脑海中出现如此的一幅图画,更有助于学生们轻松地理解诗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怀。
绘画美必定要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方式,将诗改为脑海中一幅幅生动的图画,然后乐在其中,将其描述出来,通过训练,提高对诗歌理解的能力,从而巩固赏析诗歌的方式方法。
三、关于建筑美
诗歌作为一种高雅而纯粹的语言艺术,是对语言的极为讲究和精巧的运用。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的形式上。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歌语言的建筑美是美通往生活的传播渠道,通常代表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诗歌之所以异彩纷呈,是源于其具有集灵气与美感于一体的表达方式,在诗歌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上对人产生了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和碰撞。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宜人的形式,这在诗歌领域,就是诗歌的“建筑美”。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闻一多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就像美的建筑一样,诗歌的建筑美也不拘泥于形式,它可以有多种的呈现方式,它可以是整齐美,可以是参差美,也可以是回环美。
继续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全诗七节,四行一节,每节四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结构上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能够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中增加自身艺术修养的提炼。但在严谨的结构中,又透出一些新意。比如作者把每一节的偶数行退后一格,每行的字数稍有增减,如此简单的一个变化,便使得诗歌在整齐美中又富于了变化,充满了参差错落之美,让人赏心悦目。用美学家的话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该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跃然纸上,美不胜收。
在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诗歌建筑美的直观记忆,笔者又让学生体会了一下其中最有趣的回环美。有一首非常有趣的诗,《苏小妹遥寄回环诗》,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酒
飞 力
如 微
马 醒
去 时
归 已
花 暮
赏
这是一首回环诗,读法是: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样一首回环诗,学生们平时应该不大会接触到,一见便会好奇,努力地探究这首诗是如何形成的,到底该怎么读?越强的好奇心便会得到越大的兴趣与积极性,当读懂时,便会恍然大悟,那感觉犹如攻克数学难题一般。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分析其建筑美,便会顺水推舟,一切来得那么简单,学生的记忆也会加深。让学生学会基本地架构诗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格式的整齐不等于整齐,而真正的整齐就是能够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感,并且在格式的有规律地辨析中回环反复地赏析与品味诗歌。
诗歌的建筑美更加贯彻了闻一多先生诗歌“三美”的除了文字外结构也要美的特点,在教学中也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诗歌的魅力所在。所以诗歌“三美”的诗文教学是技校语文教学“生动”“趣味”的灵魂,也必将为技校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增加源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荣奇.细品趣味语文[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2]王尚文.呼吁“语文”一分为二[J].语文学习.2004(4).
[3]王秉蓉.语文课改呼唤语言训练的回归[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5).
[4]滕宏江.巧妙激趣,让语文学习“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作者单位: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