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2015-05-22姚凤广
姚凤广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要由师生共同参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应主动求知,主动探索,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师生共同合作,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构建 学生主体 语文课堂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提问、有探索性的活动等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以提高课堂效益。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上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还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好和学习方法,要理解和信任他们,要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团结、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平等、互尊和合作,学生才会懂得自尊与自重。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与承认、感到自我价值,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二、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首相,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往的语文课上,学生经常是被教师一连串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费了心思、动了脑筋,才能提出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留一点时间,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动口、动手、动眼、动脑。教师还要适时进行设疑激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的依赖性。
最后,让学生当小教师。事实上,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拔尖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当小教师,当堂回答或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三、用科学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表现是他们发展的途径。可以说,学生就是在一系列行为表现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让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被调动起来。而要让全班学生都急于表现、勇于表现,教师就得建立竞争奖励体制。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一定要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创造民主、平等的竞争氛围。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要给学生留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在充分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的性质制定评比标准,评出优胜合作小组或“风采之星”,并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提升学生的兴趣。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通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杜甫则通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而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则描写了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则写出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这些诗文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春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以课内带动课外的方法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總之,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