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的尊严

2015-05-22王小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典范绅士排队

笔者是个学究,待人也算谦和有礼,自以为算个君子——当然,实际上是不是,还要别人来评判。总的来说,君子是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是士人或称知识分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君子是做人的典范。君子不言利。君子忍让不争。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独善其身。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时至今日,以君子自居的人还是如此行事。我是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但我还是以为,君子身上有些缺点,不配作为人的典范;因为他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

君子既不肯与人争利,就要安于清贫。但有时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北京的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说儿童医院的挂号费是一毛钱,公厕的收费是两毛钱。很显然,这样的收费标准有损医务工作的尊严。当然,发言的结尾是呼吁有关领导注意这个问题,有关领导也点点头说:是呀是呀,这个问题要重视。我总觉得这位代表太君子,没把话讲清楚——直截了当的说法是:我们要收两块钱。别人要是觉得太贵,那你就还个价来——这样三下五除二就切入了正题。这样说话比较能解决问题。

君子不与人争,就要受气。举例来说,我乘地铁时排队购票,总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到前面加塞。说实在的,我有很多话要说:我排队,你为什么不排队?你忙,难道我就没有事?但是碍于君子的规范,讲不出口来。话憋在肚子里,难免要生气。有时气不过,就嚷嚷几句:排队,排队啊。这种表达方式不够清晰,人家也不知是在说他。正确的方式是:指住加塞者的鼻子,口齿清楚地说道:先生,大家都在排队,请你也排队。但这样一来,就陷入与人争论的境地,肯定不是君子了。

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流氓横行不法,围观者如堵,无人上前制止。我敢断定,围观的都是君子,也很想制止,但怎么制止呢?难道上前和他打架吗?须知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我知道英国有句俗话:绅士动拳头,小人动刀子。假如在场的是英国绅士,就可以上前用拳头打流氓了。

既然扯到了绅士,就可以多说几句。从前有个英国人到澳大利亚去旅行,过海关时,当地官员问他是干什么的。他答道:我是一个绅士。因为历史的原因,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听到这句话,尤其不喜欢听到这句话从一个英国人嘴里说出来。那官员又问:我问你的职业是什么?英国人答道:职业就是绅士。难道你们这里没有绅士吗?这下澳大利亚人可火了,差点揍他,幸亏有人拉开了。在英美,说某人不是绅士,就是句骂人话。当然,在我们这里说谁不是君子,等于说他是小人,也是句骂人话。但君子和绅士不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绅士(gentleman)是指温文有礼之人,其实远不止此。绅士要保持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甚至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业户。坦白地说,他们有点狂傲自大。但也有一种好处:真正的绅士决不在危险面前止步。大战期间,英国绅士大批开赴前线为国捐躯,甚至死在了一般人前面。君子的标准里就不包括这一条。

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这是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思是指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勇斗歹徒)。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

(选自《王小波散文精选》)

杂文包点评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眼中的君子,内心充实,外表典雅。君子的尊严之所以引起作者王小波的注意,是因为尊严牵扯到面子问题。中国的君子是士和礼的代表。自然好面子。文中所指“不动手”“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确是事实,也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文化熏陶的作用。但这样的君子,本身是缺失尊严的,更不可能树立尊严的范本。他们有悖于孔子的“文质彬彬”,有合乎礼仪的外表,内心却不充实,虚荣而懦弱。虽有点“克己复礼”的味道,但终究有虚伪之嫌。这虽与英国的绅士认为“绅士是一种职业”有些类似,但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真正的绅士决不在危险面前止步”,本质上就是对待个人与国家(公众)的价值观不同。作者指出“尊严要靠自己捍卫”,可谓一针见血。孔子也说“以直报怨”,强调的就是“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就是守住君子的尊严。(徐盛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典范绅士排队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怎样排队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绅士那些年
像绅士一样等4则
A Gentleman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