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和音,龙象献瑞——浅述“盛世中华对壶”的形象和寓意
2015-05-24蒋旭初
蒋旭初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艺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每一款紫砂壶都或多或少地承载着一些时代元素,进而成为其自身独特的个性与风格。与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紫砂壶也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其内在包含的时代元素和丰富寓意,因而每创作或鉴赏一把紫砂壶,都着重于内在元素的挖掘和渗透,使之切壶、切题、切意,真正与生活结合、与时代对应,超越其本身粗陶器皿的范畴,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艺术品。现以“盛世中华对壶”(见图1)为例,浅述其具体的形象和内涵寓意,传达盛世中华的时代气息。
图1 盛世中华对壶
1 立题以鼓为形,传递盛世之音
盛世中华,繁荣兴盛,政通人和,天下太平。时代主旋律感染着紫砂艺人们敏感的思绪,而“盛世中华对壶”无论在艺术表现还是思想内涵上,都承载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主题元素。每一件艺术佳作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主题,而在“盛世中华对壶”中,“盛世中华”四字便是最振奋人心的主旨。
“盛世中华对壶”在制壶技艺与设计理念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基础,其整体于古老传统中融入全新的艺术效果,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融入时代元素,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该作品整体形象磅礴大气,散发出独特的韵味,诠释着人们内心与生俱来的朴实心愿。两壶均形似鼓,一件似腰鼓,一件似双面鼓,生动传神、妙趣盎然。鼓是我国历史上一种极为古老的打击乐器,用于祭祀、乐舞,它的声音雄浑而响亮,代表了盛世之音,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以此为主题,从最根源处呼唤了人们内心激情澎湃的祈愿,传递着盛世之音。
2 造型精美传神,表达丰富寓意
造型是一把壶风格与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紫砂壶造型丰富,光器、花器、筋纹器各呈其态,变化万千,而“盛世中华对壶”则将花器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整体以鼓为原型,一只作“双面鼓”,一只作“腰鼓”,形象逼真,具有浓浓的传统中国风,同时又因紫砂材质而使之增添了古雅、淳朴的岁月气息。
“双面鼓”壶身较扁,两面平展,左右张力大,突出双面特征,惟妙惟肖。壶身一面篆刻“盛世中华”四个浮雕大字,刚劲又飘逸,气宇轩昂,具有金石意味,布局大气;另一面刻绘龙形纹案,简洁抽象,蛟龙旭日,热情阳刚;壶把、壶嘴前呼后应,饰以龙形微雕,生趣盎然。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更自称“龙的传人”,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以龙之形作为茶壶的装饰,恰如其分地贴合了“太平盛世”的主题。象是一种瑞兽,它巨大稳重,给人一种大气之象,同时亦寓意万象更新,用四只象头做壶脚,便有了江山永固之意,表达着人们对伟大祖国的共同祝愿。“腰鼓”造型精美逼真,壶身恰到好处的对称弧度,既凸显壶的饱满丰润,又具象了腰鼓风姿,而顶边与底边的铆钉包边装饰,更使腰鼓形象传神达意,仿佛是一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壶”改称“石瓢壶”,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4 结论
紫砂壶造型设计是制壶艺人重要的基本功,关系到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包容,也是作品成功的前提。对于当今紫砂从业者而言,造型设计这门学问永无止境,主题定位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契合,提供不同的主题阐释与文化解读。这在当前壶艺勃兴繁荣的和谐环境中,是艺人的责任担当。唯有此,宜兴紫砂文化才能以更加艳丽多姿的身影曼舞在艺术的殿堂。
[1]黄静.论紫砂壶造型中的分形美学分[J].艺术时尚.2014(11):392.
[2]洪俊英.浅析蒋蓉大师炉火纯青的紫砂配色艺术[J].江苏陶瓷.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