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三仁汤治疗痤疮20例临床体会

2015-05-22马文珍牛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仁汤痤疮

马文珍 牛阳

【摘要】目的:观察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湿热郁阻型痤疮患者应用三仁汤加减辩证施治,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0例患者服药4~8个疗程后,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0例。结论:三仁汤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三仁汤 ;痤疮 ;湿热郁阻

【中图分类号】R27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33-02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一 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体内容易生湿生痰,损伤中焦脾胃,形成中焦脾胃湿热证。牛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痤疮患者大多是因湿热郁阻,临床应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痤疮患者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12月治疗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4~35岁,病程7天至3年,患者均表现为面部、鼻及前额或者背部起红疹,或尖部有脓疱,头昏,大便粘腻,小便黄,舌苔黄腻。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中国痤疮诊治指南》,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分为Ⅳ级[1]。I级(轻):仅有粉刺,没有炎性丘疹,多见于青少年,鼻和前额是好发部位;Ⅱ(中):I 级加炎性丘疹,由颜面部和前额扩展至面部的其他部位,胸部、肩部、背部也可出现,在挤压或挑刺后可以发展为Ⅲ级;Ⅲ 级(重):II级加结节,囊肿和瘢痕。Ⅳ级(最严重):通常指结节囊肿型或囊肿型痤疮,皮肤表现为大量的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患处常伴有疼痛,除面部外常累及整个背部、胸部、肩部和上肢,易形成瘢痕。

1.3治疗方法以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为治则,三仁汤加减药物组成,处方:杏仁15g ,白豆蔻15g ,生薏米30g ,厚朴12g, 滑石12g(包煎),通草12g ,竹叶10g ,半夏g, 石菖蒲15g, 郁金15g ,茯苓20g ,生甘草6g。加減:舌尖红加黄芩、连翘;纳呆加山楂、炒莱菔子;头困重甚则菖蒲、郁金加量。煎服方法:加水500~1000ml,复煎一次,每日2次,早晚分服,日服一剂,7d为一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差异服药4~8个疗程不等,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及肥甘厚味之品,保证充足睡眠及心情舒畅。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的《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拟定[2]。临床治愈:疗效指数95%以上;显效:疗效指数60%~95%;有效: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小于20%。

2结果

20例门诊患者,服药4~8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其中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病案举例

患者刘某,女,24岁,银行柜台人员,2014年5月就诊。主诉:面部反复起疹伴瘙痒不适半年余。患者面部痤疮、瘙痒,有白色疹子,曾外用激素类药物(具体不详)治疗,但效果不好,现头晕困重,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小便黄,舌暗红,苔薄黄腻。查体可见:米粒大小痤疮分布于面颊及背部,色红,有脓包,油性皮肤。辨证:湿热郁阻,治宜清热利湿。处方:杏仁15g, 白豆蔻15g, 生薏米30g ,厚朴12g,滑石12g(包煎),通草12g,竹叶10g,半夏g,石菖蒲15g,郁金15g,茯苓20g, 生甘草6g。服用1个疗程(7天)后,患者面部痤疮明显好转,但不欲饮食,舌苔黄腻,故继服上方加山楂12g、炒莱菔子12g。服用第二个疗程后,患者痤疮由原来整片状变为零星分散点状丘疹,舌尖红,故继服上方加黄芩12g、连翘12g。服用一周后复诊见:痤疮转为疤痕,为巩固治疗,继服上方两个疗程,痊愈。

4讨论

《诸病源候论》载曰:“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认为风热、湿热是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叶天士将湿热证分为外湿与内湿两个方面,二者均能引起湿热性温病的发生。内湿的产生与体质、脾胃功能及饮食关系密切。叶天士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嗜食生冷, 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 或素体肥胖、痰湿过盛者, 影响脾胃健运, 多有湿邪蕴藏于里, 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内因[3]。 现代医学认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酿生湿热上蒸头面而发,治疗宜清利湿热。“三仁汤”出自吴鞠通著作《温病条辨》上焦篇,原方为: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4]。三仁汤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杏仁苦温开上,宣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白豆蔻宣中,辛温行气化湿,宣运中焦脾胃,运化水湿;薏苡仁导下, 甘淡渗利,清热利湿而健脾,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出。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从上中下三焦分利湿热,根据脏腑、三焦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注重宣通肺气, 恢复脾胃气机的升降功能, 通利三焦气机,使气化则湿化,从上焦宣发肺气以开水源,从中焦燥湿化浊以助脾运,从下焦淡渗利湿以疏水道,使气机宣畅,祛湿清热;滑石甘寒淡渗,清利湿热,疏导下焦,以祛湿;竹叶轻透,既可利湿又能清透湿邪所化之热,使热透于外,湿渗于下;通草甘淡以渗下焦之湿;半夏燥湿和胃;厚朴行气化湿;石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郁金辛苦寒,疏肝解郁,凉血清心,此二药相配,芳化湿浊,清心开窍。 诸药药性平和,无湿燥辛散太过之弊,利湿不伤阴,清热不伤阳使清升浊降,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三焦畅通则诸病自除。三仁汤原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湿热证而设,痤疮患者大多是因湿热郁阻,故临床应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疗效较好。此外,忌用油脂类化妆品,每日用温热水洗脸 ,忌用手指挤捏面部丘疹、粉刺、脓疱,以防遗留瘢痕。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健康,对痤疮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诊治指南》 专家组.中国痤疮诊治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2]中华医学会美学与美容分会皮美容学组.寻常痤疮分级和疗效标准初步制定[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8,4(1):41.

[3]刘林.《温热论》湿热证辨治浅论[J].中医药学刊,2004,22(9):118.

[4]清·吴瑭.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

(收稿日期:2015.01.20)

(下转第135页)

猜你喜欢

三仁汤痤疮
治疫经方三仁汤证治规律浅析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用温针灸结合三仁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三仁汤加减方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胡达原饮合三仁汤、六君子汤加减早期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效果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