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泄肝胆方合泽泻汤治疗内耳性眩晕43例临床体会

2015-05-22李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4期

李忠

【摘要】内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每因情志不畅、持续劳累、饮食滋腻而发病,可反复发作。笔者应用当代著名中医印会河的经验方清泄肝胆方,与泽泻汤合用,治疗内耳性眩晕43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内耳性眩晕;清泄肝胆方;泽泻汤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44-01

内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情志不畅、持续劳累、饮食滋腻关系较大,多见于女性,可反复发作。可缓慢起病并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突然发生头晕目眩、羞明畏光、耳鸣口苦,常伴有恶心呕吐。笔者运用清泄肝胆方合泽泻汤治疗内耳性眩晕4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诊所收治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23~55岁;病程1天至1月余;首次发病7例,2 次以上发病36例。

1.2诊断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羞明畏光、伴恶心呕吐、耳鸣、口苦、倦怠乏力、眼球水平震颤、苔腻、脉弦。眩晕可缓慢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发病,或反复发作。

1.3治疗方法43例患者均内服清泄肝胆方合泽泻汤汤剂治疗。组方:柴胡9g,黄芩15g,法半夏12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龙胆草6g,炒栀子9g,蔓荆子12g,苍耳子9g,大青叶15g,炒泽泻30g,白术12g。每日1剂,温开水浸泡后煎沸20min,每剂2煎,多次少量频服,清淡饮食,1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标准[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头晕目眩停止、恶心呕吐消失、无耳鸣口苦、苔腻退、眼球无水平震颤、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好转:头晕目眩及恶心呕吐减轻、眼球水平震颤好转、精神状态好转、未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未愈:头晕目眩无改善、恶心呕吐较重不能服药。

2结果

临床治愈31例(占72%),好转9例(占21%),未愈3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3病案举例

患者郑某,女,45岁,教师。2013年5月9日来诊,诉“头晕目眩、羞明畏光、伴恶心呕吐1d”。患者有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病)史10多年,曾多次发作。近来情绪不佳易怒,工作辛苦劳累,饮食荤腥厚味,昨早醒来起床时突感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敢睁眼,伴恶心感,呕吐痰涎2次,口苦耳鸣,由家人搀扶来诊,查面白倦怠,双眼规律水平震颤,舌尖边红,苔腻、脉弦。血压正常。诊断:内耳性眩晕。证属:肝胆郁热、饮邪中阻、升降失常。治拟:清泄肝胆、化饮健脾、升清降浊。方用:清泄肝胆方合泽泻汤。处方:柴胡9g,黄芩15g,法半夏12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龙胆草6g,炒栀子9g,蔓荆子12g,苍耳子9g,大青叶15g,炒泽泻30g,白术12g。3剂,每日1剂,嘱温开水浸泡20min后煎沸20min,每剂2煎,少量频服,清淡饮食。3d后自行来诊,眩晕症状明显好转,轻度恶心感、口苦减轻、苔腻渐退,双眼震颤好转。守方继服3剂,症状全消,饮食二便正常,恢复正常工作,临床治愈。

4体会

内耳性眩晕的发病,多由情志不畅、气郁化火,劳累损脾及饮食滋腻生痰化饮所致。清泄肝胆方为当代著名中医印会河先生用于治疗内耳性眩晕的经验方,临床辨证主要抓住头晕目眩,呕吐酸苦,羞明畏光的症状,投之多效。印氏[2]认为该病是足少阳胆经受病,痰热上攻,故见头晕目眩,羞明畏光;少阳之脉络于耳,故病见耳胀耳鸣;肝热则气逆于上,故见口苦;肝热引动胃气上逆故见呕吐。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多数患者发病前都有过度劳累、或持续疲劳史,过劳则伤脾,脾虚则水停为饮,饮邪中阻上犯,及清阳不能正常上升至头部,故眩晕作。《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言“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3]。用泽泻、白术健脾利水,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胜水,使饮邪不得停聚从小便而泄,则眩晕自会缓解。中医临床辨证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因地、因时、因人综合来分析,辨明病機,方可处方用药。是故冶当代名家验方与仲景经方于一炉,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清肝胆而泄火热;半夏、竹茹清痰热而和胃;青皮、枳壳下气降火而除痰热;苍耳子、蔓荆子药性升散,清利头目;大青叶清热解毒;泽泻、白术健脾利水逐饮。共达清泄肝胆经郁热火邪,化饮健脾,升清降浊,条达气机,而致平和,故眩晕可除。因本病患者多伴恶心、呕吐,服汤药时一定要嘱其少量频服,以免一次性服药过多反致呕吐不受药;饮食宜清淡,忌荤腥油腻之品,以免助热生痰,损伤脾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0.

[2]印会河.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53.

[3]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6.

(收稿日期: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