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数学课有效

2015-05-22李丽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兴趣有效性数学

李丽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

【关键词】数学 有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4-02

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这是一个令教师深思的问题。此文我从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现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

(一)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第二课时平年、闰年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嘛?小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04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是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生日呢。我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可是2005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以小學三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材料为认知背景导入新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得“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

师问:“新闻联播”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播出的?

学生从平时的生活经验中,知道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是晚上7点,或者是19点。

晚上7点是普通记时法,19时是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这样的情境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撕开的价值,更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

(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趣”中“思”。

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二、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追溯到上个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生理学的研究也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

1.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小学生而言,有时候他们会很迷糊,课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学具有没有准备好,此时教师也应准备一些提供给忘带的学生。同时教师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跟学生明确上课要求,比如:在教师没有要学生拿出学具前,学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在动手操作之前,先听清楚教师的要求,听到老师说开始再动手,当老师喊停时,学生应及时停手。另外,由于一些学具本身的限制,有些操作无法展示但却需要展示,教师应动好脑筋克服这些缺陷。

2.操作时要求要明确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性质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3.操作要有针对性,切忌为了操作而操作

操作能够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的时候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操作的契机,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通过操作想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首先自己一定要先明白为什么而操作,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起到的效果会是怎样。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要有针对性。

4.操作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如果通过操作能够让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上升到抽象的或规律性认识,可以说这个操作的意义达到了。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实施新课程服务。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理性思考,让数学课堂充满真实的激情和活力,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兴趣有效性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