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营销专业建设研究
2015-05-25张梁湘
张梁湘
摘 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强调施教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本文根据营销专业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现状,对中职学校营销专业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建设 中职人才 培养 创新
200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新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够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这对中职学校学生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职教育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当前营销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学校对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教学内容不能联系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等原因。当前一些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对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意见,笔者根据企业工作经验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如何办好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议。
一、明确岗位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综合企业反馈信息,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基本能力主要体现为责任心、团队协作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就是职业技能,指运用专业技术完成某种特定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体现为:销售岗位综合能力即谈判、销售、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调查采样发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需求更趋多样化及专业化。
二、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教学模式
《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第三部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要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1.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倡导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种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角色根据教学内容在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之间进行转换。
(1)企业锻炼。
①在相应的教学内容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企业一线销售工作,了解熟悉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方法。
②学生通过由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增加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企业实践,不断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岗位、增强与人协作的能力。
(2)改变课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企业岗位实际,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构建师生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教师设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完成任务。在此情境下,课堂成了工作场地,学习内容转变为工作任务,师生之间转变为同事或销售员与顾客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独立地学习。在此教学过程中,职业综合能力成为教育的重点。因此教学过程以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使得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并行,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参与营销实践的机会。
2.工学结合,创新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目标中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构建一个以营销综合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
(1)专业课基础课融合。根据专业特点,将基础课融入专业课当中,提高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的针对性。
(2)理论课与实训课融合。理论课与实训课融合是理实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课全部融合,根据教学时间节点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如在一年级重点学习商务礼仪,则将商务礼仪与推销技巧进行内容重组等。
(3)部分实践课融入实训基地教学。引入以市场运作或模拟市场运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经营性实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等综合实训平台,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市场运作,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获得必要的职业能力。
3.工学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训室模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社会实践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情趣,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职业人才标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各具特点,一堂教学过程不只局限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效果。
三、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多元评价
学生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学业评价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在评价中得以体现。所以学生学业评价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要通过评价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潜能逐渐转化为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激励导向作用,提高过程性评价比重,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科知识评价方式。
一体化专业课的每一门课程的总和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合而成,各占50%。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又有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模块组合而成。
过程性评价(占50%)=课堂表现(占30%)+作业(占12%)+出勤(占8%)。
终结性评价(占50%)=操作技能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20%)。
该权重仅供参考,各教研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量表进行合理的调整。学生最终的学业成绩可按百分制的形式体现,85分以上的评价为优秀,70~85分评价为良好,60~70分的评为一般,60分以下的评为不及格。
每位学生分为知识、技能、素质这三大方面进行考核。无论是过程性的评价、终结性的评价还是最后总评,都会得到一个考核评价表。
教师是学生的主要评价者,但不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自己可以评价自己,企业可以通过顶岗实习观察和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可以使评价更合乎实际。
四、小结
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学习和实践,广大教师明确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思路,更新了教育思想观念,树立起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提高了教学质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鲜玲.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2]谭俊华.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3(11).
[3]王海忠.欧美学术影响下的市场营销学专业建设道路的探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6).
[4]王志敏.基于就业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作者单位: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