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课堂教学怎样培养良好的情感
2015-05-22于立娥
于立娥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37-01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良好的心理环境。而情感是将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是由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以及智力等心理因素决定的。触景生情,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被压得过重,被管的过死,使之时刻担心害怕,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是抑制智力发展的。相反,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情况下,就容易发挥思维,促成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特点、认识水平,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如果老师讲得太多、太难、太快,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学习信心,增加學习负担,这种教学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只有合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每节课的分量不太多,重点突出,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学有所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培养良好的情感呢?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融洽协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师爱”正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只有爱学生,才能在言行上影响感化学生。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是这样的:老师热爱本职工作,善于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对学生公正,说话幽默,不呆板,知识渊博。这样的老师,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学生才能全心倾注对老师的尊重。感情是相互的,在教学中,只要建立起师生之间浓厚的感情,老师的情绪就会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别林斯基曾说过“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这就是说,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无私奉献。其次要对教学充满兴趣,要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树立无声榜样。要力求用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去感染、感动、感化学生心灵。只有老师信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信任,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受教”。
二、步入角色,以情动情
教师授课就好象演员演戏一样。名演员那一招一式,就能赢得观众,有时声声传情;有时哀怨婉转;有时催人下泪,给观众以真、善、美的感受。
1. 教师讲课必须有情感。老师要以自己对科学感兴趣,以及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境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感受深切,并情感激荡的讲授,这样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对教材必须精通、熟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教材要融为一体,教学不是客观地传授知识,而是真心实意地吐露教师的立场、观点、方法,从而感染学生。给他们以信念、趣味。这样就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3. 教师必须要言行一致为人师表。众所周知,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就是榜样,就是楷模,平时老师要说到做到,不让每句话在学生心目中落空。老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课堂上老师除讲授正式的课程外,还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进行着看不见的课程。老师满腔热情地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可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给老师以精神慰藉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激情。通过这样良好情感的双向交流、反馈,师生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学生听课就会聚精会神,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公平对待,正确评价。学生需要老师去评价,他们会从中感受到老师尊重他、关心他、公平地对待他。评价的方法,在课堂上可以用语言进行简单评价,也可以用表情和手势来示意评价,更需要用启发式示范性的讲解来评价,必要时不仅用鼓励、表扬的方法,也可以用检查、批语甚至于责备的方法来评价。关键在于正确、恰当。同样,教师也要接受同学的评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建立教师的威信和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老师更亲近。
5. 注重成果,及时鼓励。学生情绪高涨,那么听课、接受新知识、记忆、思维等,就会出现最佳效果,学生的进步、学习目的达到都属于学生的成功,他们都为之愉快。成功的欢乐是学生学习好各门功课的巨大动力。作为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因为他们都是付出辛勤劳动换来的,总是希望听到老师热情的称赞和鼓励。此外老师还要注意经常鼓励学习差的同学,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精神鼓励。平时不但不要岐视他们,而且要主动与之接近,多加关心。这样,他们就会尝到进步的甜头,学习过程中也有信心了,劲头也就更足了。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建立好师生感情的作用,要真正当好“导演”,让学生演出好“戏”。只有摆正位置,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不断地、科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学生主动地、密切的配合起来,这样师生感情就能加深,继之而来,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