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中的升华
2015-05-25王钺
王钺
2014年,我所教的初三(3)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敢于表现自我。他们经常在上课时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会影响我的教学计划。每当这时,我会有些反感。但是,一次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却给了我深刻的体会。
这一天,我在初三(3)班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二氧化碳的性质中有一条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学生通过蜡烛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性质;同时也总结出了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我想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深入讲解。课堂上,正当我要领着学生做练习时,小岳同学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二氧化碳绝对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际上,二氧化碳并不是绝对不能燃烧的,这也是高中要学习的一个知识点,我想既然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就把知识面简单拓宽一些吧。于是,我告诉学生:“二氧化碳实际上也能支持极少数物质的燃烧。比如我们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如果把镁条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它也会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底部会有黑色物质——炭生成。”同学们一听到灭火的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异常兴奋,纷纷提出要求:“老师,能否带我们做一下这个实验?”我一听,觉得这并不是我们在初中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中考的考点,做这个实验不在我的教学计划之内,会浪费我宝贵的课堂时间。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高中要学习的知识,初中涉及不到。我已经把实验现象告诉你们了,它就和我们以前做的镁条燃烧实验现象差不多,我们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了。”就这样,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学生的要求。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上课时,小昊同学请求我给他5分钟的时间,我很诧异他的要求,但还是同意了。他拿出一个包裹,里面装着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小昊站在讲台前,指挥着一名同学将稀盐酸倒入大矿泉水瓶中,另一名同学用纱布将几小块很小很小的大理石包裹好,上面系一根细铜丝,他们将包裹着大理石的纱布悬挂在稀盐酸的上面,将铜丝插出矿泉水瓶盖。随后,小昊在瓶盖上钻了一个小孔,其他同学帮忙将胶皮管插入,以便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他们还准备了一个罐头瓶来收集二氧化碳。看着他将家用物品巧妙地变成实验装置,同学们投来了敬佩的目光。而我也不由自主地参与进来,帮助他们连接好仪器。一切准备就绪,小昊将铜丝往下放,让纱布里的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产生二氧化碳。一名同学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当二氧化碳收集满后,小昊又拿出自己准备的镁条点燃,插入二氧化碳中。瞬间,同学们看到燃烧的镁条发出耀眼白光,同时黑炭飞溅。同学们看到这个实验异常兴奋,竟然欢呼起来,教室里的欢呼声把校长也吸引了过来。有些同学对我说:“王老师,你看黑色的炭也跟着飞溅,这比你简单的描述给我们的印象深刻多了。”同学们要求再做一遍实验,看着他们兴奋的模样,我默许了。
就这样,学生们异常高兴地又“欣赏”了一遍实验,那节课,我恰好要讲燃烧和灭火,学生做完实验后,我问:“同学们想想看,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学生们热情不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很快就明白了燃烧的条件,同时还指出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没想到因为小昊的课前实验,那节新课导入非常顺利,课堂效果也很好。课后,很多同学还主动上网查出了许多种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其他资料,后来还在学校办了一期关于“安全和灭火”的校报。
多年来,应试教育给实验教学打上了深深的功利主义烙印:只要是中考重点的实验,我们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让学生做,让他们按着老师的要求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而不重要的选做实验则备受冷落;那些课外实验就更是无人问津了。我想,这种追求立竿见影和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动手兴趣, 本来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去做的实验逐渐成为“老师要我做”的被动行为。这不禁让我想起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的教育六解放原则: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眼界,获取丰富的知识;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学自己渴望学到的知识,干自己高兴干的事。作为教师,我们不应一切只是为了考试和所谓的“成绩”。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鼓励并多给学生创造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
露珠虽小,但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事情虽小,但能折射出新课标的思想。反思教学,作为教师,我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实验已经非常清楚了,为了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我忽略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只是简单地为学生描述了实验现象。但仔细想想,学生们是非常渴望自己亲自去感受这样的实验的,他们想做实验的想法和行动也恰恰是他们追求新知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不应该去剥夺学生的求知愿望,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