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来用药多 误区要规避

2015-05-23

老年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副作用保健品误区

钱 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患病比率大大增加,而且老年人大都一体多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吃药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再加上许多老年人存在诸多用药误区,这些都增加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老年人用药安全尤需引起关注,帮助老年人理清用药误区,帮助老年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误区一:身体稍有异常就用药。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身体稍有不适便买药吃。门诊中经常接触到这样的老年人,有时候身体会出现某些不适,就认为自己又添了新的疾病,急着吃药治病。其实有些不适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因为这些不适是因年龄增长而引起身体的某些器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这种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药物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不要因为身体稍有不适就自行立即服药,而是应当在身体出现不适后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和治疗。

误区二:吃药跟着广告走。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广告忽悠,也容易听信别人的介绍。曾有位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迷信经销商的宣传,买回了昂贵的保健器械和一大堆保健品,并停用了需要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结果导致血压骤升,引发脑卒中。不少老年人热衷于商家举办的各种免费的健康讲座和买药赠药活动。这些药品或保健品,其内在成分、含量等都不清楚,比如有很多宣称是“纯中药制剂”的降糖药,里面却掺入了违禁西药,服用后会造成血糖骤然下降。因此奉劝老年人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要盲目地跟着广告吃药治病。

误区三:认为副作用多的药不可用。王老太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可是王老太经常自作主张地停药、换药,他们一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着那些副作用,就有些担心,不敢连续服用。其实,有些药物的说明书中,除了详细写明该药的各种适应证外,还详细地标明该药的各种副作用,哪怕是有百万分之一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也会写出来。因为这样的药是经过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和大量的临床观察,药理作用和副作用都非常明确肯定并清晰地写在说明书上。实际上这样的药物如果能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是可以避免或很少发生毒副作用的,往往是既有效又安全的真正的治病好药。

误区四:同一时间多种药一起吃。张老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每天需要服用十多种药。为了服用方便,她每次把需要服用的药物在饭后一起服下,这种现象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老年患者往往是同时身患多种疾病,这就形成在同一时间段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的现象。这样服药的方式实质上是忽视了药与药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上各种药物之间有的是相互增加疗效,有的则会相互降低疗效,有的是相互增加毒副反应或是降低毒副反应。因此,多种药物放在一起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服用是不对的,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规定时间服用。

误区五:就医或体检前停止用药。不少老年人认为,为了让医生了解或通过体检能够真实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在去看医生或体检前,如果不停药会使检查结果不准确,所以他们在就医或体检前就自作主张地停止服用每天必须服用的药品,其实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做法。因为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的疾病,必须每天用一定的药量来控制,如果突然停用会导致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每天必须服用的药物,没有医生的嘱咐,千万不能随意停止服用。

误区六:认为保健品也能治病。现在市面上的各种保健品名目繁多,有的确实在某些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有些保健品滥竽充数,夸大其词,甚至声称能治疗某些疾病,实际上是在愚弄和欺骗消费者,根本不可信。其实,即使是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正规保健品也只能对疾病仅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根本不能替代药物使用,如果需要进行正规药物治疗的病人一味地抱着保健品当药吃,往往会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误区七:认为中药可以随意用。人们一般认为,中药副作用要比西药小。其实,有些中药本身或者服用不当,副作用也很大,还有危及性命的可能。传统中医药学从来就不否认中药具有毒性,而且对中药毒性的认识还比较深刻。在国家药典中,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外,还把有毒的中药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药物还注明了其肾毒性、肝毒性等等。所以,老年人千万不能随意自作主张服用中药,确有需要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

误区八:长期吃药但不做相关检查。由药物引起的疾病,在医学上称为“药源性疾病”。在药源性疾病中又以血液病较为常见。而且,有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多种血液病。有些药物可以破坏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导致贫血、感染或出血,因此,专家提醒患者,特别是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要定期到医院验血,防止药源性血液病。另外,病人通过定期到医院复查,可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用药效果怎样,副作用(肝肾损害等)如何,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副作用保健品误区
保健品知识ABC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别被副作用吓倒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