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5-05-22杨春君
杨春君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标的出现,初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通过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究与实践,发现在新课改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给学生传授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69-02
一、新课改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1.众所周知,学生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什么都不懂,并且一直挣扎在独立,坚强,依赖,自觉的边缘。正因为初中生具备着这些,导致他们精神不集中,无法聚精会神的听课,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低下。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生理和心理上都难免发生着一些变化。然而语文作为他们一直以来学习的科目,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现象。学生难免担心自己学不好,记不住老师所讲的内容,而对语文产生厌恶情绪,若教师处理不当,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他们彻底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学生刚处于小学升上初中,思想依旧停留在小学阶段。对于这些,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在现今的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浪潮下,课堂失去趣味性和生动性将会使课堂变成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现象,在教学方法上不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懂得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发掘学生的潜力,这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并且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少,远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小活动来传授新的语文知识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在语文课堂上轻松舒适,毫无压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习效率。
3.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不懂得转变教学模式,因循守旧,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教学目标,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提升教学效果为主,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兴趣,也忘记了怎样把学生带到语文世界中去,去探讨语文所带来的奥妙。为此,不仅使学生更加厌烦语文,还违背了教学原则,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解决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对策
1.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都处于青春期,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应该从细微的事情来了解学生,这样才知道学生主要在哪方面存在缺陷,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极易产生异常心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来教授学生新的知识,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可以结合周边的环境来充实课堂教学,利用一些情景来模拟教學。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实践机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此阶段学生对各种形式的东西都是特别敏感和活跃的,而教师正好利用这个特点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中是有很多很特别的文言文游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然后切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解答,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进行学习,将问题具体和现实化,以生活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语文世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又可以培养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这种让学生感到真实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又用良性竞争的策略来激励学生学习,每个人都是面对第一是有一种向往和渴望的感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心态激励学生学习,例如设立一些讨论课,让学生对此进行竞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课程设计。对于课程设计,每个老师都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所教的内容都要贴紧现实,融合生活,在现实中都可以得到具体作用,贴近生活,而不是照搬课本的内容来教学,应该要根据现实情况还有学生的能力学识等,做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教学课程,而不能让学生无处可学。并且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互联网的知识查找新课改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互动教学、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有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是潜力股。如果在新课改下合理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与交流,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要让学生科学记忆语文知识,才能大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凌青.写身边事,道寻常理——唤醒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J].群文天地.2011(14)
[2]杜康林.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