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学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甘肃农业大学“市场营销模拟大赛”为例

2015-05-22张自尧叶立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积极性大赛

张自尧,冯 林,叶立润

(1.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2.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校教育质量出现了一定的滑坡,这种状况在地方高校中尤为明显[1].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2],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为地方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难题.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看,地方高校主要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或存在定位不清,或受限于实训条件不足等原因,致使其教学模式上依然采用中央部属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3].这种现实造成了应用知识供给和需求的脱节,导致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地方院校努力开展实践教学,缩小学生应用知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市场营销模拟大赛”实践教学活动前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2 “营销大赛”对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证分析

在“营销大赛”没有开展之前,经管学院很多学生反映所学内容与实际无法联系,导致其上课不爱听讲,下课不主动学习等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出现.而“营销大赛”将市场营销专业许多核心课程包含进来,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为本文检验实践教学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2.1 指标选取

为了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本文首先对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所有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很多,除了“实践教学”外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师资及教学内容等六个方面[5].本文认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这四种影响因素不会引起一个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的突然变化,从而被视作无用变量不予考虑.

鉴于“师资”和“教学内容”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消弭“师资”和“教学内容”这两个影响变量对实证研究的干扰,本文将通过对比“营销大赛”活动前后学生成绩的变化来反映实践教学对学习积极性的总体影响.用同一老师所带不同专业学生“营销大赛”前后学习成绩的对比,进一步说明“营销大赛”活动在相同师资情况下,对不同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影响.

2.2 指标计算

本文选择学生的平时成绩、末考成绩和综合成绩来反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情况.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成绩、上课提问等组成;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加权计算得出,权重分别为0.3和0.7.选择理由如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最终会反映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上,从而影响成绩.而且我们认为当学生积极性发生变化时,不仅会影响到他有实践教学课程的成绩,而且会影响到他所学的其他课程的成绩.所以,本文以一个班级所有学生所有课程成绩的简单平均数指标来综合反映其整体学习积极性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

2.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相关成绩的平均值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其走势图.分析方法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1)市场营销专业与非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成绩对比

由于每门课程平时成绩的打分标准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同类比较,这里对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所有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有课程的综合成绩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绘出的走势图见图1.图中纵坐标表示成绩,横坐标表示学期.

图1 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所有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综合成绩走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8级非市场营销专业的其他三个专业班级学生的综合成绩分数虽然在不同的学期高低不定,但总体呈现出一种下降态势,这说明总体上随着入学时间的增加,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根据教师的教学体验,这种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社会价值观导向的扭曲,例如相对注重现实应用而不注重学术,相对注重短期收益而不注重长期收益等;2.群体性消极因素的出现,例如宿舍内部不良习惯的相互影响;3.学校对大学生不同年级阶段要求的逐渐放松.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2008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成绩尽管在大学前两年中也呈下降的趋势,但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该班级学生成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向上的拐点出现,而这个学期正是该班级全面承办“营销大赛”的时期.因此,可以认为很可能是“营销大赛”提高了该班级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后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习成绩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但随后该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出现了下降的态势,所以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长期影响结果不明确.

(2)同一教师不同专业学生成绩对比

用同一老师所带不同专业学生“营销大赛”前后学习成绩的对比,说明同时考虑“师资”和“教学内容”这两个因素后,实践教学对学生特定相关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由于《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较其他非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要更强一些,也更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提出下列假设:1.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相较其他专业学生《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成绩更高.2.“营销大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成绩相较其他专业学生成绩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计算结果如图2图中横坐标表示不同专业的班级.

图2 2003-2010级市场营销和金融学专业学生《市场营销学》课程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走势图

从图2可以看出,2003-2005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平时成绩还是末考成绩均与金融学专业相差不大,即他们对《市场营销学》这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高于其他课程的兴趣.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尽管“营销大赛”是从2005级的学生开始的,但2005级市场营销专业开始学习《市场营销学》时,“营销大赛”还没有举办,故并不受其影响.

2003-2009级金融学专业的《市场营销学》成绩历年来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说明“营销大赛”对他们的影响作用并不大.另一方面,从2006级市场营销专业开始举办“营销大赛”后,市场营销专业比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平均平时成绩高出5.5分,平均末考成绩高出4.1分.这再一次验证了前文所提出的假设: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再次验证了:“营销大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成绩相较其他专业学生成绩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3 主要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大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积极性呈逐年下降的态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更多地是学校管理出现漏洞.(2)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认知程度不高,对本专业课程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3)“营销大赛”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说明跟专业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正面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短期效果上,长期作用并不明显.(4)实践教学对非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作用不大.

3.2 建议

(1)努力开设并不断完善实用性实践教学活动.第一,地方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学生特点等情况努力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第二,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条件,积极争取各类校外资源,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践教学活动的相关工作可以部分甚至全部交予学生去完成,锻炼学生社会事务处理的能力.第三,改进完善实践教学的模式、方式等,使其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大力开展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之时就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结构、未来就业等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以案例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向学生讲述一些往届毕业生的发展成就,坚定学生的专业方向,树立学生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充分明确大学四年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3)完善学校管理.地方高校要努力进行学风建设,做到对大学各年级阶段的学生实行统一管理标准,有奖有罚,树立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努力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鼓励办法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1〕朱新荣.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010.

〔2〕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6):63-69.

〔3〕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49.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积极性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说谎大赛