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探寻语言的奥秘

2015-05-22黄永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义情感语言

黄永华

【摘要】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涉及语义、情感、文化、态度、交际……方面。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实践角度,结合文本,探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策略与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正确理解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本文认为主要从三个角度探寻语言的奥秘,即:语义、情感、文化。

【关键词】语言 语义 情感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09-02

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内容,知道它表达什么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探究该含义和情感是用怎样形式和技巧表达出来的。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语的巧妙和用意的精妙,从而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

夏丏尊曾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作‘昼的反义词。‘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

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汉语语言所指的意义是表象的,而隐含在字面背后所能指的意义却非常的多元,十分的丰富。揣摩语言,就是要引导学生能从字面所指的意义里分析出能指的意义来。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李将军列传》

第一个“乃”,副词,意思为“才”,写出了汉武帝对李广的极度不信任,认为他“数奇”,因为李广多次请求才勉强答应。写出了汉武帝刻薄寡恩,揭示李广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乃”,副词,意思为“于是”,写出了大将军卫青以权谋私,自私自利。当卫青得知匈奴单于所在的准确位置后,于是他亲率精兵强将,捉拿单于,而让李广并到右将军去,分别是为了抢夺战功,挤兑李广。揭示了李广悲剧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第三个“乃”,副词,意思为“却,竟然”。写出了李广生性耿直。他据理力争,直言不讳地说出卫青不应该擅自更改汉武帝任命。揭示了李广悲剧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第四个“乃”,副词,意思为“才”。写出李广内心难以抑制的悲愤。李广从年轻时与匈奴作战,到了60多岁才得到机会与单于直接对敌,可是卫青却不给他这个机会,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他怎能不悲愤难平呢?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祝福》

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岳霖先生》

这里两个“有趣”如何理解呢?“有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祝福》中“有趣”是反语,讽刺鲁镇那些麻木不仁,以别人痛苦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人,他们活着实在是无趣的很。《金岳霖先生》中“有趣”是有趣味,与众不同。黄厚江老师认为,“趣”指童趣、风趣、雅趣、士趣。综观全文,“有趣”不仅指好玩,有趣味,也是率真天性的表现,更是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体现。

二、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背后的作者情感

美国当代语言学哲学家纳尔逊·古得曼认为:文学形式或文学语言就是一个凝聚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场所。作者的意识形态被审美形式的风格、语言、格调、词汇所传达出来,形式作为审美代码、符号,居于各种层次的意识形态复杂关系和艺术作品文本之中,成为二者之间的中介,并使作品文本成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负载物。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是深奥些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守财奴》“抢夺梳妆匣”这一情节中,巴尔扎克使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葛朗台,初读容易错过,仔细玩味觉得颇有深意。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里的“老头儿”与其敏捷迅速的动作形成反差,揭示了葛朗台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本质。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老家伙”表明年纪大,葛朗台一看见金子就焕发青春,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揭示其贪婪。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箍桶匠”是葛朗台的职业,用在这里表明此时在葛朗台的眼里没有妻子和女儿,只有竞争,只有金子,表明其冷漠无情。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了。“葛朗台”这一称呼把他还原为社会人,在他眼里没有亲情,没有家人,只有金子。不同的称呼揭示葛朗台的年龄、职业、身份,暗含巴尔扎克对他的揶揄和讽刺。

《哀江南中》“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中“剩”字蕴含丰富。当年柳树笑拂春风,妩媚之极,现在却只有劫后逃生剩下可怜巴巴的一株柳树且还是重压弯腰。当年繁华的秦淮,笙歌萧萧。如今已没有红板一片,秋水长天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一株孤独之柳。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感时伤怀,无限凄凉与谁人说?《祝福》中也有“剩”字,“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里的“剩”是余下的意思,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世界所遗弃,孑然的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我”为意,“我”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已经似乎走了一会了,“我”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

三、引导学生触摸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巴尔特说:无论从哪方面讲,文化都是一种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语言背后跳动着文化的脉搏。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开头就写“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为什么作者不说“我的小屋驻在海边。”? “屋”是人类的栖居所,有了屋,人就不再是流浪者,有了自己的根。“山”在传统文化中隐然含有隐居,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含义。由“山”我们自然联想到:自古以来,道观和寺庙总喜欢建立在山上,因为山高树茂,环境幽静,远离尘世,可以“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小屋立于山脊”显示“我”安身于山脊之上,与大自然共存,彰显作者的胸襟——追求心灵的宁静,追求人格独立。

……都市闲人,咬着烟管……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课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故都的秋》

念错的歧韵好在哪里呢?原来,“一层秋雨一层凉了!”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平,符合律句的特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念错平仄的句子,反而念出了律句,音律铿铿锵锵。通过这点分析,学生意识到郁达夫对音律的超出常人的敏感,而且感觉到郁达夫是一个浸润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人,他用传统文人的审美眼光,文化眼光来看世界。因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钟情于秋草、秋蝉、秋雨这些颓废的景致,从而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王尚文先生说: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正确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育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就是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挖掘语言内涵,品味语言意蕴,引领学生不断丰富自己情感,获得对世界对人生更多认识。

猜你喜欢

语义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语言与语义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