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中的江苏陶瓷——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

2015-05-24编辑部

江苏陶瓷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兴江苏陶瓷

他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他是曾经的衣食父母官,他是博文撰稿的作家,而现在他是引领一代陶瓷风潮的执牛耳者,他就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先生。借此《江苏陶瓷》杂志改版之际,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采访到这位现代陶瓷界的名人,看看他对江苏陶瓷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一入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大门便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袭来,牌坊、翠柏、假山、池塘、白墙素瓦让人原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史俊棠先生端坐内室,慈眉善目、儒雅谦和,言谈举止间洋溢出浓浓的学者风范,于是盏起一杯清茶来,与我们细细谈起江苏陶瓷:

江苏是全国的陶瓷大省,是因为有陶都宜兴这个举世闻名的传统陶瓷产区,并且后来又在高淳发展了陶瓷生产。除此之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年代,为了响应周总理提出来的要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用碗问题,相继在南通、苏州、无锡、江阴、镇江、南京、扬州、徐州的铜山、新沂等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全省范围内布满了日用陶瓷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上述日用陶瓷厂陆续关停,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供应已基本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这些陶瓷厂由于经营、管理、产品等诸多因素已基本处于亏损状态,难以生存而关停并转。由此,江苏的陶瓷就主要集中在宜兴、高淳两地。不过,在利用外资的热潮中,苏州的昆山、常熟等地也建起了几家墙地砖生产企业,张家港也办起了陶瓷琉璃瓦厂。

纵观全国几个传统的陶瓷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迁。其中广东的佛山、潮州发展尤为迅猛,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江西除景德镇以外,在高安等县市也铺开了发展陶瓷的摊子;山东的淄博,尤其是临沂,日用瓷生产发展很快;河北的唐山、邯郸两个陶瓷老产区也保持着平稳发展势头;浙江龙泉的青瓷、福建德化的白瓷、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河南的钧瓷、汝瓷、唐三彩等都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也彰显着时代的风彩。广西北流的日用瓷一直发展较快;山西的怀仁县则着重发展了日用瓷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又涌现了一批新兴的陶瓷产区,如辽宁的法库、四川的峡江、福建的晋江、甘肃的平凉、吉林的桦甸、广东的清远等地,基本上是承接了广东佛山墙地砖产业的转移,最主要的是这些地方原本工业较为薄弱,且有大量的陶土资源,因此发展和承接陶瓷产业的积极性很高。

江苏属经济发达地区,除了宜兴保留传统的陶瓷产业,一部分琉璃瓦生产已到别的地方布点生产外,高淳利用秀山焦宝石的优势发展了“玉泉牌”日用瓷,在21世纪初又发展了高档的骨质瓷,原来的普通日用瓷还在山西建立了生产基地。至于昆山等地的三砖生产企业终久也未能形成多大的生产规模,其它地方也基本上没有发展陶瓷产业。

江苏陶瓷仍以宜兴为重点。宜兴,作为著名陶都,有着7 300年的制陶史,陶瓷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工业陶、建筑陶、园林陶、日用陶、艺术陶一直齐头并进,其中艺术陶就有紫砂、均陶、青瓷、美彩陶、精陶“五朵金花”之美称。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宜兴的陶瓷工业也同样面临着体制机制的束缚,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的严峻挑战,这一阵痛经历了近20年。

九十代末,宜兴陶瓷工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让宜兴陶瓷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机制的力量让宜兴陶业浴火重生,国有、集体资本全部退出陶瓷领域,随之而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一批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更多的则是私营陶瓷企业和个体陶瓷作坊。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本老百姓用的粗、笨、重的日用陶已基本被淘汰,继而形成了几个特色门类,逐渐成为宜兴陶瓷的新的优势。一是以琉璃瓦、劈裂砖为重点的建筑陶;二是以酒容器为重点的日用陶;三是以均釉花盆、紫砂花盆为重点的园林盆艺陶;四是以高温耐火陶瓷瓷件、蜂窝陶为重点的工业陶;五是以紫砂为重点的艺术陶;原有的青瓷、均陶、彩陶也有所发展。随着茶文化的方兴未艾,紫砂茶具生产也成为宜兴以及江苏陶瓷产区的最大亮点。

步入21世纪,陶瓷生产得益于能源结构的改变,天然气的利用,使原本以煤炭、重油为主要燃料的江苏陶瓷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国内其它产区相比较,江苏的陶瓷生产外延扩展相对较小,对一度市场需求旺盛的三砖生产也没有一哄而起,即使上了几个项目,也因种种原因未能有所发展而早已淘汰出局。和历史上相比较,江苏陶瓷(包括宜兴陶瓷)还是有较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瓷经济总量年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年销售额在150亿元左右。二是陶瓷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涌现了“陶都陶瓷城”这样在华东地区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三是产品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以宜兴陶瓷业为例:过滤汽车尾气的蜂窝陶,属环保陶瓷,产量质量始终领先于其它陶瓷产区,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在这方面的业绩颇佳,高淳紧随其后,也在积极研发生产;无锡市宜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电厂用的脱硝脱硫陶板捷足先登,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色釉料生产,这原本不是江苏的优势,江苏拜富集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跃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以新嘉理(江苏)陶瓷有限公司、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为重点的陶板生产,已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石油支撑剂(陶粒)和陶瓷研磨材料的研发生产已外贸出口;一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超轻质陶瓷材料等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填补了的空白,并处于国内领先,为宜兴乃至江苏的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规模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瓷工程是系统工程,它必须要有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尽管陶瓷企业的体制已变化,但教学为本、科技先行始终是主导。原来的宜兴轻工业学校已升格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专业仍然是该校的重点专业,且设立了二级学院;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也以陶艺教育为重点专业;宜兴市丁蜀镇成人文化学校更是担负起社会的陶瓷专业继续教育,为宜兴乃至江苏陶瓷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原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改制后,作为转制后的研究所,不仅仍承担着全省的陶瓷科研任务,也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经办,努力创办经济实体。

江苏陶瓷在转型升级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优势产品还是不多,有些原本在国内较具优势的如精陶,这几年也因国际市场订单逐年减少或者产品价格下降,迫使生产企业产销逐渐萎缩、难以为继;即使是利用台资的台宜陶瓷(宜兴)有限公司、宜兴华丰陶瓷有限公司、信亿(宜兴)陶瓷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来宜兴生根落户后,也未能带动宜兴的日用陶瓷生产有较好的发展;陶瓷机械制造业也因企业2001年破产而退出市场;在宜兴开发生产较早的电子元器件陶瓷基片的生产,却因一直停留在为军工服务,裹足不前,未能真正供应民品市场而得以发展。二是规模陶瓷企业不多,大都为小而散、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三是响当当的名牌产品培育见效甚微。四是陶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不快,原高淳陶瓷上市后也因种种原因而壳被其它企业收购,而宜兴这么大一个陶瓷产区至今还未有一家陶瓷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当今的宜兴陶瓷,仍然是支撑着江苏陶瓷的天下,不仅富裕着一方百姓,更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高淳陶瓷保持着传统陶瓷特色,近年来正在向高档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陶瓷升级,其影响力蜚声全国陶瓷界。科技和文化是驱动宜兴乃至江苏陶瓷发展的两轮,瞻望未来,科技与文化仍是江苏陶瓷腾飞的两翼,江苏陶瓷只有在转型升级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方能确保在全国陶瓷业中应有的地位。

《江苏陶瓷》杂志是江苏省唯一的省级陶瓷行业专业杂志,也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长期以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着陶瓷生产科技领域经营管理、科研开发、设计创新等方方面面的正能量,为江苏陶瓷的发展添砖献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理应得到全省陶瓷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值此改版之际,期盼它能更好地为江苏陶瓷的发展、兴旺提供服务、做好服务。

带着史俊棠先生对本刊的祝福与勉励,采访到此告一段落,但此间的只言片语却是终身受益,个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精神更是激励着当代陶瓷从业者们奋发图强,再创辉煌。 (2015.08.16)

猜你喜欢

宜兴江苏陶瓷
数读江苏
宜兴釉陶
数独江苏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数读江苏
江苏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